大学生就业指导
基本信息·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页码:299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 ·ISBN:7307069849 ·条形码:978730706984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
大学生就业指导 |
 |
|
 |
大学生就业指导 |
 |

基本信息·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页码:299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
·ISBN:7307069849
·条形码:978730706984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大学生就业指导》根据教育部高教司[2007]7号文关于《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所编写,是一套全程化大学生职业指导教材,分《职业发展篇》和《就业指导篇》,既相互独立,也可同时使用。
《大学生就业指导》内容根据以上“通知”的精神,系统阐述了就业指导方面的理论知识,并且采用了企业岗前培训、励志培训和管理技能培训的相关知识和技能,配有大量实例和趣味测试,图文并茂地对职业规划、就业政策、人际关系、求职技巧、创业准备等方面进行讲解与分析,从态度上,能帮助学生正确定位,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念;从知识上,能帮助学生认清就业形势,了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更好地做到知己知彼;从能力上,能帮助学生掌握就业技能,提升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就业指导》可用于普通高等院校及职业院校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和讲座教材,也可作为从事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人员及其他人员的培训教材和自学参考书。
编辑推荐 《大学生就业指导》针对大学生这一特定群体的需要,本着新颖、简明、通俗、实用的原则,注重全面性和实用性,在内容和体系上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弱化理论,强化实践,案例丰富,点评精辟,并配有不少当前企业人力资源部惯用的一些小测试,有着一定的趣味性。同时,《大学生就业指导》注重系统性和创新性,努力达到理论分析和技术指导相结合,切合学生实际,做到全程化与全员化。
目录 第1章 大学生就业政策和就业法规
1.1 大学生就业政策
1.2 高校就业管理部门的工作程序及管理与服务
1.3 大学生签约及报到程序
1.4 人事代理制度
1.5 大学生就业法规常识
第2章 就业观念和就业心理
2.1 就业观念
2.2 就业心理
第3章 求职技巧
3.1 就业信息收集
3.2 自荐材料
3.3 笔试
3.4 面试
3.5 面试后的工作
第4章 职业形象
4.1 职业形象概述
4.2 职业形象的视觉设计
4.3 职业形象的行为设计
第5章 商务礼仪
5.1 电话礼仪
5.2 致意礼仪
5.3 尊位礼仪
第6章 职业道德
6.1 认知职业道德
6.2 敬业
6.3 诚信
6.4 忠诚
6.5 尊重
6.6 借口
6.7 珍惜工作
第7章 职业意识
7.1 责任意识
7.2 规范意识
7.3 质量意识
7.4 团队合作意识
第8章 学习型个人
8.1 实现愿景
8.2 自我超越
8.3 终身学习
8.4 坚持不懈执著追求
8.5 学会创新
第9章 科学工作方法
9.1 科学工作的基础——5S
9.2 科学工作方法——PDCA循环
9.3 目标和计划
9.4 系统思考
第10章 创业指导
10.1 个人创业资源
10.2 创业计划书的制订
10.3 成功创业所需基本技能
10.4 创业风险
附录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
序言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鸿沟”问题显得尤其突出,主要体现在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企业又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出现“就业鸿沟”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大学生对就业所需要的职业观念、知识、方法和专业技能等方面缺乏系统性的培养。而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除了就业供求关系不平衡以外,很大部分的原因是大学生缺乏对自我的认知,也缺乏对环境的认知,同时又缺乏有效的求职技能。鉴于此种情况,编写一套体系完备、结构科学、内容得当的大学生职业指导教材,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职业发展规划和就业指导就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本书包括就业政策和就业法规、就业观念和就业心理、求职技巧、职业形象、商务礼仪、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学习型个人、科学工作方法和创业指导等十个方面的内容。
本书内容不仅包括职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而且采用了企业岗前培训、励志培训和管理技能培训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这种编排有利于大学生既能从宏观角度把握和思考自己的择业欲望,树立正确的、切合实际的就业观和价值观,走好职业发展的人生道路,同时也结合具体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说明、举例、分析、点评。
本书针对大学生这一特定群体的需要,本着新颖、简明、通俗、实用的原则,注意全面性和实用性,在内容和体系上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弱化理论,强化实践,案例丰富(数百个案例),点评精辟,并配有不少当前企业人力资源部惯用的一些小测试,有着一定的趣味性。同时,本书注重系统性和创新性,努力达到理论分析和技术指导相结合,切合学生实际,做到全程化与全员化。可用于大中专院校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和讲座教材,也可作为从事职业、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及其他择业人员的培训教材和自学参考书。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加上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不当之处,敬请专家们及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文摘 插图:

第1章大学生就业政策和就业法规
1.1大学生就业政策
1.1.1现行就业政策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2009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拓宽就业门路,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鼓励自主创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
(1)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
鼓励高校毕业生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市社区建设和应征入伍。围绕基层面向群众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产服务、生活服务、救助服务等领域,大力开发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