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生活 > 健康 >

你知道的都是错的:健康篇

2010-04-21 
基本信息·出版社:哈尔滨出版社 ·页码:17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2月 ·ISBN:7807534478 ·条形码:978780753447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你知道的都是错的:健康篇 去商家看看
你知道的都是错的:健康篇 去商家看看

 你知道的都是错的:健康篇


基本信息·出版社:哈尔滨出版社
·页码:17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2月
·ISBN:7807534478
·条形码:978780753447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图书品牌:沈阳远流

内容简介 人们对健康的关注越少,失去健康的可能性就越大。疾病起因于无知,健康得益于觉悟。人们应始终铭记:健康才是人生最宝贵的资产,关爱健康更是人们付出最小却回报最大的最智慧的投资。
对于怎样才能拥有健康,人们存在着大量的认知误区和错觉——那些你知道却不懂得的,那些你懂得却做错的,那些你做错却不知错在哪里的,那些你看似正确却谬之千里的……人们如此渴望健康,而行动却常因错误的知识而与追求健康的初衷背道而驰。为此,《你知道的都是错的-健康篇》将带你从根深蒂固的错误健康观中走出,将习以为常的错误习惯“所知反正”,在似是而非的健康常识里去粗取精,从而使你走上一条更为正确、直接、易行的健康之路。
目录
生病才需要看医生
凡事听医生的不会错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药物让人体健无忧
吃巧克力会发胖
口感香浓的牛奶就是好牛奶
刚烤好的面包新鲜又好吃
纯天然食品对人体绝对无害
葡萄皮不能吃
直接用自来水煮饭
早晨起床后喝一杯淡盐水有益健康
边炒菜边放盐可提味
汤煮得越久,营养越丰富
吃鸡蛋会使胆固醇升高
炒鸡蛋故味精可增加鲜味
茶叶蛋好吃有营养
毛蛋大补可以多吃
牛奶加鸡蛋是最好的早餐
用豆浆冲鸡蛋尽享两者营养
高蛋白饮食有利健康
喝牛奶会使胆固醇增高
烂水果不烂的部分可以食用
吃生菜沙拉可以减肥
水果比蔬菜更有营养-
水果汁多喝点也没害处
用鲜橘子皮泡水代茶饮
蔬菜生吃比熟吃更健康-
小火炒蔬菜最健康
盛夏多吃苦味食物败火
多吃菠菜能补铁
芹菜叶不可食用
没有咸味的食物不含盐
瘦肉不含大量脂肪
吃肥肉对身体一点好处也没有
小孩多吃肉有利于长身饰
经常吃红肉让身本更强壮
海鲜生吃营养不流失
炒猪肝一味求嫩
鱼吃得越多越好
禽畜和鱼的“头”多吃无妨
老母鸡大补
食用油煎炸后重复使用无大碍
食物发霉变味不要紧,晾晒加热后还能吃
多吃粗粮对身体有益无害
做菜多放调味料才好吃
多吃大蒜对身饰有益无害
多吃辣椒拥有健康
食醋有益健康,多吃一点没关系
汤泡饭有益消化
少吃一顿没关系,饿了去吃就行
饱食才能身体强壮
狼吞虎咽吃得香
长期吃素对老年人有好处
骨折患者要多喝骨头汤
喝肉骨头汤补钙效果好
喝姜糖水能治感冒
饮茶会使皮肤变黑
饮茶能解酒
喝酒能御寒
锻炼的最佳时间是清晨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大量出汗才表明运动有效
多出汗就能减肥去脂
大运动量有助于迅速减肥
浑身酸痛才证明锻炼有成效
部位减肥主要对该部位集中锻炼
空腹晨跑更锻炼身体
仰卧起坐可减肚腩
男士无须练健身操
女士作器械锻炼会长肌肉
吃低脂肪食品就能减体重
不吃早餐能减肥
不吃主食能减肥
三餐只吃水果就会变苗条
睡懒觉可补充体力
鱼肝油能保护视力
……
……
序言 体的损害也就越大。
健康之路,请直行
