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宗教 >

圣经故事

2010-04-21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页码:38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1月 ·ISBN:7500686706/9787500686705 ·条形码:9787500686705 ·版本:第2版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圣经故事 去商家看看
圣经故事 去商家看看

 圣经故事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页码:38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1月
·ISBN:7500686706/9787500686705
·条形码:9787500686705
·版本:第2版
·装帧:精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圣经故事》是一部《圣经》普及读物,由大作家撰写、大画家插图,面对的是普通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它以故事的形式阐释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学经典作品的精髓,内容丰富完整,文笔优美生动,中译文淳朴流畅,插图精美,风格独特。
该书自1972年在奥地利卡尔·于伯劳特出版社出版以来,常销30年,销量达300万册,版权输出到美国、丹麦、瑞典、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南非、日本、韩国和中国。
书中人名、地名根据中国基督教协会新标准修订版简化字和合本《圣经》译出。
作者简介 格特鲁德·福森奈格,1912年出生于皮尔森(今捷克境内)。1930年中学毕业后进入大学,先后在茵斯布鲁克和慕尼黑学习历史、艺术史和哲学,并于1934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36-1937年出版第一部著作。写有大量长篇小说、短篇小说,还发表过诗歌作品和剧本。曾获多种文学奖项,还是奥地奥地利国家科学与艺术勋章获得者。1977-1979年和1984-1985年两度担任著名的英格博格·巴赫曼文学奖评委。
雅诺什·格拉宾斯基,1924年出生于波兰的沙莫图雅,先后在华沙和克拉科夫的造型艺术学院学习。毕业后很快确立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其艺术创作——水彩画、书籍插图、广告版画、招贴画和邮票设计为他赢得了一系列国内和国际大奖,在东西方各种国际性展览中获得极高评价。他插图的书籍曾获得多种重要奖项,如莱比锡国际书展铜奖、米兰儿童图书插图奖金奖、波伦亚儿童书籍插图奖、安徒生荣誉奖、“奥地利最美的书籍奖”二等奖,以多种文字行销21个国家。
媒体推荐 改编忠实严谨,文笔生动,中译文淳朴、自然、流畅,插图精美,是广大中国读者了解基督教文化乃至整个西方文明的一个窗口。
  ——《世界文学》前主编、著名翻译家 李文俊
编辑推荐 《圣经故事》:《圣经故事》彩色插图珍藏本
世界文学源远流长的经典
人类心灵向善向美的童话
版权输出十几国,销量超过300万册
目录
《旧约》故事
造物的故事
那个泥土做成的人
伊甸园
禁果
失乐园
该隐和亚伯
大洪水
巴别塔
上帝对亚伯拉罕如是说
三个陌生人
亚伯拉罕为所多玛求情
所多玛的毁灭
以撒和以实玛利
母子获救
亚伯拉罕向上帝献子
老仆的神奇旅行
双生子
头生子的权利
雅各寻找拉结
精明的拉班
雅各还家
约瑟和他的兄弟们
卖往埃及
约瑟和波提乏
约瑟的第二次囹圄之灾
法老的梦
约瑟认出自己的哥哥
便雅悯见约瑟
雅各之死
法老的奴隶
聪敏的米利暗
摩西成为一个王子
摩西逃往米甸
燃烧的荆棘丛
新的苦难
最后的磨难
以色列人出埃及
埃及人在红海中沉没
吃食从天而降
摩西十诫
围着金牛舞蹈
荒野四十年
约书亚带领以色列人进入迦南地
危难时光
士师基旬
参孙的复仇和参孙之死
扫罗王
少年大卫
大卫迎战巨人歌利亚
扫罗妒意大发
大卫的勇敢
隐多珥的女巫
大卫王
大卫和拔示巴
押沙龙谋反
所罗门君王史
以利亚召唤天火
托彼特和多俾亚
不听话的约拿
耶路撒冷的毁灭
少年但以理
但以理拯救苏姗娜
尼布甲尼撒的梦
火炉里的少年
伯沙撒的盛宴
但以理被投入狮穴
哈巴谷飞翔
由巴比伦返归家园

《新约》故事
圣母领报
伊利莎白和撒迦利亚
马利亚前来看望伊利莎白
木匠约瑟
圣诞夜
圣贤来访
天使托梦和出逃埃及
拿撒勒的童年时代
十二岁少年在圣殿里
耶稣在圣殿里被发现
施洗者约翰
耶稣受洗
诱惑
迦拿的婚礼
这个耶稣是谁?
上山传教
麻风病患者
迦百农的百夫长
渔夫的收获
施洗者约翰被投入监牢
施洗者约翰之死
拿因少年
最初的敌人
在安息日治病
加利利海上的风浪
格拉森的邪魔附体者
第一个比喻
睚鲁之女
耶路撒冷城
在毕士大的水池边上
上帝是我的父亲
深夜造访
新门徒
耶稣遣徒
还得等些时日
取之不竭的食物
耶稣在加利利海上凌波而行
显现圣容
自谦若孩天国为大
你们之中谁没有罪孽
浪子
天生瞎眼的人
伯大尼的朋友
税吏撒该
心怀悲悯的撒玛利亚人
拉撒路复活
密谋会议
抹大拉的马利亚
叛实者
复活节前的星期日
最后的晚餐
死亡恐惧
耶稣被捕
审讯
鸡叫之前
面对彼拉多
鞭挞
讥讽
把他钉上十字架
去往各各他之路
最后的时刻
莽仪
复活节的早晨
那些心存怀疑的信徒
愿你们平安
以马忤斯二门徒
最后的四十天
基督升天
圣灵降临节
译后记
……
序言 最近,有机会读到焦庸鉴先生翻译的《圣经故事》。译者在“译后记”里提到,他是少年时第一次从雨果的诗里接触到出自《圣经》的典故的。这倒勾起了我对这一方面的已如发黄照片般的回忆。那是与我母亲有关的。我记得,每当她要表示对一个她不喜欢的人的轻蔑时,便会从嘴角发出一声:“法利赛人。”后来我读英语,才知道那个词是“pharisee”,意思是“自以为正直的伪善者”。最近,又从DVD看到梅尔·吉布森执导的电影《耶稣受难记》,这才对那些坚持要把“人之子”钉上十字架的人,有了些直观性的认识,也从而对我那必定已经去到天国的母亲的基督教背景——她上过教会中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上面所说的只是个人生活方面的一件小事。倘若拓展到整个西方上层建筑的领域中去,那么,基督教文化的痕迹便更是处处可见了。随便举几个与美国文学有关的例子。我译过四本威廉·福克纳的小说,其中两本的书名即与《圣经·旧约》有关。《去吧,摩西》用的是《出埃及记》中神吩咐摩西去将受苦的以色列人从埃及领出来的典故。作者用以喻指美国黑人的解放。《押沙龙,押沙龙!》则用了《撒母耳记下》中押沙龙与父亲大卫王相争斗的故事框架。作者显然想让读者看他所写的南方亲子间纠缠不清的故事时,也联想到旧约时代的污秽。杰克·伦敦有一本写狗的小说,叫《荒野的呼唤》。其实,那个词组的出典倒很崇高。
文摘 插图:




