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生活 > 旅游 >

旅游美学

2010-04-21 
基本信息·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 ·页码:322 页 ·出版日期:2004年05月 ·ISBN:9787211046393 ·条形码:978721104639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旅游美学 去商家看看
旅游美学 去商家看看

 旅游美学


基本信息·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
·页码:322 页
·出版日期:2004年05月
·ISBN:9787211046393
·条形码:978721104639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关于美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各类美学著作已经作了较为深入的讨论和研究。作为旅游美学的读本,注重的主要不是美学基本理论,而是美学思想在旅游实践中的运用和旅游审美的感受,所以不准备用太多的篇帽介绍和探讨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问题。在这里,且就美学研究的任务,也就是学习和研究旅游美学所需要解决的最基本问题做些扼要的说明。
作者简介 陈宗海,1950年生,浙江鄞县人。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近代史研究生班,历史学硕士。现在复旦大学旅游学系任教,并担任旅游文化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旅游文化的教学和研究。先后参与《旅游文化概论》、《上海游乐大观》等书的编写,发表《旅游文学的审美特征散论》、《风景:人对自然的感悟》、《旅游景观文化论》等学术论文多篇,并有《那年在鄂西》、《与导游游》等游记及旅游随笔若干。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当代旅游审美
第一节 审美与审美文化
一、审美
二、审美文化的范围
第二节 当代审美文化产生的背景
一、当代审美文化产生的背景
二、审美文化在当代的变化
第三节 当代旅游审美
一、旅游与审美
二、当代旅游审美文化的特点

第二章 旅游审美的基本要求
第一节 审美的整体性
一、以整体为美
二、旅游景观的整体美
第二节 审美的辩证法:丑与美的转换
一、美与丑
二、“丑”是审美的对象
三、美与丑的辩证法
第三节 美来自于学习和亲身的体验
一、要认真学习前人的审美经验
二、要善于学习前人的审美体验
三、美来自亲身的体验

第三章 旅游审美心理
第一节 旅游审美需求
一、旅游审美需求与人类其他需求的联系和区别
二、现代旅游与当代人们的审美需求
第二节 旅游审美动机
一、旅游审美需求与旅游审美动机
二、旅游审美动机的种类
三、旅游宣传与旅游审美动机
第三节 旅游审美心理要素
一、感知因素
二、想像因素
三、情感因素
四、领悟因素
第四节 旅游美感层次
一、悦耳悦目--直觉感受
二、悦心悦意--审美领悟
三、悦神悦志--精神升华

第四章 自然风景审美
第一节 自然风景的审美特征
一、释“风景”
二、风景的审美特征
第二节 山文化与审美
一、山文化
二、山之美
三、山景观赏列举
第三节 水文化与审美
第四节 中西风景美学比较

第五章 园林景观审美
第六章 建筑景观审美
第七章 雕塑景观审美
第八章 旅游工作者的美学要求与修养
第九章 旅游设施的审美要求
主要参考引用书目
后记
……
文摘 一、感知因素
所谓旅游审美感知是指旅游审美对象刺激人的感官而引起的各种感觉和随之而来的知觉心理活动过程。感知是感觉和知觉的合称。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它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感觉和知觉都是认识物理世界的心理过程,是进行更高一级认识活动的基础,其中感觉是较早的过程,而知觉是随后发生的过程。在旅游审美过程中,主体必须首先通过感觉和知觉才能同旅游审美对象发生反映关系。因此,感知因素在旅游审美过程中通常起一种先导作用。如果没有审美感觉作基础,就不可能有审美想像、情感和领悟的和谐活动。故美国学者帕克说:“感觉是我们进人审美经验的门户,而且它又是整个结构所依靠的基础。”①
从心理学角度看,美感的门户是感知;从生理学的角度看,美感的门户便是主体的各个感觉分析器。人的五官(眼、耳、鼻、舌、身)和大脑神经系统专门组成了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肤觉(包括触觉和温度觉)的感觉分析器官,接受和传达外界各种信息。然而,在审美过程中,这五种感觉器官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其中视觉和听觉所起的作用最大,它们对于审美心理活动的展开,特别是对于想像和领悟活动的展开起着主导的、为其他感觉器官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后记 20世纪90年代以来,审美文化作为中国美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引起人们广泛的兴趣和注意。当代审美文化最令人关注的是,它打通了美与当代生活的通道,强调了美的多元性,对于克服经典美学对具体美学现象、艺术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美学思想的忽视具有重要的意义。由此,旅游审美文化作为当代审美文化的组成部分,也逐渐为学界所重视。90年代以后,各类旅游美学读本的纷纷出现就是很好的证明。
1991年我发表《旅游文学的审美特征散论》一文,开始涉足美学研究领域。其后,又在学校担任《旅游美学》课程的教学;对旅游美学问题有所关注和思考。但多年来,思考多为碎片,又少用文字表述自己的见解。直至上个世纪末,应《大学旅游教材》主编沈祖祥先生之邀,承担《旅游美学》一书的编写,我才有机会对旅游美学的认识和理解作一较为系统的梳理和总结。
历时数年,当我编写完本书的时候,已是猴年的新春。罕见的飞雪、高悬的大红灯笼、漫天作响的爆竹声和随处可见的猴子造像,织造出一幅色彩丰富、热热闹闹的新春景象。雪夜闭门阅完全稿,我却没有多少轻松,因为感到还有不少问题值得深思。如旅游审美文化的当代性、传统审美的现代阐释、美的规律与非规律性,等等;尤其是如何深切了解当前旅游活动的实践,把美学研究的目光从学术的空间转向旅游现实的空间,还有许多工作可做,还有许多文字待写。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