人们常说真理和谬误之间只有一线之隔,问题就在于你究竟选择站在线的哪一边。对许多看似简单的问题,人们的认识可能并不如自己所想的那样全面与正确。就像很多人自认为正确无误的生活习惯和常识如果无法操作只能与追求健康的初衷南辕北辙。
健康的前提是要秉持正确的保健养生观。作为人体这架结构复杂、运转灵活的“机器”来说,真正的主人只能是人自身,没有任何人比我们自己更了解自身的身体状况,也没有任何人能代替我们对自己的身体负责。古希腊的“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曾鲜明地提出了“病人是病人自己最好的医生”的观点;中国传统也历来推崇“天人合一”及“四时有序”的养生疗法。可见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保健养生观,都承认人体自身在保健养生方面所能发挥的神奇作用。如果人们过多地把健康的希望寄托在医生、补品、药物身上,而忽视人自身的能动作用,实际上只是一种舍本逐末之举。
健康也决定于点滴的生活细节和生活习惯中。人们常常忽视那些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的生活细节,放纵自己的不良嗜好,理所当然地按照某种惯性去生活。错误的生活习惯一旦养成,时间越长对身体的损害也就越大。
文摘 生病才需要看医生
病找医生,要治疗疾病最好是在医院接受护理。这似乎成了人们的惯性思维。不过,如果你只在生病时才去找医生,不就等于你把自己的健康与生命交到别人的手里了吗?在传统思维中人们一向只注重治疗,总是等到生病时才去看医生。大多数人往往忽视预防性养生和持续性养生的重要,其实这才是有效维持自己身体健康的基本要素。如果你忽视了自己的健康,那么身体难免就会在无意中被一些疾病侵入。
几乎所有的医院大夫和有关专家都谈到过预防保健的重要性,纠正过“生病才看医生”的错误观点,强调“没病要先防病”。因为实际上一分预防胜于十分治疗。预防并不单单指的是行动上的,而首先应该是观念。很多人对自己的身体健康不重视。对于身体上的不适,总还想象自己能扛过去,因此常常会贻误治病良机,更为严重的甚至会失去生命。
从某种角度来看,许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所以人们应该对自身的健康状况有一定的客观了解,特别是有家族遗传病史的人,即使自己还没有疾病先兆,也应重视对这种遗传病的预防,注意饮食、定期检查、家中准备一些急救药品等等。
还有,就是要特别重视自己的身体检查,防止“过劳死”。所谓的“过劳死”,一定是有潜在的疾病,而劳累过度只是一个导火索。这些潜在疾病,在发病前有时候没有先期症状或先期症状很少,所以大多数猝死者平时的身体状况表现都很正常,看起来完全是个健康人。如果平时就养成定期检查身体的习惯,及时掌握自己的身体变化,就能最大限度地发现身体中的隐患,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根据调查,许多人身体出现不适时,近50%的人不是在第一时间看医生,而是在家自我诊治,甚至是绕过医院直接去药店买药自己治疗。这现象的背后存在着许多不安全的因素。有数据显示,在中国每年有上百万人存在滥用药物现象,数万人死于药物不良反应。因此,当人身体出现不适时决不能盲目自行服药,而应及时就医。
在国外,很多人都有自己固定的私人医生,作身体检查或是保健咨询是常有的事。这对于国人的健康保健观念的转变应该有着很大的启示作用:看医生并不是一定要等生病了才去,懂得呵护自己也是懂得生活、懂得健康真谛的一种重要表现。

凡事听医生的不会错
很多人常以为自己不舒服去医院看病就行了。“你比医生还高明吗?”这是他们的口头禅。然而事实上,医生对患者来说“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却总是安慰”。
一旦患病,人们在相信医生、相信现代医疗技术之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