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页码:32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111268970/9787111268970 ·条形码:9787111268970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电工电子学 |
 |
|
 |
电工电子学 |
 |

基本信息·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页码:32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111268970/9787111268970
·条形码:978711126897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电子电气基础课程教材
内容简介 《电工电子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电子电气基础课程规划教材。《电工电子学》在内容和体系上都作了较大的拓宽,将电路和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等内容适当交叉和结合,合并为一册出版。全书内容包括电路和电路元器件、电路分析基础、基本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电路、数字集成电路、波形的产生和变换、功率电子电路、变压器和交流电动机。
书中每章都有内容提要,以此来概括该章的知识体系结构、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并编写了一定数量的“典型例题分析”。全书内容深入浅出,便于自学,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自学参考教材。
编辑推荐 《电工电子学》是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前言
第1章 电路和电路元器件
1.1 电路和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1.1.1 电路及电路组成
1.1.2 理想电路元器件和电路模型
1.1.3 元器件中的电流、电压及其参考方向
1.1.4 电路元器件的功率和能量
1.2 无源元件
1.2.1 电阻
1.2.2 电容
1.2.3 电感
1.3 独立电源元件
1.3.1 理想电压源
1.3.2 理想电流源
1.3.3 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的串、并联
1.3.4 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1.4 电子器件
1.4.1 半导体的导电特性
1.4.2 杂质半导体
1.4.3 PN结及其单向导电性
1.4.4 半导体二极管
1.4.5 双极型晶体管
1.4.6 绝缘栅型场效应晶体管
1.4.7 半导体光电器件
习题
第2章 电路分析基础
2.1 电路的基本定律
2.1.1 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
2.1.2 欧姆定律
2.1.3 基尔霍夫定律
2.2 电路的分析方法
2.2.1 支路电流法
2.2.2 节点电压法
2.2.3 电路定理
2.3 电路的暂态分析
2.3.1 换路定律
2.3.2 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
2.3.3 RC电路的暂态分析
2.3.4 RL电路的暂态分析
2.3.5小结
2.4 正弦交流电路
2.4.1 正弦交流电的概念
2.4.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2.4.3 单一参数的正弦交流电路
2.4.4 RLC正弦交流电路
2.4.5 功率因数的提高
2.4.6小结
2.5 三相正弦交流电路
2.5.1 对称三相交流电源的产生
2.5.2 三相电源的连接方式
2.5.3 负载星形联结的三相电路
2.5.4 负载三角形联结的三相电路
2.5.5 三相电路的功率
2.5.6小结
习题
第3章 基本放大电路
3.1 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和性能指标
3.1.1 放大的概念
3.1.2 放大电路的主要技术指标
3.1.3小结
3.2 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3.2.1 共射组态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各元器件的作用-
3.2.2 放大电路的基本工作过程
3.2.3 静态工作特性
3.2.4小结
3.3 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3.3.1 放大电路的图解分析法
3.3.2 放大电路的等效电路分析法
3.3.3小结
3.4 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3.5 放大电路的类型及特点
3.5.1 共射放大电路
3.5.2 射极输出器
3.5.3 差动放大电路
3.5.4 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3.6 本章小结
习题
第4章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4.1 集成运算放大器概述
4.1.1 集成电路和集成运算放大器概述
4.1.2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传输特性
4.1.3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技术指标
4.1.4 理想集成运算放大器
4.1.5小结
4.2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
4.2.1 反馈的基本概念
4.2.2 负反馈放大电路4种类型的判别方法
4.2.3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4.3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
4.3.1 基本运算电路
4.3.2 运算放大器在信号处理方面的应用
4.4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非线性应用
4.5 集成运算放大器在波形产生方面的应用
4.5.1 矩形波发生器
4.5.2 三角波发生器
4.6 集成运算放大器使用中的几个问题
4.6.1 选型
4.6.2 调零、消振和保护
4.7 本章小结
4.8 应用实例
4.8.1 LM324的应用实例
4.8.2 直流电压表电路
4.8.3 交流电压表电路
4.8.4 测量放大器
习题
第5章 数字集成电路
5.1 数字电路的基础知识
5.1.1 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
5.1.2 数制
5.1.3 二进制码
5.1.4 逻辑代数基础
5.1.5小结
5.2 集成门电路
5.2.1 TTL门电路
5.2.2 CMOS集成逻辑门电路
5.3 组合逻辑电路
