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教育科技 > 机械 >

工程力学与机械设计基础(第2版)

2010-04-19 
基本信息·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页码:348 页 ·出版日期:2007年12月 ·ISBN:9787121053795 ·条形码:9787121053795 ·版本:第1版 ·装帧:其他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工程力学与机械设计基础(第2版) 去商家看看
工程力学与机械设计基础(第2版) 去商家看看

 工程力学与机械设计基础(第2版)


基本信息·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页码:348 页
·出版日期:2007年12月
·ISBN:9787121053795
·条形码:9787121053795
·版本:第1版
·装帧:其他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本教材是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高职高专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的要求,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为出发点,删旧增新,减少理论推导,着重阐明其实际应用价值,强调了专业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联系。总的编写思路遵循淡化理论、够用为度、培养技能、重在应用的原则。 在传统的工科类专业中,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机械设计基础一直是三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但就其内容来讲包含了过多的理论阐述和公式推导,这并不适合职业教育层次的教学,因此我们针对这一层次的特点和需求,对这三门课程进行了整合,编写了这本《工程力学及机械设计基础》教材。 全书由静力学、运动学、材料力学和机械设计基础四大部分组成。静力学部分包括静力学基础、平面力系、空间力系。运动学部分包括点的运动、刚体的基本运动、点的合成运动、刚体的平面运动。材料力学部分包括拉伸和压缩、剪切与挤压、扭转、直梁的弯曲、组合变形的强度计算、压杆的稳定、动荷应力和交变应力。机械设计基础部分包括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和间歇运动机构、连接、带传动、圆柱齿轮传动、轮系、轴、轴承、联轴器和离合器、摩擦磨损和润滑。
目录
第1篇 静 力 学 第1章 静力学基础 1.1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 1.1.1 力的概念 1.1.2 刚体的概念 1.1.3 平衡的概念 1.2 静力学公理 1.3 约束、约束反力与受力图 1.3.1 研究对象与受力图的概念 1.3.2 约束与约束反力 1.3.3 工程上常见的几种约束类型及其反力方向的确定 本章小结 思考题和习题 第2章 平面力系 2.1 平面汇交力系 2.1.1 平面汇交力系及其实例 2.1.2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解析法 2.2 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 2.2.1 力对点之矩 2.2.2 合力矩定理 2.2.3 力偶与力偶矩 2.2.4 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 2.3 平面一般力系 2.3.1 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及其应用 本章小结 思考题和习题 第3章 空间力系 3.1 力在空间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 3.1.1 一次投影法 3.1.2 二次投影法 3.2 力对轴之矩及合力矩定理 3.3 空间力系的平衡 3.3.1 空间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 3.3.2 空间汇交力系的平衡方程 3.3.3 空间平行力系的平衡方程 3.4 空间力系问题的平面解法 本章小结 思考题和习题 第2篇 运动学 第4章 点的运动 4.1 确定点位置的方法,运动方程 4.1.1 自然法 4.1.2 直角坐标法 4.2 用自然法确定点的速度 4.3 用直角坐标法确定点的速度 本章小结 思考题和习题 第5章 刚体的基本运动 5.1 刚体的平行移动 5.2 刚体的定轴转动 5.2.1 转动方程 5.2.2 角速度 5.3 转动刚体上各点的速度 5.4 定轴轮系的传动比 本章小结 思考题和习题 第6章 点的合成运动 6.1 相对运动、绝对运动和牵连运动 6.2 点的速度合成定理 本章小结 思考题和习题 第7章 刚体的平面运动 7.1 刚体的平面运动分析 7.2 平面运动分解为平动和转动 7.3 合成法求平面图形内各点的速度 