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 ·页码:219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229001129/9787229001124 ·条形码:9787229001124 ·版本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奥巴马凭什么赢 |
 |
|
 |
奥巴马凭什么赢 |
 |

基本信息·出版社: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
·页码:219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229001129/9787229001124
·条形码:978722900112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图书品牌:中资海派
内容简介 《奥巴马凭什么赢》聚焦于奥巴马如何实现自身飞跃以及使其成为美国政坛史上耀眼新星的哪些人、那些事、那些新技术手段……自1984年以来,《新闻周刊》(Newsweek)就因深刻与及时的美国总统竞选全程跟踪报道而闻名于世。在每次大选开始的前一年,周刊的特派记者就开始追踪报道共和党和民主党的总统候选人。《新闻周刊》对共和党和民主党承诺,在大选结果揭晓前前绝不透露候选人的竞争手段与策略。作为交换条件,周刊记者获得特许报告通道——可以全天候不分日夜追踪候选人,参加竞选团队的内部会议,了解相关报道的真实内幕,披露选举中的绝密报告。在《奥巴马凭什么赢》中,《新闻周刊》特派记者埃文·托马斯将同你一起分享这次美国总统大选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真实再现河马精英奥巴马的异军突起、奥巴马和希拉里之间的白热化竞争、白发英雄麦凯恩的卷土重来、佩林的意外杀人,直至奥巴马胜出的始末。书中传神地刻画了奥巴马团队的精诚团结、麦凯恩团队的混乱管理以及希拉里团队成员的彼此中伤。
《奥巴马凭什么赢》将为你揭开一个秘密——奥巴马凭什么赢!
强力推荐:奥巴马凭什么赢 英文原版火热发售 作者简介 托马斯,用犀利的笔锋点评全球热点问题,用敏锐的眼光洞察政坛风云变幻,用缜密的思维解读问题背后的真相,埃文·托马斯职业经历,1991年开始任《新闻周刊》总编助理,1977-1986年任《时代》编辑,1986-1996年任《新闻周刊》驻华盛顿主编,1998年因报道莫妮卡·莱温斯基丑闻荣获“美国国家杂志”奖,2004年的伊拉克战争报道使《新闻周刊》再度获得“美国国家卓越杂志”奖,2004年总统大选的5万字叙事报道使他再度获得2005年“美国国家杂志”奖,他的有关“9·11”事件的报道使《新闻周刊》获得了2002年“美国国家卓越杂志”奖(杂志界最崇高的奖项)。
埃文·托马斯经典畅销作品:
《智囊团:六个朋友和他们创造的世界》(The Wise Men:Six Friends and the World They Made)(1986)。《爱德华·贝内特·威廉姆斯的一生》(The Man to See:The Life of Edward Bennett Williams)(1991)《美国中情局的前史》(The Very Best Men:The Early Years of the CIA)(1995年)《罗伯特肯尼迪》(Robert Kennedy:His Life)(2000年)《霹雳之海》(Sea of Thunder)(2006年)
媒体推荐 奥巴马当选总统靠的是变革的口号,他号称要带领美国走向未来。奥巴马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总统?将把美国带往何处?……他将决定今后世界的走向。本书也许会提供一些线索。
乔恩·米查姆美国《新闻周刊》主编
著名政治评论家、畅销书《罗斯福与丘吉尔》作者
这是一本让人爱不释手的书,《新闻周刊》编辑托马斯与大家分享从竞选前线发回的第一手内幕故事,分析了人格和事件是如何影响选举结果的,也为奥巴马新政府中的主角和议程埋下了伏笔。
美国《鲍威尔书评》
埃文·托马斯把多年来对美国大选的观察思考浓缩于《奥巴马凭什么赢》这本书,值得每一位对美国政治和国际关系感兴趣者阅读思考。
林宏宇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知名美国政治专家
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高级访问学者
美国前任总统发动了战争,犯的不仅一个错字了得;继任者说要改变,一句口号成就一位总统。人们就这样把希望寄托给奥巴马,美国的责任就这样排解推脱,一推六二五了。美国实在是高,奥巴马真的会玩。
吴戈 《三联生活周刊》记者、著名军事评论员
编辑推荐 资深记者,独家贴身采访报道,2009年中英文版同步上市。2009年1月20日才能揭开的竞选内幕,不求全部,只有精彩!50余幅图片首次发表。
唯一得到两党特许全程贴身跟踪选战,《新闻周刊》资深记者团队连续7届大曝当选总统秘闻。
论以,他是黑人;论根基,他是非洲后裔;论宗教,你的父系祖先是穆斯林;论资历,他不过是一个新科参议员。
但在2008年,他打败了强大的希拉里,战胜了老道的麦凯恩,当选为第四十四届美国总统,每一个人都想探究那个秘密:《奥巴马凭什么赢》?
