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广西人民出版社 ·页码:236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8月 ·ISBN:7219062753 ·条形码:978721906275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侠客天下:三千年中国武侠的背影 |
 |
|
 |
侠客天下:三千年中国武侠的背影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广西人民出版社
·页码:236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8月
·ISBN:7219062753
·条形码:978721906275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武侠是成人的童话,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股挥之不去的江湖情结。历代侠客坚强勇敢,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他们坚守良知与道义,是正义的化身,是弱者的保护神。《侠客天下-三千年中国武侠的背影》说的,就是这样一群非常人和他们的非常事。一群独立独行的性情人物,活得潇洒,活得自由,活得热血喷张。他们独行于乱世,啸傲于江湖,掀起了一阵阵腥风血雨;他们仗剑走天涯,孤独在民间,演奏了一曲曲江湖悲歌!
武侠剧泛滥的年代,武侠的精神却离我们越来越远。现在的人们只顾痴迷于武侠电视剧的曲折迷离的情节、可歌可泣的爱恋、以血还血的复仇,却迷失了真正的武侠的内涵。其实,直接性和简单性从光怪陆离的表征下面剥离出来可作为武侠的特征描述。路见不平一声吼,就折射出武侠的气质。那些所谓的爱恨情仇,不过是后人穿凿附会,自娱自乐罢了。
作者简介 纳兰秋,男,自由作家,一个寓居北京的独行思考者,一个沉溺诗书墨香的流浪客。自幼酷爱文学,先后出版有《爱在忧伤的日子》、《江湖泪》、《古今格言的另类解读》、《心灵岛》、《像他们一样生活》等。
2006年开始沉迷子历史与国学,先后出版有《正在消逝的历史》、《正在消逝的地理》、《读史读到伤心处》、《隐士大风流》等。
虽孤独于繁华都市之中,却始终执著于理想,坚守着信念,勤于思考,笔耕不辍。
编辑推荐 一群特立独行的性情人物,活得潇洒,活得自由,活得热血贲张。他们独行于乱世,啸傲于江湖,掀起了一阵阵腥风血雨,他们仗剑走天涯,孤独在民间,演奏了一曲曲江湖悲歌!
一卷乱世风云,一群性情人物,掀起了一阵阵腥风血雨,演奏了一曲曲江湖悲歌!有儿女情长,也有铮铮铁骨;有忍辱负重,也有热血贲张!当往事都随风飘逝,尘归尘,土归土,唯有侠义契刻在人间……
目录 序言 重回武侠的时代
曹沫 将军抑或刺客
专诸 刺向吴王僚的剑
要离 悲情刺客为哪般
豫让 士为知己者死
聂政 剑胆琴心
荆轲 今日水犹寒
季布 一诺千金
郭解 游侠的悲情人生
风尘三侠 友爱交织的侠侣情仇
昆仑奴 来自异域的盖世豪侠
红线女 今生只为报前世
王翠翘 侠妓生互酬知己
窦尔敦 绿林豪侠的困惑
吕四娘 不杀雍正,死不瞑目
黄飞鸿 男儿当自强
大刀王王 英雄不寂寞
霍元甲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杜心五 天下第一腿
后记
……
序言 武侠剧泛滥的年代,武侠的精神却离我们越来越远。现在的人们只顾痴迷于武侠电视剧的曲折迷离的情节、可歌可泣的爱恋、以血还血的复仇,却迷失了真正的武侠的内涵。其实,直接性和简单性从光怪陆离的表征下面剥离出来可作为武侠的特征描述。路见不平一声吼,就折射出武侠的气质。那些所谓的爱恨情仇,不过是后人穿凿附会,自娱自乐罢了。
不过,古时候武侠得以风行不是没有原因的,它有着历史和时代的要求和诠释。但归根结底,一个“义”字可把武侠精神的精髓淋漓尽致地演绎。大侠们为义所动,为义而甘受驱使,不惜身家性命。
古时候的侠客,他们的行为可能有悖于封建伦理,但他们言必信,行必果,坚守自己的承诺,不为金钱所动,甚至不惜自己的性命,以解救他人的困厄。既然侠客们已经将生死存亡置之度外了,并且他们从不夸耀自己的能耐,羞耻于道德的沦丧,那么,侠客的行径受人赞赏和推崇也就无可厚非了。
文摘 曹沫将军抑或刺客
曹沫,鲁国人氏,虎胆龙威,勇冠三军。鲁公对他很赏识,任命他为将军,同齐国交战。未料三战皆败,鲁公心怯,赶紧割地求和,但是并未责怪曹沫,仍用他为将。后来曹沫以其忠诚、勇气和三寸不烂之舌,帮助鲁公要回了土地。
曹沫是唯一当过将军的刺客,也是历史上罕见的刺杀成功并生存下来的刺客。当曹沫把匕首藏在衣袖里的时候,他并没有把握能够要回原本属于鲁国的土地,他只是为报答鲁公对他的知遇之恩而背水一战。这就是曹沫,一个懂得报恩的刺客。曹沫也许不是一个好将军,但绝对是一个好刺客,因为他对鲁公很忠诚,而忠诚胜于能力。
曹沫是幸运的,他成功了。他的幸运,还得益于他遇到了管仲,于是两个伟大人物第一次交锋便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话。当曹沫的匕首透衫而出的时候,无论成败如何,那一刻已经注定被历史记住。
太子参乘
作为笔下的头号刺客,司马迁开篇就这样叙述曹沫:“曹沫,鲁人也!”
