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教育科技 > 医学 >

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2010-04-22 
基本信息·出版社: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页码:31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538156631/9787538156638 ·条形码:9787538156638 ·版本:第1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去商家看看
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去商家看看

 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基本信息·出版社: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页码:31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538156631/9787538156638
·条形码:9787538156638
·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循证心脏介入技术丛书

内容简介 《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内容为:介人心脏病学是近30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揭开了心血管病诊治的新篇章,是医学史上的里程碑。介入治疗以其创伤小、疗效好、风险低、康复快等独特优点,目前在数量上已超过外科手术,成为治疗心血管病的重要手段,对于心律失常的诊治更是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随着介入心脏病学的发展,目前已分化为几个主要的领域,包括冠状动脉介入性诊断和治疗;心脏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治疗;人工心脏起搏;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经皮球囊瓣膜成形术;部分心内科医生还从事颈动脉、肾动脉与外周动脉领域的工作。本系列丛书即对上述领域进行分别阐述,每《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的编著者均为活跃在临床第一线的中青年心内科医师,具有丰富的介入心脏病学经验,力争使该系列丛书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和易读性,能够为介人心脏病学医师提供一套“入门教科书”与“案头参考书”,为我国介入心脏病学的发展锦上添花,进一步推动介入心脏病学事业的发展。
编辑推荐 《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为循证心脏介入技术丛书之一。
目录
第一章 冠状动脉成形术简介
第一节 冠状动脉成形术历史回顾
第二节 冠状动脉成形术的机制
第三节 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的分类及适应证

第二章 冠状动脉成形术相关技术
第一节 冠状动脉腔内斑块旋切术
第二节 冠状动脉腔内斑块旋磨术
第三节 冠状动脉内超声
第四节 远端血管保护装置

第三章 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的器械应用及技巧
第一节 导引导管的选择及应用技巧
第二节 导引导丝的选择及操作技巧
第三节 球囊的选择及应用技巧
第四节 支架的选择及应用技巧

第四章 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的入路选择
第一节 经股动脉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
第二节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

第五章 复杂及特殊血管病变的血管成形术
第一节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处理
第二节 分叉与开口病变的处理
第三节 重度扭曲病变的处理
第四节 严重钙化病变的处理
第五节 富含血栓病变的处理
第六节 弥漫长病变的处理
第七节 小血管病变的处理
第八节 冠状动脉再狭窄病变的处理
第九节 临界病变的处理
第十节 冠状动脉桥血管病变的处理

第六章 高危病人的冠状动脉成形术治疗箦略
第一节 无保护左冠状动脉主干病变的处理策略
第二节 多支血管病变介入治疗策略
第三节 急性心肌梗死的介入治疗策略
第四节 糖尿病病人的介入治疗策略
第五节 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介入治疗策略
第六节 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的介入治疗策略

第七章 血管成形术中并发症及处理
第一节 冠状动脉穿孔的处理
第二节 血管夹层的处理
第三节 急性亚急性血栓的形成及处理
第四节 冠状动脉内无复流现象及处理
第五节 侧支闭塞的处理
第六节 术中心律失常及处理
第七节 外周血管并发症的处理
第八节 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处理

第八章 血管成形术再狭窄的预防措施
第一节 冠状动脉内放射治疗
第二节 药物洗脱支架在预防再狭窄中的应用

第九章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血管成形术中的应用

第十章 冠状动脉内药物洗脱支架的应用
第一节 药物洗脱支架的历史
第二节 药物洗脱支架的机制
第三节 药物洗脱支架的临床应用评价
第四节 药物洗脱支架的临床应用技术

