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 ·页码:303 页 ·出版日期:2000年04月 ·ISBN:9787805538037 ·条形码:978780553803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
学琴日记 |
 |
|
 |
学琴日记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
·页码:303 页
·出版日期:2000年04月
·ISBN:9787805538037
·条形码:978780553803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学琴日记》以少女许雪青在跟随陈树哲教授学习钢琴过程中记下的日记,以及作者对这些日记所作的注释,阐述了少儿学钢琴过程中必须注意的诸如手型、识谱、手指功夫、节奏节拍、触键、音色、踏板、复调、练习曲等方面的运用原理,并对各种钢琴流派的历史沿革、艺术风格作了简要的回顾。书末附有“学琴疑难问题索引”,可供初学者查询参考。
作者简介 林华(1942- )1954年起学习钢琴,1966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现为上海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所长,该院复调音乐博导教授。作有钢琴曲《中外民歌小曲101首》《司空图24首诗品曲解集注》《G小调前奏、圣咏与赋格》《A小调帕萨卡利亚和赋格》等,以及室内乐、合唱作品若干。著作有《音乐朝圣进阶》《乐海絮语》等。1992年名列《剑桥世界音乐名人录》。
编辑推荐 《学琴日记》内容深入浅出,文章生动流畅,既是一本别开生在的少儿学钢琴入门辅导读物,更以其散文性的优美文笔引人入胜。
目录 序
楔子 本书来历
第一章 学琴目的
第二章 学琴条件
第三章 家长须知
第四章 识谱初步
第五章 弹琴工具
第六章 基本姿势
第七章 训练原则
第八章 手指功夫
第九章 “基础语法”
第十章 节奏节拍
第十一章 视谱技巧
第十二章 触键音色
第十三章 装饰奏法
第十四章 踏板运用
第十五章 复调音乐
第十六章 练习曲集
第十七章 句法结构
第十八章 艺术风格
第十九章 琴艺沿革
第二十章 背谱演出
第二十一章 临别赠言
尾声
跋
附录:学琴疑难问题索引
……
序言 钢琴,这曾经被认为是精神贵族才能雅玩的乐器,现在已进入我国的千家万户了。随着经济文化的蓬勃发展,当前在许多城市中已出现“钢琴热”。业余学习的琴童和他们的家长,甚至一部分教师都迫切需要一本能够指导他们顺利入门的书籍。这本《学琴日记》正是专为这部分读者写的。
林华学友早年学习钢琴,以后又专攻作曲理论,现在是上海音乐学院博导教授、音乐研究所所长。他既有教学的实践,又有理论的分析;更兼他的文笔优美,语言生动,因此,由他来写这样一本书,是最适合的了。书中有关钢琴弹奏和教学的论述,是他的经验之谈,相信一定会给读
文摘 1990年4月14日星期六雨
今天陈老师又教我一个游戏:他像魔术家似的,弯起左右两手的食指和拇指,把双手碰在一起,又搓又捻的,然后慢慢拉开,仿佛拉出了一根线那样,接着,他把这根看不见的线,装模作样地绕在右手第三指的掌骨上,他左手轻轻地往上提着那根看不见的线,右手的三指就被吊起来了。这时候,他让我看,这三指的第三指骨是直上直下的。就像造房子工地上那打桩的汽锤子,升到最高,然后猛的落下。他问我会玩这把戏吗?
这有谁不会?!
他和妈妈说,这第三指段举起时不能往后挖,也不能往前踢,接着他把三指上的这根看不见的线结往前推到第三指骨上,他抽动这根线,它就往上翘了。陈老师告诉我,这姿势是错的。他又给了我一个检查自己姿势对或错的标准:弹琴的时候可以听到轻微的指甲声,但自己却看不见指甲。
陈老师又问我:
“知道什么叫地心吸力吗?”我说知道一点,他就笑笑说:
“好,我们现在要练习的就是克服地心吸力,我要的是只只手指往上举。所以.千万不要
第一个手指弹下去的时候,其他手指趁机全部举了上去,以后就一只只手指就像扔炸弹似的往下掉,这样一来,就练不成反地心吸力的动作了。”
【注释】
手指的触键有两种。一种是贴键式的,即手指用不着举起。只须贴键自然落下即可。但是在初学阶段,我们要强调手指的活动能力,因此,教师都从第二种触键方式入手,即高举武。
贴键式 高举式
让手指的最末指段与键盘保持垂直地上下运动,就能把整个手指的重量,甚至手的其他部分的重量最有效地集中到键上。物理学告诉我们,面积小压强大,这样就能产生结实的声音。如果手指以弧线举起或放下,就会浪费能量。家长应注意提醒孩子,保持手腕的平稳,弹之前高举手指,尽可能的不牵动其他的手指,注意第二个键没有奏响之前,第一个键不要放掉。
也许是我们习惯了无论在什么场合总是大声说话,习惯了忍受剧场影院的强分贝的音响了吧,初学者最容易犯的毛病是总想把声音弹得很响,这就使他不得不借用手腕的力量弹奏,因此,要鼓励他弹得轻些,只用手指的力量。
1990年4月21日星期六雨
每次上课,我觉得自己总有些拘束,其实陈老师很和蔼,也许是怕他说我笨?反正我也说不清楚。今天上课的时候,他说我弹的声音不结实,又虚又浅,说我没有放松。他把我的手从琴上拿起,突然放掉,我的手停在半空,这时他就问我:
“假如一个人睡着了,我把他的手臂这么放掉,他的手会这样吊在半空吗?”
“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