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页码:261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802227690/9787802227699 ·条形码:9787802227699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心理医生 |
 |
|
 |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心理医生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页码:261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802227690/9787802227699
·条形码:978780222769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不生病的智慧系列
内容简介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心理医生》:做孩子最好的心理医生,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有时候,“家”也会伤了孩子;妈妈的苦恼:我有个“坏”女儿;叛逆的孩子大多思维敏捷,比较聪明;
没有秘密的孩子长不大;孩子没有朋友比考试不及格更严重;“没有差劲的孩子,只有差劲的家长。”孩子自负,也要适当“煞煞”他的“威风”;
● 孩子到底在想什么,为什么不听话?
● 父母改变,孩子才能改变。
● 呵护孩子的梦想,比尔?盖茨也是教出来的。
● 唤醒父母智慧,关注孩子心灵,平凡家庭也可培养出不凡的人。
作者简介 刘宝锋:心理健康顾问。资深心理医生,清华大学特约心理督导;新浪、网易特约心理专家;北京青年报、光明日报、健康时报、现代育儿报等多家报纸和杂志的特约心理专家;北京同康心理咨询中心首席认证咨询师。
编辑推荐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心理医生》:心里健康引导孩子走向成功的人生道路。
孩子到底在想什么,为什么不听话?父母改变,孩子才能改变。好父母胜过好老师,关注孩子心灵,平凡家庭也可培养出不凡的人。
做孩子最好的心理医生,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孩子为何把网络当成“安全岛”
有时候,“家”也会伤了孩子
妈妈的苦恼:我有个“坏”女儿
忘记孩子的过错,重新开始
发现叛逆孩子的优势
没有秘密的孩子长不大
孩子没有朋友比考试不及格更严重
目录 第一章 父母最知道孩子的心理状况
1.你们应该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2.这个世界上,你最清楚孩子需要什么
3.治标不治本岂不是徒劳?
4.倾听孩子的心声
5.如果你是孩子,你会……
6.忘记孩子的过错,将它擦净,重新开始
7.与孩子站在同一个高度:你们是朋友
第二章 教他认识这个世界之前,先要教他认识自己
1.给他镜子,帮他认识自己
2.“宝贝,你觉得这样好吗?”
3.“你是最棒的,相信自己”
4.听过仙人掌的故事吗?
5.提醒孩子:你的……不错哦!
6.听听孩子怎样看他自己
7.鼓励他,给他期待
第三章 怎样说孩子才会听,怎样听孩子才会说
1.变成孩子的同龄人
2.沟通,沟通!
3.和孩子沟通要放下父母的架子
4.经常和孩子聊天,激发他们说的欲望
5.做合格的倾听者
6.沟通要双向
7.我的孩子谁的话都不听
第四章 不打不骂,照样教出好孩子
1.打孩子,只能证明父母在教育上的无能
2.自己再生气,也不能口不择言
3.不要把孩子当宝,但也不能当草
4.粗暴的方法往往解决不了问题
第五章 正确认识并理解孩子的叛逆心理
1.孩子叛逆了,你们不用过于担心
2.让孩子发泄
3.你知道孩子是怎么想的吗?
4.孩子眼中的世界,你看到了吗?
5.填平你和孩子之间的代沟
6.“我们做朋友!”
7.帮孩子平稳走过“反抗期”
第六章 别让孤僻的魔鬼拉开了孩子和这个世界的距离
1.他们的内心世界其实很丰富
2.先走进孩子的内心,才知道孩子孤僻的原因
3.介绍个快乐的小伙伴给他
4.孩子沉默寡言,那就聊聊他们感兴趣的事儿吧
5.多让欢愉的气氛感染他们
6.帮助孩子建立在社交中的信心
7.多说多练,不妨组织一个家庭演讲比赛
第七章 剔除孩子心中的嫉妒心理
1.告诉孩子攀比斗富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较量
2.引导孩子尝试贫穷,激发他们的同情心
3.让孩子远离“嫉妒”
4.嫉妒心理很容易转化成恶性的报复行为
5.让孩子明白,任何人都不可能得到整个世界
6.教孩子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
第八章 告诉孩子,没什么值得他焦虑的事情
1.这个世界如此美好,没什么可焦虑的
2.如果压力不能化成动力,不如将它丢掉
3.我的孩子为什么总是有心事?
4.焦虑解决不了问题,不如把它放到一边
5.孩子考前焦虑,你该怎么办?
第九章 陪孩子一起疯,让他从抑郁中走出来
1.孩子为什么总是无精打采?
2.孩子动不动就说郁闷,该怎么办呢?
3.给孩子一个属于自己的兴趣
4.何不把家庭关系搞的宽松一些呢?
5.抽时间陪孩子疯一把,带他走出一个人的世界
第十章 告诉孩子他是最棒的
1.“孩子,只和自己的过去比,不要和别人比”
2.为什么人家的孩子总是比自己的孩子聪明?
3.为孩子设定小目标,实现了就给他点奖励
4.多鼓励孩子,少打击孩子
5.有些话,不能对孩子说
第十一章 让你的孩子学会为别人着想
1.孩子自私可怎么办?