目录 权威推荐
译者序 这一刻我们等得太久
前言 奥巴马时代
第1章 感悟成功
第2章 起死回生
第3章 持久围攻
第4章 参选之战
第5章 中央舞台
第6章 激烈辩论
第7章 最终角逐
尾声
附录 独家专访奥巴马
致谢
……
序言 哪一根是压倒希拉里的稻草?
哪一步是麦凯恩出的险招?
而又是哪一战将奥巴马送往了总统宝座?
早就听说美国《新闻周刊》有一个连续20多年的传统,即每届总统大选揭晓的第一时间即由大腕记者埃文·托马斯等人推出一本胜选总统的书。如2004年的选题成书是《2004年大选:布什如何取胜以及会干点什么名堂》。之所以要等到11月大选日之后才能推出,是因为就连美国人事先也不能十分有把握地断言谁必能当选。策划者做两套方案,对两个候选人都分别做跟踪记录,谁赢了就出版谁的获胜秘笈。
2008年与往届不同,作者似乎早早地把宝押在奥巴马身上。早在美国大选结果出炉之前,奥巴马凭什么赢的序幕就已悄然掀开。
文摘 第1章 感悟成功
2008年美国大选创下了多个第一,开启了奥巴马时代,一个我们一起亲历、目睹和承受的时代终将被后世所记起。
巴拉克·奥巴马深知自己有一种天赋,他能够让那些才思敏捷、才华横溢的人感到帮助他是明智之举。就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当哈佛法学院卷入到“政治正确性”(politcalcorrectness,为了避免对某一性别、种族或特定人群的歧视或冒犯而在言语和行为上表现出的谨慎、禁忌或对传统言语行为方式的改变。它最初兴起于美国各高校校园,即所谓的“校园战争”。——译者注)之争中的时候,奥巴马的这种天赋便已经显露出来了。他赢得了哈佛大学真正的荣誉:当选为《哈佛法律评论》(HarvardLawReview)的主编。这可是首位获此殊荣的非洲裔美国人。尽管奥巴马一如既往地走了自由主义的政治路线,但仍有保守主义者支持他。
美国人需要一个救世主
奥巴马是位好听众,专注并且用心,他能用他那过人的智慧从条理混乱的长篇大论中归纳出逻辑缜密的统一观点,但他的魅力还远不止于此。他是一位黑人,一位置身种族政治纷争之外并跳出狭隘的既定利益集团的黑人。他似乎对身份政治和种族怨恨总是淡漠的;同时,对于人们的追捧或是打击,他也表现得很淡然。奥巴马内心也雄心勃勃,却能用一种超越雄心的方式来表达。在对地位与成就的贪婪的追逐中,在哈佛这种地方竞争非常惨烈,但是,奥巴马能够让成功的精英管理者停下来并且时刻记得先人后己——这似乎是个神话,但听起来仍然令人怦然心动。
格雷戈里·克雷格(GregoryGraig)是华盛顿特区的一名律师,也是众多重新燃起梦想的美国人之一。但他绝非等闲之辈,他的大半生都在尽心竭力地服务和工作,并且常和权势人物打交道。他曾在80年代担任过参议员爱德华·肯尼迪(EdwardKennedy)的助手;曾当过克林顿政府的国务院政策规划司司长;曾作为受雇律师,代表克林顿出席了1999年参议院的弹劾案听证会。他身处高层,并与他们私交甚笃;他熟知权势的弱点,看透了人性的种种虚弱。但是,像许多美国人一样,他也厌倦了党派间喋喋不休的纷争,渴望有人能为美国的政治带来新气象。出生于美国生育高峰期的克雷格,现在是位63岁的老人,他很是怀念那段往昔的岁月——60年代就读于哈佛,后来又在耶鲁法学院学习,并且在那里,他结识了比尔·克林顿和希拉里。2003年秋末,他被邀请去听一名来自伊利诺伊州的年轻参议员竞选国会参议员的演讲,克雷格立即被那个年轻的参议员奥巴马吸引住了。克雷格回忆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