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知识(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
基本信息·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页码:196 页 ·出版日期:2003年08月 ·ISBN:7040127199 ·条形码:978704012719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汉语言文学知识(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 |
 |
|
 |
汉语言文学知识(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 |
 |

基本信息·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页码:196 页
·出版日期:2003年08月
·ISBN:7040127199
·条形码:978704012719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
内容简介 《汉语言文学知识(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是中等职业教育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汉语言文学知识(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共九章,内容包括:现代汉语概述、普通话语音知识、汉字、现代汉语词汇、现代汉语语法、修辞、汉语表达等方面的汉语语言基础知识,以及对联、旅游诗歌、游记文等文学基础知识和旅游文学作品的欣赏方法等。《汉语言文学知识(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以浅显生动的语言和形式,联系导游工作的实际需要,结合实例,对相关的语言文学知识做了较全面的表述,层次清楚,材料丰富,实用性强。《汉语言文学知识(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材,也可作为旅行社岗位培训、语言文学爱好者学习用书。
编辑推荐 《汉语言文学知识(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一章 现代汉语概述
第一节 现代汉语的形成
思考与练习
第二节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和方言
一、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二、现代汉语的方言
思考与练习
第三节 现代汉语的地位和特点
一、现代汉语的地位
二、现代汉语的特点
思考与练习
第四节 现代汉语的规范化
一、现代汉语普通话的标准
二、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任务
思考与练习
第二章 普通话语音知识
第一节 语音概述
一、音素、音节
二、元音、辅音
三、普通话的声、韵、调
思考与练习
第二节 汉语拼音方案
一、汉语拼音方案的产生
二、汉语拼音方案的用途
三、汉语拼音方案的内容
思考与练习
附录:汉语拼音方案
第三节 普通话音变
一、变调
二、轻声
三、儿化
思考与练习
第四节 朗读的语音技巧
一、轻重音
二、快慢
三、语调
思考与练习
第三章 汉字
第一节 汉字基本知识
一、汉字的特点
二、汉字“六书
三、汉字的形体演变
思考与练习
第二节 汉字的规范化
一、简化汉字十
二、整理汉字
三、汉字的标准化
思考与练习
第三节 正确使用汉字
一、正确使用简化字
二、适当认识繁体字
思考与练习
第四章 现代汉语词汇
第一节 词的构成
一、语素和词
二、单纯词和合成词
思考与练习
第二节 词的意义
一、单义词和多义词
二、同义词和反义词
思考与练习
第三节 熟语
一、成语
二、惯用语
三、歇后语
四、谚语和格言
思考与练习
第四节 词语的运用
一、辨析词语的意义
二、区分词语的色彩
思考与练习
第五节 词语的规范化
一、古语词的规范
二、方言词的规范
三、外来词的规范
四、新词的规范
思考与练习
第五章 现代汉语语法
第一节 单句
一、句子的分类
二、主谓句与非主谓句
三、句子成分
思考与练习
第二节 复句
一、什么是复句
二、复句的特点
三、复句的类型
思考与练习
第三节 句群
一、什么是句群
二、句群的基本特点
三、句群的结构成分
思考与练习
第四节 常见的句法错误
一、成分残缺
二、词语多余
三、词序不对
四、搭配不当
五、词性误用
六、类别混淆
七、句式杂糅
思考与练习
第六章 修辞
第一节 修辞概说
一、什么是修辞
二、修辞的要求
三、修辞的原则
思考与练习
第二节 词语的锤炼
一、音节搭配
二、平仄相谐
三、适当押韵
四、言简义深
思考与练习
第三节 句式的调整
一、常式句和变式句
二、长句和短句
三、整句和散句
四、主动句和被动句
五、直陈句和反问句
六、肯定句和否定句
思考与练习
第四节 辞格的运用
一、比喻
二、借代
三、比拟
四、夸张
五、对比
六、排比
七、拈连和仿词
八、换算
九、引用
十、辞格的综合运用
思考与练习
第七章 汉语表达
第一节 口头语言表达
一、口头语言表达的特点
二、口语表达的基本要求
三、口语表达的辅助手段
四、导游交际语言艺术
五、导游讲解语言艺术
思考与练习
第二节 书面语言表达
一、书面语言表达的一般特点
二、写作知识