2.好的性格需要从小慢慢培养
3.让孩子学会感恩
4.多参加集体活动,可以让孩子学会分享
5.让孩子参加公益活动,培养奉献精神
第十二章 让孩子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
1.你的孩子有什么学习障碍?
2.别给孩子的学习定任务
3.家长一定要明白,一个学校,只有一个第一名
4.学习成绩不是孩子的全部
5.“妈妈,我觉得好累,不想学钢琴”
6.“妈妈,我真的不想上学”
第十三章 家长不要对孩子回避“性”问题
1.性问题,是一个避也避不掉的问题
2.要理解孩子的性好奇
3.你反感孩子和异性交往吗?
4.怎样帮助孩子驾驭“性冲动”
5.孩子偷尝了禁果,家长怎么办?
第十四章 有意识地锻炼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1.让孩子主动去做一些不可能成功的事
2.要告诉孩子,失败之后该怎么思考
3.将失败过滤一下
4.从小培养孩子的抗摔打能力
5.“孩子,这是你该做的”
6.在不断尝试中,让孩子学会分析并完善自我
第十五章 孩子常见的心理问题
1.“闲书”有时也是孩子摄取知识的途径
2.你的孩子是“电视迷”吗?
3.帮孩子改掉不良的“网游”嗜好
4.孩子“网婚”了,你如何是好?
5.“他怎么这么喜欢明星?”
6.孩子经常与人“打架”,你着急吗?
7.“我喜欢另类的衣服”
……
序言 父母对于孩子有着特殊的情感意义,在孩子的心里,父母是无可替代的!
在孩子的心里,母亲是世界上最漂亮、最温柔的女神,父亲则是世界上最伟大、最坚韧的英雄,很多孩子从小会把自己的父母当作自己学习的榜样,学习自己父母的言行,学习他们的处事风格……
父母在孩子心里这种特殊的位置,决定了孩子的很多事情必须由父母亲自来做,很多心理问题也只有父母能够很好地解决!
我们并不否认,现在的教育机构越来越发达,能代管的事情越来越多,你也可以依靠自己的财力给孩子找最好的老师、最好的学校,但是无论怎么努力寻找,没有人能够替代你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和作用。
别人可以代管孩子的事,但是不能代管孩子的心!
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和孩子出现了沟通的困难,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如果沟通都有问题,还怎么帮助孩子解决心理问题呢?
其实不是沟通出了问题,而是父母的心理出了问题,要想帮助孩子解决心理问题,就先要解决父母自己的心理问题。
沟通不畅无非是由以下几种原因造成的:
父母放不下家长的架子,总是站在高处和孩子说话;
文摘 插图:

第一章 父母最知道孩子的心理状况
1.你们应该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父母要想做好孩子的心理医生,首先就要知道自己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并且要做最好的老师。孩子的很多心理问题,追本溯源都会在父母身上找到影子,所以首先要做好“老师”,然后才能教好“学生”。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是很普通的一句话,但是大多数家长并没有完全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大部分家长都没有做到这一点。
我详细解释一下这句话里深藏的意思,看看你的理解是否全面。
这句话里包含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是说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责任和教育意义非常重大,不可小觑,并且无可替代。这个大部分人都会想到,至于能否做到或者该怎么做到,那是我们后面章节里要讲的。
其次是说孩子一生下来,首先接受的教育是来自于父母,不仅如此,孩子在上学之前的五六年间,多数教育信息都应该是从父母这里获得的。这个也会被大部分父母认可。
再次是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许多思想和许多言行都是首先受了父母的影响,从而从父母这里传承下去,正所谓先人为主。
对于这三层意思,前两层大多数父母能够接受,因为事实上确实如此。但第三层意思就会让一些父母反对了,因为实践告诉他们,当孩子上学以后,乃至走向社会,他们在很多时候已经不完全受父母的影响了,相反,他们对老师的教导倒是言听计从,对领导的要求倒是惟命是从,而对父母的教诲反倒充耳不闻。
不仅如此,孩子回到家里,有些时候还要拿出老师或者领导教育他们的一套理论,对父母的一些观点进行别一番理论。于是,有些父母认为,孩子越大,父母的思想和言行对孩子的影响反而越来越小。
并且还有例子作为佐证:
老张夫妇都是电厂的职工,收入不算太高,但是基本也能保证家庭的开销,属于当地的小康之家。
他们的儿子今年7岁,儿子小的时候,他们怎么说,这孩子就怎么做,很少和他们“龇牙”,夫妇二人也很享受这样的感觉,逢人就夸自己孩子听话、乖!可是当儿子上了小学以后,情况就起了变化,越来越不听他们的话,经常拿课堂上或者从其他地方学到的东西顶撞这夫妇二人,让这俩人感觉很没面子。这两个人很苦恼,认为自己已经做不了孩子的老师,也无力再教育自己的孩子了,与其教育孩子换来和孩子的矛盾,倒不如直接把孩子交给学校管,自己也省心了……
他们夫妇肯定不认同上面第三层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