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生活 > 旅游 >

丽江废墟上的记忆

2010-04-22 
基本信息·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页码:181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1月 ·ISBN:7105064846 ·条形码:979710506484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丽江废墟上的记忆 去商家看看
丽江废墟上的记忆 去商家看看

 丽江废墟上的记忆


基本信息·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页码:181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1月
·ISBN:7105064846
·条形码:979710506484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Pages Per Sheet

内容简介 公元1996年,丽江古城630岁。古城石桥流水,小院人家,水轩窗棂下赋诗作画,天井竹梅间抚琴吹笛,一幅空谷飘逸又不脱世俗的泛黄的画卷。这年的二月三日傍晚,突然袭来的七级大地震使古城三分之一的建筑倒塌,三百多人丧身。这幅六百年历史,雪山下的悠闲市井的小巧画卷被撕碎了。世外的古城也成为往事……
  这次地震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接受了国际赈灾援助,正因为如此,丽江一下子在世界
范围内有了知名度。地震震出了丽江的名气!于是,回首当年,面对废墟,让人便有了更加意味深长的思考……
媒体推荐 书评
文图作者二人自20世纪80年代末在台湾《中时晚报》发表《南柯南巴葱的婚礼》一文,被年轻读者传抄,引起一时的哄动之后,至今的十五六年间,二人如影随形,里面下人间地狱金三角,里面上世间净土藏地,一个操文,一个摄影,出版《女人也闯金三角》、《朝拜梅里雪山》、《圣地游戏》等书籍。

编辑推荐 公元一九九六年,丽江古城六百一十三岁。古城石桥流水,小院人家,水轩窗棂下赋诗作画,天井竹梅间抚琴吹笛,一幅空谷飘逸又不脱世俗的泛黄的小城画卷。这年的二月三日夜晚;突然袭来的七级大地震使古城三分之一的建筑倒塌,三百多人丧身。这幅六百年历史,雪山下悠闲市井的小巧画卷被撕破了。世外的古城也成为往事……这次地震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接受了国际赈灾援助,正因为如此,丽江一下子在世界范围内有了知名度。地震震出了丽江的名气!于是,回首当年,面对废墟,让人便有了更加意昧深长的思考……
目录
开篇的话:闲对废墟
地波上的摇篮
掀开草席
纳西人家的汉字门联

废墟上的白色印象
……
文摘 书摘
老人的儿子说,奶奶到街上烤太阳去了。
老人的儿媳说,奶奶上街烤太阳跟人说闲话去了。
老人的孙子说,奶奶在门外哩。
无形中,我和金武喜欢抽空跑来小坐,叫声奶奶,或者听上面那样的回
答,感觉十分古老温馨——古城老人们在街边河畔的石板路上悠然踱步、低
声细语的画面已映现在奶奶安详的身影上。
大地震那晚,奶奶因地动天摇而摔倒在地擦破点皮,一家人安然无恙,
所以大年三十我们得与奶奶一家同吃年饭。地震后周家没有搭防震棚,一家
祖孙三代投奔居住在北门的亲戚家。北门是山坡,地点宽敞,亲戚家的防震
棚搭得很大。年饭没有在棚子里吃,依然进到墙体震裂受轻伤的家里过年。
记得小小天井里的地上铺了层绿松毛,过年的人有二十多个,小孩们同奶奶
在松毛地上笑闹,奶奶的三儿子和其他几个男人在堂屋前的屋檐下坐着抽烟
说话,女人们(包括少女)全部下厨做饭,在厨房和天井间忙进忙出,躲地震
使得几家人走拢了一块过年,反倒使年味更加其乐融融。
北门坡上的这顿年饭难忘,感触颇深的是入席前的拜礼仪式。我不懂祭
祀内容和仪式的每个过程,其中有几项还是看清楚了的,比如奶奶的三儿子
虽然是携母带妻儿投奔来的客,但年饭的家庭祭祀由他司仪掌管,奶奶仍是
众人中最长者等等。大家把春联贴完,奶奶端一碗清水米饭,儿子点燃一把
黄香,把母亲扶出大门下石阶来,在地上插上香,一只手接过老母手中的水
饭,另一只手用手指在碗里蘸水,向空中弹三下,接着边喃喃独语,边弯腰
行拜。我猜测是简单的祭天祭祖,请先人来用第一口年饭,闻第一炷年香。
儿子把老母搀回大门,穿过天井,直接登石阶上到堂屋门口的正中央,
那里单独安好一把靠椅。儿子双手把老母扶坐进椅子,顺势在老人膝前跪下
,往青石板地上咚咚咚磕三个响头。这时,族人男女们已按长幼辈分之秩,
一个个次第上前给奶奶磕头。我立在天井中,仰视每一位后辈走到老人脚前
跪下,一叩头,二叩头,三叩头,毫不马虎。按常规,长辈受了晚辈拜年后
要给压岁钱,但此番未给,这可能是地震的特殊原因。老人正襟端坐,十分
安然,爬满皱褶的脸庞百般慈爱,眼睛笑成了一条缝,全神贯注着每一个跪
在膝前的晚辈。我望着这幅中国人过年的孝礼图,心上闪过一念:自己要不
要跟着去给这位四世同堂、儿孙绕膝、享受天伦的老人磕头,让老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