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教育科技 > 电工技术 >

自学自会PLC指令:三菱FX2N编程技术及应用

2010-04-21 
基本信息·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页码:21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1月 ·ISBN:7111278720/9787111278726 ·条形码:9787111278726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自学自会PLC指令:三菱FX2N编程技术及应用 去商家看看
自学自会PLC指令:三菱FX2N编程技术及应用 去商家看看

 自学自会PLC指令:三菱FX2N编程技术及应用


基本信息·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页码:21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1月
·ISBN:7111278720/9787111278726
·条形码:978711127872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自学自会PLC指令:三菱FX2N编程技术及应用》主要介绍了指令试验的方法;在此过程中,对应用指令、步进梯形图指令作了较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双线圈操作的概念。在指令试验的基础上,以实例说明了对编程要求分析和提炼的重要性。最后的附录汇总了FX2N型和F1型PLC软元件分配及指令。
《自学自会PLC指令:三菱FX2N编程技术及应用》可作为高等院校自动化、电气类专业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职业培训PLC应用课程的教学用书,是电气技术人员、PLC初学者等自学
PLC时的实用学习资料。
编辑推荐 《自学自会PLC指令:三菱FX2N编程技术及应用》是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前言
第1章 PLC概述
1.1 什么是PLC
1.1.1 PLC历史简述
1.1.2 PLC的组成
1.1.3 PLC的工作原理和程序特点
1.2 三菱FX2N型PLC简介
1.2.1 基本情况
1.2.2 软元件分配
1.2.3 指令系统
1.3 FX2N程序编辑与仿真
1.3.1 编程软件
1.3.2 程序的编写
1.3.3 程序的软件仿真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2章 FX2N型PLC的基本顺序控制指令
2.1 输入/输出及逻辑连接指令
2.1.1 输入/输出指令
2.1.2 与.或.非逻辑指令
2.1.3 置位.复位指令
2.2 脉冲指令和指令的脉冲执行
2.2.1 PLS.PLF指令
2.2.2 LDP.ANDF等指令
2.2.3 普通指令的脉冲执行
2.3 回路块指令及主控指令
2.3.1 回路块指令
2.3.2 MC.MCR主控指令
2.3.3 回路块的优化和调整
2.4 基本指令汇总和指令试验
2.4.1 基本指令汇总
2.4.2 指令讨论的简单示例
2.4.3 指令试验——输出点依次接通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3章 FX2N型PLC的应用指令
3.1 应用指令的基本介绍
3.1.1 应用指令的一般情况
3.1.2 应用指令的几个特点
3.1.3 符号位和数值范围
3.1.4 应用指令的脉冲执行
3.2 应用指令特性分析
3.2.1 执行条件断开时指令不执行
3.2.2 标志继电器的使用
3.2.3 理解和掌握应用指令特性
3.3 应用指令使用技巧
3.3.1 接通位总数
3.3.2 数据的相等比较
3.3.3 数据的保存与提取
3.4 应用指令编程示例
3.4.1 测试扫描周期
3.4.2 测试继电器触点吸合时间
3.4.3 用按钮调整定时器设定值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4章 FX2N型PLC的步进梯形图指令
4.1 STL指令的工作原理探析
4.1.1 STL指令的工作过程
4.1.2 定时器的相邻复用
4.1.3 状态转换瞬间的输出及初始状态的作用
4.2 信号报警器
4.2.1 基本介绍
4.2.2 ANS.ANR指令的特性
4.2.3 信号报警器在故障判别中的应用
4.3 步进梯形图指令探微
4.3.1 想像与试验
4.3.2 原状态的保持与边缘信号
4.3.3 禁止状态转移与其他
4.4 STL指令的应用及注意点
4.4.1 单步运行
4.4.2 指示灯检测程序
4.4.3 避免异常情况下的相邻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5章 FX2N型PLC程序中的双线圈操作
5.1 双线圈操作的概念与应用
5.1.1 双线圈输出
5.1.2 双线圈操作
5.1.3 双线圈操作应用的普遍性
5.2 双线圈操作辨析
5.2.1 STL与CJ指令中的双线圈操作
5.2.2 主控指令的双线圈操作及指令的作用范围
5.2.3 使用应用指令时的双线圈操作
5.3 双线圈操作的应用举例
5.3.1 按钮和指示灯的复用
5.3.2 利用双线圈操作修改T.C现行值和变址运行
5.3.3 ALT与RST指令构成的双线圈操作
5.4 双线圈操作时的注意事项..
5.4.1 避免非预期结果
5.4.2 计数器.定时器的双线圈操作
5.4.3 误用双线圈操作可能造成控制错误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6章 FX2N型PLC顺序控制程序的编程
6.1 顺序控制编程概要
6.1.1 顺序控制的概念
6.1.2 FX2N顺序控制编程方法
6.1.3 顺序控制由电路图转换为PLC程序
6.2 单工位的顺序控制工作方式
6.2.1 工步连续的单流程
6.2.2 根据工艺要求增减工步的情况
6.2.3 多工位可视同单工位编程的情况
6.3 多选一程序的编写
6.3.1 四选一流程
6.3.2 有信号立即转换工位
6.3.3 工位等待转换
6.4 等待时间的调整及时间判别
6.4.1 等待时间的调整
6.4.2 上升(下降)时间的判别
6.4.3 转动时间的判别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7章 PLC应用系统的设计
7.1 编程前的准备工作
7.1.1 资料的收集
7.1.2 软元件的分配
7.1.3 程序编写说明
7.2 程序的编写
7.2.1 程序模块和结构的确定
7.2.2 编写程序
7.2.3 辅助程序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8章 应用程序编写举例
8.1 某油压机电气控制的PLC改造
8.1.1 工作过程
8.1.2 产品压制方式和设备工作方式的选择
8.2 某感应加热淬火机床的PLC控制
8.2.1 程序编写要求
8.2.2 输入输出的分配及单功能程序段
8.3 某直线电镀生产线程序简介
8.3.1 基本情况
8.3.2 电路设计及编程举例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9章 程序的编辑.检查与仿真
9.1 程序的编辑检查
9.1.1 手工编程
9.1.2 计算机编程
9.2 程序的仿真
9.2.1 利用PLC本身仿真
9.2.2 采用软件仿真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附录
附录A FX2N型PLC软元件分配及指令汇总
A.1 软元件分配
A.2 FX2N指令一览表
附录B F1型PLC软元件分配及指令汇总
B.1 软元件分配(器件编号表)及与FX2N比较
B.2 F1指令一览表
参考文献
……
序言 PLC(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一门成熟的技术,有关PLC的书籍资料已很广泛;于是,使得有机会能够就一些细节问题进行阐述。本书按照自学的思路和方式进行叙述,围绕指令试验方法进行介绍,是编程手册的一个有机补充。
第1章对PLC作了常规的介绍,特别提到了国产PLC;第2章结合PLC的接线方法,对FX2N的基本指令作了一般性叙述;第3章以大量示例对应用指令的特性作了针对性的阐述;第4章仔细分析了步进梯形图指令(STL)的工作原理,为其正确应用打好了基础。第5章“双线圈操作”的概念,是受“双线圈输出”的启发而总结出来的,很有编程参考价值,这有别于一般资料中“禁用”或“慎用”双线圈输出的提法;当然,这并不是本书的“发明”,而是程序中存在的一种现象。了解指令性能的目的在于运用,所以接下来第6章,就顺序控制编程谈了一些要点;第7章则着重提出了编程前对编程要求仔细理解的重要性;第8章以实例说明了编程前的准备工作;第9章是为前面几章服务的,介绍了程序的编辑、检查和仿真。
本书的各章,既有联系又可独立成篇,所以既可以按部就班、顺理成章地按顺序阅读,又可以根据需要、挑选所关心的内容先行阅读。阅读中,注意贯穿于全书的分析、综合和归纳,注意获取合理的营养。本书所介绍的方法,也适应于其他类型PLC的参考。
另外,本书的内容有所偏重,读者可结合其他资料一起阅读。学习中,应注意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注意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的培养和自学能力的提升;同时,在试验、学习和工作中,提高动手能力。
本书可作为一本PLC编程的入门书籍,又可以作为进一步提高的一个台阶。对于在校学生以及工作中的PLC学习者,都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在本书编写过程及工作中,得到了许多朋友的帮助。在编程实践和程序试验中,罗旺先生给予了有力支持;文龙先生通读了本书书稿,并提供了宝贵意见;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感谢。
文摘 插图:


