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地理 >

蓟州谈古

2010-04-19 
基本信息·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页码:327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5月 ·ISBN:9787201050553 ·条形码:978720105055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蓟州谈古 去商家看看
蓟州谈古 去商家看看

 蓟州谈古


基本信息·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页码:327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5月
·ISBN:9787201050553
·条形码:978720105055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蓟州谈古》讲述了:蓟县,是天津市的“后花园”,是天津历史最为悠久的一个区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青池遗址的挖掘,把天津的人类活动历史推进到了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悠悠八千年,在蓟县这片土地,曾经发生过许多重大历史事件,涌现出过众多名垂千古的风云人物,留下了不胜枚举的文化遗产。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是蓟县的宝贵财富。也是天津的宝贵财富。蓟县的历史文化,是天津灿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悠久的历史文化,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加强蓟县历史文化的研究与宣传,对于研究天津的历史,发展天津的城市文化,推动天津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简介 倪景泉,男,1956年10月生,天津市蓟县人,大学文化,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1976年参加工作,历任公社宣传下部、乡党委秘书,县委农村工作部干部、副部长、部长,县委研究室主任,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因工作原因,发表过农村题材的论文数十篇并多次获奖;发表过理论文章数十篇亦多次获奖;现潜心研究蓟县的历史文化,住省市级以上报刊已发表历史题材的散文等数十篇。著有《读书与思考》一书。
目录
文化底蕴
黄帝问道
蓟州古镇
古树春秋
盘山文化
其他名山
州河史话
古城风雨
蓟州先贤
红色圣地
附录一:盘山的寺庙、宝塔
附录二:蓟州的宗教遗址
附录三:蓟州的泉流
附录四:蓟州的文物保护单位
附录五:蓟州的红色遗址、纪念地
附录六:蓟州的风景区
主要参考文献、资料
后记
……
序言 文化,是民族之魂、城市之魂。一个有竞争力的城市,同时也应该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文化事业发达、文化魅力独特的城市。市委提出把天津建成文化名城的目标,是事关天津长远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建设文化名城,其中关键一点,就是要传承历史文化。历史文化,是一个城市之所以成为文化名城的最为重要的文化资源条件。
蓟县,是天津市的“后花园”,是天津历史最为悠久的一个区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青池遗址的挖掘,把天津的人类活动历史推进到了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悠悠八千年,在蓟县这片土地,曾经发生过许多重大历史事件,涌现出过众多名垂千古的风云人物,留下了不胜枚举的文化遗产。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是蓟县的宝贵财富。也是天津的宝贵财富。蓟县的历史文化,是天津灿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悠久的历史文化,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加强蓟县历史文化的研究与宣传,对于研究天津的历史,发展天津的城市文化,推动天津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文摘 翠屏山,民国以前各个时期《蓟州志》均称之为神山,传金章宗完颜璟经常在此围猎。明嘉靖《蓟州志》载:“神山,在城东南八里。上有荆,皆顺刺东去,一里有白云寺。”清道光《蓟州志》载:“神山,山色郁蓝苍翠,连亘如屏,又名翠屏山。山下有石翁仲,似百年物,未知所自始。”民国《蓟县志》对石翁记述较为详细:“山下有石翁仲,面目模糊,左胯下有佩剑痕,似武人像,实数百年物,惜难考其所。自始故又名石人岭。”至于为什么叫神山,各个时期地方志书均未说明。不过从志书记载来看,可窥见古人看法之倾向:一是以山上荆皆顺刺东去,朝向白云寺为神奇;二是以山色郁蓝苍翠,连亘如屏为神奇;三是以大自然造化之物石翁为神奇。不过,历史上,道教、佛教在翠屏山地区发展比较兴盛,山上除了有佛教寺院白云寺外,还有道教建筑东岳庙。清康熙《蓟州志》载:“上有东岳庙,后有塔,高丈余,名文笔峰。”相传正殿是一座三层四坡式楼阁,两侧有东西配殿,香火旺盛。山下大云泉寺更是久负盛名,堪称仙境。《大辽蓟州神山云泉寺碑记》对此进行了详细记载:“(大云泉寺)前后花果,左右林皋,大小逾百家,方圆约八九里,每春夏繁茂,如锦绣围绕。正殿之内,实以本尊八菩萨,颇加严饰,以备皈依。
后记 本人无他嗜好,平素喜欢读书,尤喜历史书,正史、野史、杂史、方志,纪传、编年、纪事、纲目等等,均有涉猎。通过读史,进一步加深了我对家乡的了解、对家乡的热爱。我的家乡,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众多的名山、迷人的秀水、数不清的历史遗迹、讲不完的历史故事……仅列入二十五史列传的历代蓟之先贤,就数以百计!每次打开书卷,我都仿佛穿过时空隧道,到几百年前、几千年前的古蓟州、古渔阳、古无终去猎奇、探幽,和那里的帝王将相、英雄豪杰、文人墨客、三教九流去接触、对话,着实有一种乐此不疲、乐不知返、自我陶醉之感。记得,在上个世纪的1985年,我曾有感而发地写了一篇《浅谈蓟县的历史文化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文章,公开发表后还获了奖,很是自呜得意。光阴荏冉,一晃二十年过去了,因工作性质等原因,我一直未写这方面的文章,但是并未停止这一方面的积蓄。
2003年,我由县委农工部调县委宣传部工作。这自然拉近了我与“文化”的距离,也使我再次萌生了写一些有关“文化”的文章的念头。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