这样的开头貌似普通,实则不然。司马迁是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写曹沫的,他对鲁国向来有一种特殊的偏爱,理由很简单,因为鲁国出了一个孔丘。孔丘是司马迁心目中的大师,这样的国宝级人物一千年也只有一个。司马迁写史是带有个人感情色彩的,爱屋及乌,他热爱孔丘,当然也热爱鲁国。
所以,司马迁对曹沫的开篇叙述绝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说某人是哪一个地方的人,而是带有强烈的赞誉色彩,言外之意是说,像曹沫这样的奇人、勇士只有鲁国才会有。
客观地说,春秋时期的鲁国只不过是一块弹丸之地,五霸在争夺天下的时候常常视鲁国为鸡肋,只有闲下来的时候才会突然想起:哦,原来还有一个鲁国啊。不过人各有命,国家也一样。鲁国因为出了一个孔丘,上上下下便鸡犬升天了。一个原本经济、军事实力不堪一击,“国际”声望已衰落到微不足道的弱小国家又一下子摇身一变,恢复了人人向往的礼仪之邦了。
曹沫就出生在这样一个礼仪之邦,不过他并不是一个礼仪人士。曹沫可不喜欢受条条框框的束缚,他孔武有力,五大三粗,爽直可爱,完全由着性子行事。
曹沫的祖父、父亲是谁,史书上毫无记载,绝大部分史书一开篇就说曹沫是鲁国的将军,至于他在做将军之前做过什么则只字不提。人人都知道,一个人生下来就做将军是不可能的。好在还有一本不那么官方的史书《吕氏春秋》,里面零星描写了曹沫做将军之前的事情,为后人的科学推测提供了一种可能。
少年时候的曹沫并没有在家里读圣贤书,在他看来,行万里路比破万卷书更
……
后记 很多人喜欢侠客、崇拜侠客,尤其是武侠,因为他们善良、勇敢,而且武艺高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侠客是正义的化身,是社会道义的维护者,是弱者的守护神,是不折不扣的英雄。
在古代,每当统治黑暗,社会严重不公,坏人得势、奸人当道,善良的人们受到严重欺压的时候,勇敢的侠客便会挺身而出,诛杀坏人,惩治恶霸,为善良而无助的平民百姓鸣不平,为社会伸张正义。
然而,在现代社会里,侠客存在的土壤正在消失,日益完善的法制社会,已经难以容忍侠客行为的存在。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很简单:用今天的话说,侠客行为是私人行为,侠客用自己的手段惩治那些罪大恶极的坏人,为社会伸张正义,实际上是越俎代庖代替了公、检、法的职能。在古代,只有当官府丧失了惩治坏人、维护社会正义的职能时,侠客才会挺身而出,劫富济贫,除暴安良。
然而,在法制日益完善的今天,即使有人欺行霸市,有黑社会团伙横行霸道,对他们进行惩治的也应该是公、检、法,而不是所谓的“侠客”。如果有人未经允许严厉惩罚他们,甚至诛杀他们,其行为都是不合法的,甚至是一种犯罪行为。
。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A君是某黑社会团伙,欺行霸市,奸淫掳掠,无恶不作,周围的人怨声载道。B君颇有侠客之风,一怒之下将其杀死。在古代,B君一定会被认为是侠客、是英雄,然而在今天,其行为虽然大快人心,然而他本人一定会被关进监狱,甚至有性命之虞。换句话说,现代社会完善的法律制度,已经将古代侠客除暴安良、维护正义的职能收归国家所有,任何侠客的私人行为都是不合法的。侠客时代已经消亡了。
对于侠客时代的一去不复返,我们应该宽心一些。侠客的行侠仗义虽然主观、客观上都起到了除暴安良、维护正义的作用,但是它毕竟是私人行为,而私人行为带有主观性,它会破坏社会的法制原则,成为某些人行凶作恶的借口。在法制社会中,行侠仗义虽然维护的是道义,却同样会给“司法权公有”这个大义带来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