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教育科技 > 科学与自然 >

大紫禁城

2010-04-20 
基本信息·出版社:紫禁城出版社 ·页码:137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 ·ISBN:9787800477027 ·条形码:978780047702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大紫禁城 去商家看看
大紫禁城 去商家看看

 大紫禁城


基本信息·出版社:紫禁城出版社
·页码:137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
·ISBN:9787800477027
·条形码:978780047702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大紫禁城》别开生面地以的精致的图绘和生动的文字研究与描绘紫禁城神圣的轴线,从午门到神武门,从建筑与天际的呼应到一砖一瓦的来历,娓娓道来这座王者宫殿的雍容庄严与华丽婉柔。作者尝试从历史文化与建筑的轴线,用建筑图解的语言,诉说紫禁城故宫的文化与艺术的故事,并透过建筑局部的解构,分析其在城市设计、环境美学、历史文物与建筑本身的独到之处。
作者简介 作者:
赵广超,生于香港,早年肄业于法国贝桑松艺术学院及巴黎第一大学。20世纪90年代回港,从事艺术及设计教育,曾执教于香港演艺学院及沙田工业学院。目前为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客席讲师、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设计系兼任导师,教授东西方艺术、设计与文化理论分析。 香港设计联盟(MODA)会员,为该会与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合办之全方位设计课程筹委成员。
他出版的书包括:《不只中国木建筑》、《一章木椅》、《笔记清明上河图》、《笔纸中国画》以及《大紫禁城》系列等作品。

设计:
陆智昌,香港出生,现居北京。1988年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平面设计课程。曾于香港从事书籍装帧设计工作10年,其间曾游学巴黎两年,并学习版画于巴黎17号版画室。他参与设计的书籍曾获奖达40多项,并获2004年第六届全国书籍装帧设计金奖「中国最美的书」。
  他设计的书包括:《我们仨》、《安徒生剪影》、《洛丽塔》、《作文本》、《创意市集》、上海译文出版社的杜拉斯作品系列、米兰?昆德拉作品系列、帕慕克作品系列等。
编辑推荐 为了能用书页展示这座王者的宫殿,赵广超先生以大量的图绘和生动的文字,从不同的角度和细节,为我们重新描绘了一座具有现代感的故宫。加之陆智昌先生的优雅精巧又不失古典韵味的经折装设计,《大紫禁城》无论内容还是形式不失为一次古典与现代的完美对话。
目录

前言
背景
材料
神圣的轴线
天子五门三朝
紫禁城的正门——午门
第一个庭院——太和门广场
太和门
太和门广场的空间设计
太和殿广场
外朝格局
礼仪的伴奏
保和殿
光绪大婚图
严格限制·出色设计——角楼
从太和殿看宫殿装饰
天空下的三大殿
再看台上太和殿
色彩
屋顶
朝廷既是政府架构
也是宫殿建筑结构
私密
得体
具体的平衡
军机处
养心殿
皇帝的一天
后三宫
乾清官
东西六官
御花园
后廷东西路及东西六宫
附记建福官花园
后语
鸣谢
参考书籍
……
序言 紫禁城高迎晓日
太和殿广沐朝阳

北京紫禁城故宫不仅是中国,
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帝皇宫殿建筑群。
它位于北京这一著名世界古都7.8公里的中轴线中心显要的地位,
具有高度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因而早已被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
中国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录。

关于研究和介绍故宫的大块文章,宏篇巨著已有不少,
各擅所长,各抒己见。然而,
像《大紫禁城——王者的轴线》这本从历史文化和建筑的轴线,
用建筑图解的语言,以图叙说,
图文并茂的方式来解读紫禁城故宫的历史文化与建筑艺术的专书,
尚付阙如。可称得上是别开生面创作。

以图画形象的笔法来研究和叙说建筑,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
我十分喜欢和欣赏。

记得65年前我刚一考入中国营造学社的时候,就是读梁思成、
林徽因恩师的图说《清式营造则例》进行学习的。
思成先生在那时编写的《图解中国建筑史》
(A Pictorial History of Chinese Architecture),
受到了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的欢迎。

赵广超先生在他已出版独具特色的《不只中国木建筑》、
《笔记清明上河图》等书之后,
又完成了《大紫禁城——王者的轴线》一书的力作,
不仅为紫禁城故宫的研究与宣传介绍做出了独到的贡献,
而且也为其他古建筑文物的研究与介绍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拜览之余,不胜欣喜。于是写了几句冗辞,权以充序,
请教读者方家高明并借以为此书的出版之祝贺。

——罗哲文(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文摘 插图:


第一个庭院
太和门广场

这是紫禁城宫殿的第一个,同时也是最难形容的庭院。
作为当时天下最大权力中心前庭的角色,说它美丽实在不贴切;说它庄严却又处处透露出异样得温柔。
当世第一大朝的前庭居然是“小桥流水”(在明朝甚至栽种著荷花、游鱼),只好附会“风水”里“背山面水”的尊贵格局布置。小河从西(五行中属金的位置)而入,曰“金水河”逶迤蜿蜒(避免要命的直线),在广场中间渐次加宽,呈月牙形,惯常的说法是“形如玉带,五桥飞度”。除此之外,这26,000平方米的天字第一号庭院就什么都没有了。

这里恍似一座超级剧院的前陛,雍容庄严,华丽柔婉兼而有之。走上任何一座白石小桥都是种享受(求功名官禄的世代更不用说)。可今天每个访客的心里都清楚知道,这个古代最大的政治舞台,偏偏在最多观众的时候,已不再上演任何故事了!说它难以形容,大概便是这种夹杂点点的感触,随着我们进入这座古老的宫殿,逐渐浓郁的历史感吧。
午门是宫城之门,迎面的太和门才是真正的宫殿之门。
“太”是比“大”更大的大,天地间最大的调和、和谐之地,就在此门之后。


午门
象征与隐喻

《周礼》内所记“天子五门”中的“雉门”,雉是凤凰,朱雀便是风凰。午门被似为比附五门之制中的“雉门”(唐宋官城门前御道即名为朱雀大街)。“凹”字台墩上五座屋脊微翘的崇楼,则被形容为五只举翅的凤凰——五风楼。
这种近乎哑谜的建筑浯言(复杂程度和隆重程度成正比),一般人未必容易理解个中的隐喻与象征。在西方,类似的情况大概只会出现在中世纪的宗教绘画及教堂的雕刻上。很明显,西方的最高建筑技术是替教廷服务,传统中国的最高建筑技术则是替宫廷服务。
在御道上,从端¨远眺雉门(午门)欲飞的天际线,在进入东、西翅楼中间那9,900平方米的门前广场时,天际线已因距离缩短而令人难以逼视。“朱雀”的“朱”是红色,午门南方在五行中属“火”,也是红色的,广场就在三面红墙包围下,给自大清门开始的朝觐之路作一个最严峻的总结——宫殿之城到了!
后记 ? 明代是唐代之后汉族重新统一中国的朝代。在文化史上并非最特出;但在工业及工程技术方面,确是唐宋以后中国建筑的第三个黄金时期。

? 中国的城市设计布局到明代初期一直领先其他国家。

? 大标准时代,八股文,工程制作到一块砖头都有标准体例。书载明代兴建长城,山海关竣工时,工料完全用完,只多出一块石头。偏偏多出一块,比“随便怎样也可以报销”的做法实在很符合中国人的脾性。

? 明代长城工程翻山越岭,郑和率领世上最庞大的远洋舰队远渡重阳,明十三陵是地下是石造工程的高峰,紫禁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