思考与练习
第八章 对联
第一节 对联的起源和发展
一、对联的内涵孕育于对偶句
二、对联的形式来源于桃符
三、唐代是对联的成熟时期
四、宋元两代是对联的发展时期
五、明清两代是对联的繁盛时期
思考与练习
第二节 对联的分类
一、春联
二、喜庆联
三、寿联
四、挽联
五、胜迹联
六、行业联
七、节日联
八、格言联
九、题赠联
十、谐巧联
思考与练习
第三节 对联的特点
一、上下联的内容相关
二、上下联的形式整齐
三、上下联的音韵和谐
思考与练习
第四节 对联的书写格式
一、横批的书写
二、正文的书写
思考与练习
第九章 中国古代旅游文学常识
第一节 旅游文学概述
一、什么是旅游文学
二、旅游文学的作用
思考与练习
第二节 古代旅游诗歌
一、古典诗歌的种类
二、诗歌的特征
三、古代旅游诗歌的阅读和鉴赏方法
思考与练习
第三节 游记文
一、游记文的概念
二、游记文的产生和发展
三、古代游记文的欣赏方法
思考与练习
附录一 简化字表
附录二 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
附录三 新旧字形对照表
附录四 碑帖
主要参考书目
……
序言 目前我国旅游业正处在蓬勃发展的上升时期。这为旅游业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新兴的旅游活动会更加多种多样,旅游者对旅游业提供的服务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其中最直接的反应就是对导游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旅行社内,接待工作的主体是导游员,他们是一家旅行社、一座城市、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形象代表,他们被称为“旅游业的灵魂”、“民间大使”,导游员地位如此重要的直接原因就是:导游员的向导、讲解以及提供食、住、行、游、购、娱等相关服务都离不开与旅游者和相关单位的信息和情感交流等交际活动。导游语言是导游交际的工具,在旅游活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遣词造句是否明晰、准确、得体、规范,对交际的效果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本书第一章 至第七章 主要阐述汉语言基础知识,对语文学习的基本语言知识作一个总体的概括,结合实例,力求实用,帮助学生掌握语言常识,学会遣词造句并能灵活运用,而且善于辨别一些具体表达的优劣。虽然本书内容涉及一些概念,但意在讲明一些知识点,建议在教学中不要以此作为讲授甚至考查的重点,而忽略了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本书在每节或每章后有思考与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因为配套教材中有《旅游文学作品欣赏》一书,所以本书第八章 、第九章 主要简单介绍对联、诗歌、散文的基本知识和旅游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方法。
文摘 插图:

(二)词汇规范
普通话的词汇是以北方话词汇为基础的。北方话词汇有极大的普遍性,但这并不是说,北方话所有的词都可以进入普通话。因为北方话地区很广,各地区使用的词也有分歧。有些地方性很强的词,说出来只有较少地区的人能懂,就不应该吸收到普通话里来。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词汇都有一些地域差异,有的甚至差异很大。例如大豆指黄豆,这个名称早已为全国各地所接受。但在甘肃一带的地方话中,却把蚕豆叫做大豆。又如,“肥”在粤方言中的意思和普通话中的“胖”的意思一样,只是客观地说明人的特点,而“肥”在普通话中却有侮辱人的含义。曾经有一个广东人见到她在北方的表姐,第一句话就是“你肥了”,表姐听了很不高兴,说:“我们多年不见,你竟然一见到我就说这种话。”后经解释,表姐虽然不生气了,但心里还是觉得有些别扭。导游在服务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各种因素,不要随意将方言词语带进讲解中。
为了丰富词汇,普通话也要从其他方言、古汉语和外来语中吸收一些所需要的词,例如“搞、垃圾、逝世、诞辰、沙发、咖啡”等。(三)语法规范普通话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也就是以现代著名的典范的白话文作品中的一般用例作为语法规范。过分欧化的说法,如“外宾被告知前面有个人工湖”;一些文学作品中的某些方言的说法,如西安方言的“我知不道”(否定词插入动词中间),“我好着呢么”,都是不规范的,当然不能吸收到普通话里。另外,语法上逻辑上有毛病的某些流行的说法也都要从普通话中予以清除。例如受港台地区一些表述方式的影响,用在动词前加“有”的说法来表示曾经做过什么。如“我有听说这件事”,某广告中的“我有吃”等。
以上说明了现代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基本要求。我们日常的交际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要表达清楚,准确理解、领会别人话的含义,就必须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练好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