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散文 >

千年楼市:穿越时空去古代置业

2010-04-20 
基本信息·出版社:广东省出版集团,花城出版社 ·页码:29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536055528 ·条形码:9787536055520 ·版本:第1版 ·装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千年楼市:穿越时空去古代置业 去商家看看
千年楼市:穿越时空去古代置业 去商家看看

 千年楼市:穿越时空去古代置业


基本信息·出版社:广东省出版集团,花城出版社
·页码:29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536055528
·条形码:978753605552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20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漫步帝国时代丛书

内容简介 《千年楼市-穿越时空去古代置业》将古代的房产市场和古人的家居生活为您慢慢道来,向您讲述西周的地价、汉朝的房价、唐朝的置业秘笈、宋朝的购房流程、元朝的住房政策、明朝的装修方案,以及清朝的购房者怎样贷款,是时空旅行者去古代置业的必备指南。
作者简介 李开周,男,八○后,工程学学士,做过测量、策划,后改行写字。曾在《世界新闻报》、《杭州日报》、《西安晚报》、《金陵晚报》、《大河报》、《河南商报》、《中国烹饪》、《万科周刊》等32家报刊开设专栏,现为《新京报》专栏作家。
编辑推荐 北宋初年的京官大半租房居住,南宋初年的居民普遍租住公房,明朝中叶北京的地皮已经涨到每亩纹银两千两,折成人民币也有好几十万,到了清朝光绪年间。浙江萧山民房有卖到百两一间的,北京大兴县一套小院的报价竟然是两千四百两,早在南北朝的时候,广州市的房价收入比还曾高到上千倍……《千年楼市-穿越时空去古代置业》将古代的房产市场和古人的家居生活为您慢慢道来,向您讲述西周的地价、汉朝的房价、唐朝的置业秘笈、宋朝的购房流程、元朝的住房政策、明朝的装修方案,以及清朝的购房者怎样贷款,是时空旅行者去古代置业的必备指南。
目录
建造与开发
记一次征地事件
元丰六年的拆迁补偿
宋朝的环评
太监包工
报数与报价
房子齐步走
北魂第一高楼
个性的房,手工的鞋
水边的商铺
在意念中完成开发
在元朝自主建房
窦治生
择日动工
太岁头上动土
楼市也疯狂
西周的地价
居延房价
南北朝的房价
题门贴
陈仲躬买房
宋朝购房流程
宋朝房奴问题
元朝的地价和工资
苏辙买房记
宋朝人怎样让房子生钱
从《金瓶梅》看明代楼市
从《红楼梦》看清代楼市
成化八年租售比
弘治朝集资购房事件
集体躁狂的嘉靖楼市
谁堵了楼市的下水管
想做房奴而不得
在清朝贷款买房
出典与活卖
典房与抵当
清朝小户型及其单价
回到民国去买房
借房等死
气功和房子
找房款
上海的租售比
成三破二
租房时代
在唐朝租房
在《水浒》里租房
帝制时代的廉租房
宋朝庄房自有率
典不到的河房
二房东的小竹筒

宁羡房东不羡仙
咱们房东有力量
有多少才子佳人都成了房东
干部租房
公房出租
公房租金及其去向
免房租
谢礼银
头陀苦行与不买房运动
住房政策
西周售房合同
汉代财产税
西汉大分房
悬钱立券,家园豁免
均田法,小产权
后唐的楼市调控
宋朝的住房救济
田宅充公
赐宅
一份契约里的元代房政
严禁干部买房
想卖房先送礼
明太祖的国六条
帝国的契税
利玛窦缴契税
房产估价在明朝
鳖过桥
千年物业税
小产权的盐
当第二套房成为时尚
雍正版售房合同
最牛是房牙
捆住房子
卖房不破租
公摊部分
卖房先问亲邻
由当铺想起第二套房贷
丢了合同,没了权证
康熙朝的物业税
宋朝的售房合同
亲房贴
万历年间买房过户
分割避税
灾后葺屋银
FaultyTax
星级衙门
爱护公物
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
居住环境
蛆缸里居住