5.3.1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
5.3.2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5.3.3 集成组合逻辑电路
5.3.4小结
5.4 集成触发器
5.4.1 概述
5.4.2 基本RS触发器
5.4.3 同步RS触发器
5.4.4 D触发器
5.4.5 JK触发器
5.4.6 主从型JK触发器
5.5 时序逻辑电路
5.5.1 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
5.5.2 数码寄存器和移位寄存器
5.5.3 计数器
5.5.4小结
习题
第6章 波形的产生和变换
6.1 正弦波振荡电路
6.1.1 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基本原理
6.1.2 RC正弦波振荡电路
6.1.3 LC正弦波振荡电路
6.1.4小结
6.2 脉冲信号的产生与整形
6.2.1 555集成定时器
6.2.2 施密特触发器
6.2.3 单稳态触发器
6.2.4 多谐振荡器
6.2.5小结
习题
第7章 功率电子电路
7.1 功率放大电路
7.1.1 功率放大电路的一般问题
7.1.2 乙类功率放大电路
7.1.3 甲乙类功率放大电路
7.1.4小结
7.2 直流稳压电源
7.2.1 概述
7.2.2 整流电路
7.2.3 滤波电路
7.2.4 稳压电路
7.2.5小结
习题
第8章 变压器和交流电动机
8.1 磁路及磁路的基本定律
8.1.1 磁场的基本物理量
8.1.2 磁性材料的磁性能
8.1.3 磁路分析的方法
8.1.4 交流铁心线圈电路
8.1.5小结
8.2 变压器
8.2.1 变压器的基本结构
8.2.2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8.2.3 变压器进行能量传递的原理
8.2.4 变压器的运行性能及额定值
8.2.5 自耦变压器
8.2.6 电压互感器
8.2.7 电流互感器
8.2.8小结
8.3 交流电动机
8.3.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
8.3.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动原理
8.3.3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特性
8.3.4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和调速
8.3.5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制动
8.4 本章小结
习题
参考文献
……
序言 “电工电子学”是高等院校非电类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它的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电工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的分析方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
在2l世纪,不同学科领域的技术相互融合,并不断开拓出新的学科领域。因此,面对新世纪的挑战,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必须不断地进行深入的改革。由于本课程是高等院校非电类专业学生获得电工电子技术基本知识的主要途径,而蓬勃发展的新技术又要求教材内容具有不断扩充和更新等特点,故教材在编写中对其内容和体系作了较大的改革和拓宽,将电路和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等内容适当交叉和结合。全书内容包括电路和电路元器件、电路分析基础、基本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电路、数字集成电路、波形的产生和变换、功率电子电路、变压器和交流电动机。本书的特点是:
(1)电路和电子技术适当结合。第1章就介绍了电路的基本组成及常用的电路元器件,为后续各章的学习打下较好的基础。
(2)以“基本要求”为依据,对传统内容作了适当的处理,重点突出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尽量减少过于复杂的分析与计算,着重于定性分析。
(3)强调概念理解和解题方法之间的关系,通过例题给出分析问题的思路与方法,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会根据概念,而不是使用一成不变的模式去解决问题的方法。
(4)适当加强数字电子技术,淡化分立元件电路,加强集成电路,并将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的内容进行适当交叉和结合。
(5)加强实践性和应用性,注意各部分知识的综合,每一知识点都尽量安排应用实例,以激发学生对工程实践的兴趣。
(6)书中每章都有概述和小结,以此来概括该章的知识体系结构、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并编写了一定数量的“典型例题分析”。
本书由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自动化系组织编写,林小玲任主编,浦珠华、林巧玲参编。第1、3、4、5、8章由林小玲编写;第2章由浦珠华编写;第6、7章由林巧玲编写。全书由林小玲统稿。
本书由上海电视大学谢森教授主审,他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地审阅书稿,提出了许多宝贵的修改意见,对保证和提高本书的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对他的辛勤劳动和贡献,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还得到了上海大学教务处、电机系许多同志的关心与支持,在此向他们致以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的学识和水平有限,书中必然存在不少的缺点和疏漏,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文摘 插图:

第1章 电路和电路元器件
内容提要:
本章主要学习电工和电子技术中应用的电路、电路的基本组成及常用的电路元器件,是学习其他各章节的基础。电路元器件包括电阻元件、电感元件、电容元件、独立电源元件、半导体二极管和晶体管,这里主要介绍它们的工作原理、特性曲线和参数。由于半导体二极管和晶体管的基础是PN结,为此书中对PN结的形成和电特性也给予了必要的介绍。
1.1 电路和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本节介绍电压、电流的物理概念,并介绍如何利用一些基本元器件构成一个基本电路的方法。本节的目标是:
(1)定义电压并论述其性质,了解电压单位。
(2)定义电流并论述其性质,了解电流单位。
(3)了解能量和功率的定义及单位。
1.1.1 电路及电路组成
电路是指某些电气设备、元器件、开关、导线等按一定方式连接后,为电流提供的流通路径的总体。电路的结构将依它所完成的任务不同而不同,可以简单到由几个元器件构成,也可以复杂到由上千个甚至数万个元器件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