那些人们从前根本不知道其存在的泉眼从大地的深处露了出来,大海开始暴发海啸。隐秘的震颤将潮水抛出海岸。恐惧已经紧紧攫住了人们的心。
可是方舟却被大水高高地托起来,平静地驶向彼岸。
这下人们才真正明白了,挪亚为什么要修造那条大船。现在他们笑不出来了。大水渐渐逼近他们,大多数山丘已经被淹没了,水位已经达到了最高点,那些绝望的人们和那些野兽开始争抢地盘,谁最强壮,谁最灵巧,谁就能够攀上树冠,逃避那越来越高的大水。可是一切都是徒然的!
最后的山尖终于消失在大水里,最后的人和最后的牲畜发出了他们垂死的尖叫,接着一切都归于死寂,那可怕的死寂统治着整个大地,只剩下浪涛仍然哗哗作响。而方舟穿过灰色的漫天大水,沿着它的航向行驶着。
看到惩罚已经实行,上帝这时想到了那些在方舟里的人们。他让大雨停下来,让那些隐秘的泉眼阖上。一阵风扫过,大水开始退了。
挪亚知道水退了,他马上打开了船上的小窗,可是却没有看见陆地,于是他放飞了一只鸽子。
“如果那飞鸟回来了,”他想,“我们就不得不继续耐心地等待。如果它没有再回来,那么大水就是退了,我们也就有望登上一片陆地了。”
可是鸽子飞回来了。
又过了很多天,方舟里的食物已经快要没了。挪亚又放飞了一只鸽子。可是那只鸽子又飞回来了,就像他担心的那样。然而它用嘴衔回了什么?一支橄榄枝。真的,那是一支橄榄枝!那是得救的信号,也就是说,他们距离下一块大陆已经不远了,在那片大陆上,新的生命将会开始萌芽和生长。就在挪亚和船上的人们还在为那橄榄枝感到惊异的时候,方舟的龙骨发出了吱吱的响声,原来它在一座山脚下搁浅了。
七天以后挪亚打开了舱门,船上所有的人和牲畜都争着离开那狭小窒闷的船舱,投入到清新自由的空气当中去。狮子一个健步跳出船舱,大象吃力地挤过窄小的舱门,机灵的猴子,还有猞猁和猪,拥挤在大象那粗壮的四条腿之间,熊慢腾腾地挪动着脚步,长颈鹿伸着它那长长的脖子,壁虎灵巧地游走,宛如绿色的小闪电一般,鸟儿扎着堆,甲壳虫和蝴蝶嘤嘤作响,迎着微风翩翩飞舞……到处都是一派节日的景象,漫长的拘禁生活结束了。
后记 先说一件旧事吧。记得很多年前,约莫是三十多年以前了吧,曾经有一本薄薄的小书流落到我的手里。那是一本雨果的诗集,名字大约是叫《雨果诗选》(是吗?我记不太清了)。也许是因为年代过于久远了,今天那本小书留在我脑海里的印象只是它那暗黄色的封面,一帧雨果的正面像(须发皆白,蓄着长长的胡子),里头的一句诗:吹吧,不断地吹(好像是这样的甸子),再有就是两个古怪的名字:约柜和约书亚。我那时小小年纪,刚刚读过雨果的半部小说(《悲惨世界》前三本),读得如痴如醉.对于作为诗人的雨果却不甚了了,所以对何谓“约柜”,约书亚何许人,诗人雨果何以要发出那样的呐喊,竟然压根儿也没有继续了解的兴趣,甚至都不记得那“吹吧”是吹什么。再加上那是一个“书荒”的年代,可那时却有那么多更加吸引人的“好书”过我的手,通常要求一两天就要还,于是我没有时间,没有条件,也没有兴趣去为上述问题寻找答案。我当年一直都不知道这两个名字与《圣经》有关,以为那不过是两个外国人的名字罢了。我今天猜想,这样的一句诗留在我的脑海里,这么多年都没有被遗忘,可能是因为那样的一个句子充满了来自远方的强劲的力量,充满了某种神秘的召唤,对于那个时代的我来说太过古怪,难以忘记。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