树上的禅师
外城的卫生
骑黄马戴口罩
跟着房子去旅行
从城市农业到社区农业
肥遁
万历复活
当居住变成赛跑
家居生活
天子坐明堂
桃花岛,燕子坞
从平房到楼房
城居地主
大观园有多大
嵇康的辩术
左青龙右白虎
那些羞涩的豪宅
元代四种小户型
住在木桶里
隔墙有耳
演A片的猫和当搬运工的狗
我的厕所我做主
当马桶代替厕所
李赤的坐便器
墨子的卫生间
合作取暖
和尚不出家
驸马爷上夜班
男人在左,女人在右
五亩之宅
伏藏
天国广夏
给死人办证
清官无蚊帐
……
序言 业书多年,总听不惯人家来责备自己这一行业。最近老有人责备书价太贵,我总是起而辩解:像我这样的老弱病残,靠退休金存活,居然还买得起书。当前的麻烦是尽管买得起书,但买不起存书的房子,弄的家里杂乱不堪,家人怨声载道。这一来,就把人们对出版行业的责备,轻轻地转移到潘石屹兄等地产行业工作者身上去了。
再说一个故事:香港一位书业老板罗先生,一人在书库里整理存书,一不小心,给书砸倒在地,去世多时才为人发现。天下大概也只有书店老板才会自己去整理存书。这不只是由于财力,更主要的是出于兴趣。你想想,成天价在书堆里钻来钻去,其乐,何如?!鄙人六十多年前未从事书业时,就已羡慕此中乐趣。也因此,当老朋友陈冠中兄著文描述罗君被书“掂中”时,我起初以为只是被书碰了一下,何尝想得到那香港话里的“掂”字竟也可指“击毙”呢!从这故事我们可以体会到,尽管存书与有限空间有矛盾,人们仍然乐与同书周旋,即使贵为书业老板。
还想举例贬低房地产事业。那就是不断听到京沪的零售书商抱怨:房租太贵,书店开不下去。就地产商说,租给餐厅和书店当然是一个价,可是偏偏书业利润太低,占地又相对地要多一些。那这亏就吃大了。
好了,说了太多地产行业的坏话,这方面的朋友要大不高兴。但是,估计这也不是他们有意如此。购书大量而又要存放得当,在古代大概也是侈靡之举。唐宋的贫下中农想来是不会有书房的。因此,做一个当代人而又好书赛过好色者,只能坐卧书堆之中,去空想房市将来会日益有利于自己。在当前,最好办的事,是去一读李开周先生的大作:《千年楼市》。李先生写这书似乎原本就不在教你在时下如何经营这一行业,然后至少让你多放若干存书。他这书的副题原本就是:穿越时空去古代置业。穿越时空——这是好读书的人最爱干的事。
你一边苦于存书无处可放,弄得自己焦头烂额;一边却去“穿越时空”,设想自己在唐代如何置业。这时,尽管头上是书·脚下是书,苦楚无比,但也还是其乐融融,因为见到了千百年以前人们原本就在为此奔波不已,辛劳备至!
苦也罢,乐也罢,只要天天可以穿越时空,远观千百年前盛事,也就是说可以读书,而同时又不被自己的存书“掂中”就是!
二○○八年十一月·北京
文摘 清朝小户型及其单价
第一个问题,什么是小户型?
我想,应该就是指小卧室、小客厅、小开间吧。别的两居室九十平方,小户型的两居室五十平方。别的三居室一百平方,小户型的三居室六十平方。别的四居室一百五十平方,小户型的四居室九十平方。同样的建筑面积,划分更多的功能区间,或者同样的功能区间,占用更少的建筑面积。我觉得,这就是小户型了。
但是,怎样才叫“更多”,怎样才叫“更少”,都只是凭感觉,缺乏量化标准,没有指导意义。
专业人士的说法。一居室的房子不超过六十平方,二居室的房子不超过八十平方,三居室的房子不超过一百平方,是为小户型。
但这种说法跟政策有冲突。众所周知,政策认可的小户型,必须在九十平方以下。
九十平方以下的房子又有很多种,假如是在农村盖一瓦房,两架三间,八十平米,谁要喊它“小户型”,我就跟他急。因为“户型”这个词儿貌似只适合别墅以及单元房,咱们那民居连个起居室都没有,跟“户型”不搭界。
第二个问题,清朝有小户型吗?
单从面积上说,应该是有的。譬如满人刚进北京那会儿,给领导们分房子,一品官二十间,二品官十五间,三品官十二间,四品官十间,五品官七问,六、七品官四间,八品官三间,其余不入流小军官每人两间④。旧式房宅,每四根柱子围合一间,面积大小不等,少则十几个平方,多则二十几个平方,我们取中位数,按每间十五平方估算,则当时一品官三百平方,二品官二百二十五平方,三品官一百八十平方,四品官一百五十平方,五品官一百零五平方,六、七品官六十平方,八品官四十五平方,不人流的三十平方。六品以下,房子都不超过九十平方,当然是小户型了。
但是清朝的房子都属于旧式建筑,最多面积大些,间数多些,前堆假山,后挖鱼池,点缀点儿人文景观,至于内部格局,并不比现在农村的青砖大瓦房先进多少。似乎也跟“户型”不搭界。
为了继续下面的问题,现在请大伙把标准放宽一些,咱们只管面积,不管构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把所有面积在九十平方以下的房子都当成小户型。
这样一来,清朝就有许多小户型了。
第三个问题,在清朝买一套小户型要花多少钱?
康熙五十七年(1718),北京大兴县北城日南坊(坊名“日南”,相当于某某街道)有一所楼房出售,该房临街,下面两间开店,上面两间住人,楼后加盖厢房一间,合计五间房,卖了二百一十两②。
乾隆五十八年(1793),安徽休宁县二十一都二图(“都”相当于乡镇,“图”相当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