7.4 速度投影法求平面图形内各点的速度 7.5 瞬心法求平面图形内各点的速度 7.5.1 瞬时速度中心 7.5.2 平面图形内的各点的速度及其分布 7.5.3 确定瞬心位置的方法 本章小结 思考题和习题 第3篇 材料力学 第8章 拉伸和压缩 8.1 拉伸和压缩的概念 8.2 拉伸和压缩时的内力与截面法 8.2.1 内力 8.2.2 截面法 8.3 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8.4 轴向变形和胡克定律及横向变形 8.4.1 轴向变形和胡克定律 8.4.2 横向变形 8.5 拉伸和压缩时材料的力学性能 8.5.1 塑性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8.5.2 脆性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8.5.3 塑性材料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8.5.4 脆性材料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8.6 应力集中的概念 8.7 拉伸和压缩时的强度计算 8.7.1 许用应力和安全系数 8.7.2 强度计算 本章小结 思考题和习题 第9章 剪切与挤压 9.1 剪切的概念与剪应力 9.2 挤压的概念与挤压应力 9.3 剪切与挤压的实用计算 本章小结 思考题和习题9 第10章 扭转 10.1 扭转的概念 10.2 扭转时的内力——扭矩和扭矩图 10.2.1 扭矩 10.2.2 扭矩图 10.3 圆轴扭转时的应力 10.3.1 横截面上剪应力的分布规律 10.3.2 最大剪应力的计算公式 10.4 圆轴扭转时的变形 10.4.1 扭转角 10.4.2 单位长度扭转角 10.5 圆轴扭转时的强度和刚度计算 10.5.1 强度条件 10.5.2 刚度条件 本章小结 思考题和习题10 第11章 直梁的弯曲 11.1 平面弯曲的概念 11.2 梁弯曲时横截面上的内力——剪力和弯矩 11.3 剪力图和弯矩图 11.3.1 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 11.3.2 剪力图和弯矩图 11.4 纯弯曲时梁横截面上的应力 11.4.1 实验观察与假设 11.4.2 应变与应力分布规律 11.4.3 弯曲正应力计算公式 11.4.4 圆形和矩形截面的惯性矩、抗弯截面模量 11.5 梁弯曲的强度条件 11.6 梁的弯曲变形 11.6.1 挠度和转角 11.6.2 用叠加法计算梁的变形 本章小结 思考题和习题11 第12章 组合变形的强度计算 12.1 组合变形的工程实例及分析方法 12.2 拉伸(压缩)与弯曲的组合变形时的强度计算 12.3 扭转与弯曲的组合变形时的强度计算 本章小结 思考题和习题12 第13章 压杆的稳定 13.1 压杆稳定的概念 13.2 细长压杆的临界力 13.2.1 欧拉公式 13.2.2 临界应力 13.2.3 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 本章小结 思考题和习题13 第14章 动荷应力和交变应力 14.1 动载荷和动荷应力概念 14.2 交变应力的概念 14.3 交变应力的循环特性及类型 14.3.1 交变应力的循环特性 14.3.2 交变应力的类型 本章小结 思考题和习题14 第4篇 机械设计基础 第15章 平面连杆机构 15.1 平面机构运动分析 15.1.1 机构的运动副 15.1.2 自由度及约束 15.1.3 运动副的分类 15.1.4 机构运动简图简介 15.1.5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计算 15.2 平面四杆机构 15.2.1 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特点及应用 15.2.2 铰链四杆机构 15.2.3 滑块四杆机构 15.2.4 平面四杆机构的工作特性 15.3 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 15.3.1 按给定的行程速比系数K设计四杆机构 15.3.2 按连杆的预定位置设计四杆机构 本章小结 思考题和习题15 第16章 凸轮机构和间歇运动机构 16.1 概述 16.1.1 凸轮机构的组成、特点和应用 16.1.2 凸轮机构的分类 16.2 凸轮的轮廓与从动件的运动规律 16.2.1 确定凸轮轮廓的基本依据 16.2.2 凸轮机构的基本尺寸和运动参数 16.2.3 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 16.3 盘形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16.3.1 对心直动尖顶从动件盘形凸轮 16.3.2 对心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 16.3.3 偏置直动尖顶从动件盘形凸轮 16.3.4 用图解法绘制凸轮轮廓应注意的事项 16.4 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确定 16.4.1 滚子半径与运动失真 16.4.2 压力角及其许用值 16.4.3 基圆半径的选择 16.4.4 