9.2.2 采用软件仿真
在安装GX Developer编程软件后,再安装GX Simulator软件——梯形图逻辑测试工具(LLT),就可对程序进行软件仿真。
1.仿真软件可作为PLC学习的辅助工具
如果手头没有实际的PLC,但有PLC仿真软件,则通过程序仿真,能帮助理解指令。本书即是以此为基础,来进行指令讲解的,可参见1.3.3等章节。利用仿真软件学习,需注意两点:
1)仿真不能代替实际调试。虽然仿真软件能够模仿大多数指令的工作结果,但受软件的局限,有的指令不能完全模仿。而且,仿真结果会受到软件版本的影响;比如较早的版本,可能对有的指令就不能取得与PLC一致的结果。
还有扫描周期的影响,比如GX仿真软件的扫描周期就固定为100ms,这样对于100ms以下的时钟计数,当PLC的扫描周期远小于100ms时,仿真结果就可能会与PLC的实际运行结果不一致。
2)仿真软件仅是学习的辅助手段。用仿真软件学习,终究有纸上谈兵的感觉。所以,有机会应当用实际的PLC学习,或编写实际的应用程序,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做好实际应用。
因为现场的情况,与试验的环境有区别,甚至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前面提到,仿真的“使用效果与实际工作经验很有关系”。学习、试验或工作中,通过两者的比对,总结出软件仿真与PLC现场运行的异同,积累经验,则能够更好地使用仿真功能,减少现场调试时间。
3)试验程序以输出继电器作为驱动对象。这样,便于在采用PLC试验时,通过其输出端的IED指示灯观察运行结果;而且实际的应用程序,也是对输出继电器的控制,所以有助于编程练习。
当然,在仿真或PLC试验时,可借助显示装置进行结果观察(例如PC显示器),也可对辅助继电器、数据寄存器等进行观察并修改其现行数据。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