第十一章 冠状动脉成形术围手术期的治疗及护理
第一节 血管成形术术前术后的抗血小板治疗
第二节 血管成形术术前术后的抗凝治疗
第三节 血管成形术术前术后的护理

第十二章 冠状动脉重建治疗策略选择的循证学证据
第一节 稳定型心绞痛的应用与选择
第二节 在UA/NSTEMI的应用与选择
第三节 在STFEMI的应用与选择
……
序言 两年前,我们在聊起介入心脏病学在各地的飞速发展,对目前国内的发展现状可喜的同时,对国内心脏病介入治疗水平的参差不齐、介入技术应用不规范也很是担忧,遂萌生编写一套丛书,尽可能全面、细致、由浅入深并结合已有的循证医学证据来介绍介入心脏病学的诊治技术。
介人心脏病学是近30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揭开了心血管病诊治的新篇章,是医学史上的里程碑。介入治疗以其创伤小、疗效好、风险低、康复快等独特优点,目前在数量上已超过外科手术,成为治疗心血管病的重要手段,对于心律失常的诊治更是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随着介入心脏病学的发展,目前已分化为几个主要的领域,包括冠状动脉介入性诊断和治疗;心脏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治疗;人工心脏起搏;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经皮球囊瓣膜成形术;部分心内科医生还从事颈动脉、肾动脉与外周动脉领域的工作。本系列丛书即对上述领域进行分别阐述,每本书的编著者均为活跃在临床第一线的中青年心内科医师,具有丰富的介入心脏病学经验,力争使该系列丛书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和易读性,能够为介人心脏病学医师提供一套“入门教科书”与“案头参考书”,为我国介入心脏病学的发展锦上添花,进一步推动介入心脏病学事业的发展。
美国心脏病学会主席曾打过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心脏外科医生就像是“凶神恶煞”,开胸剖肚,直面人心,而心脏内科医生则像是“儒雅秀士”,穿针引管,曲径通幽。我们已经迎来了介人性心脏病学诊治技术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规范应用技术,认真掌握适应证,控制并发症为今后介入临床的重中之重。任重而道远,我们的“儒雅秀士”应无愧于这个时’代,努力创新,再攀高峰。
文摘 插图:


近10年来,中国冠心病介入治疗取得了令人欣喜的进步,新技术、新器械、新产品不断开发应用,国际上众多大宗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又为临床应用提供坚实的循证医学依据,使中国PCI事业得以步步跟进国际心脏介入事业的发展步伐。药物涂层支架给中国PCI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减少术后再狭窄方面为病人带来福音。然而其昂贵的费用与我国患者目前的经济承受能力之间的矛盾制约着该技术在中国的发展速度,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国PCI事业发展的不平衡性及介入医生自身技术成熟程度的差异,也给药物涂层支架在中国的实际应用效果带来影响。根据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中国的药物涂层支架术后发生与支架相关的死亡比率远远超过美国FDA公布的数字(60例/30万例)。因此,严格规范操作并提高技术是推进药物涂层支架在中国应用和发展的当务之急。
迄今,药物涂层支架最长的临床观察期仅仅是4年左右,在更长的时间内是否仍然有效;回到真实世界的PCI,是否都同样有效以及DES术后晚期血栓闭塞等问题,都值得更深入长期的研究和探讨。
冠状动脉内支架的应用因其有效处理了血管并发症,改变了冠心病PCI的适应证和禁忌证;药物涂层支架的应用又因其显著降低PCI术后再狭窄而再次改变了冠心病PCI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极大地拓宽了适应证的范围。我们相信,绝大多数的冠状动脉病变可用药物涂层支架治疗。药物涂层支架在某些特殊冠心病临床情况和冠状动脉复杂病变介入治疗中必将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期待更多种类的药物涂层支架有望问世,并在临床上应用,尤其是药物涂层支架的国产化,使支架的价格和总医疗费用进一步大幅度降低。药物涂层支架必将推动冠心病治疗的发展,真正成为新世纪介入心脏病学的一个飞跃。
然而,尽管PCI的适应证已明显拓宽,但对于每个医院、每个术者来说,适应证和禁忌证又有其具体内涵,以下几个方面仍然是PCI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①适应证的选择;②针对病人情况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和器械;③冠状动脉造影的质量;④术者的经验和技巧;⑤高质量的心血管造影机;⑥训练有素、具有丰富经验的一组专业技术人员。
自1977年以来20余载,PCI适应证拓宽又拓宽,其中蕴涵了全世界介入专家和精英们几代人的努力和辛劳,是胆识与勇气的体现、多学科知识的汇聚、科学与现实的结晶,才得以开拓一片又一片的领域,造就了今日的辉煌。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