偏距的大小及其方位 16.5 棘轮机构 16.5.1 工作原理、类型和应用 16.5.2 棘轮机构的结构及调整 16.6 槽轮机构 16.6.1 工作原理、类型和应用 16.6.2 外啮合槽轮机构的设计 本章小结 思考题和习题16 第17章 连接 17.1 螺纹连接 17.1.1 概述 17.1.2 螺纹连接类型及适用场合和结构尺寸 17.1.3 螺纹连接的预紧及防松 17.2 螺栓连接的强度计算 17.2.1 普通螺栓的强度计算 17.2.2 铰制孔用螺栓的强度计算 17.3 键、销连接 17.3.1 键连接功用和分类 17.3.2 普通平键连接的尺寸选择及强度校核 17.3.3 花键连接的类型及特点 17.3.4 销连接 本章小结 思考题和习题17 第18章 带传动 18.1 概述 18.1.1 带传动的组成、分类、工作原理及特点 18.1.2 普通V带的构造和标准 18.2 带传动的受力分析、失效形式 18.2.1 带传动的受力分析和应力分析 18.2.2 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及其传动比 18.2.3 带传动的失效形式和计算准则 18.3 V带传动的设计 18.3.1 设计的已知条件和设计内容 18.3.2 设计方法和步骤 本章小结 思考题和习题18 第19章 圆柱齿轮传动 19.1 概述 19.1.1 齿轮机构的组成、特点、分类和应用 19.1.2 渐开线形成及其性质 19.1.3 渐开线齿廓能满足定传动比要求 19.2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 19.2.1 渐开线齿轮各部分名称、主要参数、主要尺寸 19.2.2 渐开线齿轮的啮合传动、重合度 19.2.3 齿轮常用材料及热处理、齿轮传动精度简介 19.2.4 齿轮传动精度简介 19.2.5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 19.3 齿轮齿形加工 19.3.1 渐开线齿轮切齿原理及方法 19.3.2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根切现象和不根切的最少齿数 19.4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19.4.1 斜齿圆柱齿轮的形成、主要参数、几何尺寸 19.4.2 正确啮合条件、重合度、当量齿数、主要优缺点 19.5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 19.5.1 齿轮受力分析 19.5.2 强度计算 本章小结 思考题和习题19 第20章 轮系 20.1 概述 20.2 定轴轮系的传动比 20.3 行星轮系的传动比 20.3.1 行星轮系的组成 20.3.2 行星轮系的传动比计算 20.4 复合轮系的传动比 本章小结 思考题和习题20 第21章 轴 21.1 轴的结构设计 21.1.1 轴的功用、分类及材料 21.1.2 轴设计的基本要求 21.1.3 轴的结构设计 21.2 轴的强度计算 21.2.1 按许用切应力计算 21.2.2 按许用弯曲应力计算 21.2.3 安全系数校核计算 21.3 轴的刚度计算 21.4 提高轴的强度、刚度和减轻重量的措施 21.4.1 合理布置轴上零件,减小轴受转矩 21.4.2 改进轴上零件结构,减小轴受弯矩 21.4.3 采用载荷分担的方法减小轴的载荷 21.4.4 采用力平衡或局部相互抵消的办法减小轴的载荷 21.4.5 改变支点位置,改善轴的强度和刚度 21.4.6 改进轴的结构,减少应力集中 21.4.7 改善表面品质提高轴的疲劳强度 本章小结 思考题和习题21 第22章 轴承 22.1 滚动轴承类型、特点、精度及代号 22.1.1 滚动轴承的构造 22.1.2 滚动轴承的类型和特点 22.1.3 滚动轴承的代号 22.2 滚动轴承失效形式 22.3 滚动轴承组合设计 22.3.1 滚动轴承的轴向固定 22.3.2 轴的支承结构形式 22.3.3 轴承的组合调整 22.3.4 轴承的装拆 22.4 滚动轴承的选择 22.5 滚动轴承的寿命计算 22.5.1 基本额定寿命、基本额定动载荷和寿命计算公式 22.5.2 滚动轴承的当量动载荷 22.5.3 角接触球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的轴向力 本章小结 思考题和习题22 第23章 联轴器和离合器 23.1 概述 23.2 联轴器 23.2.1 刚性联轴器 23.2.2 无弹性元件的挠性联轴器 23.2.3 非金属弹性元件挠性联轴器 23.2.4 金属弹性元件联轴器 23.2.5 安全联轴器 23.3 离合器 23.3.1 操纵式离合器 23.3.2 自动离合器 23.4 制动器 23.4.1 圆盘制动器 23.4.2 带式制动器 23.4.3 块式短闸瓦制动器 23.4.4 制动器的发热 本章小结 思考题和习题23 第24章 摩擦磨损和润滑 24.1 摩擦、磨损和润滑 24.1.1 摩擦、磨损的基本概念 24.1.2 润滑 24.2 机械传动常用的润滑方式及机械效率 24.2.1 机械传动常用的润滑方式 24.2.2 脂和固体润滑的润滑方式及其润滑装置 24.2.3 机械的效率 本章小结 思考题和习题24 部分思考题和习题参考答案 附录A 热轧普通工字钢(摘自GB706—88)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