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页码:36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506345218/9787506345217 ·条形码:9787506345217 ·版本:第1版 ·装帧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茶道青红 |
 |
|
 |
茶道青红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页码:36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506345218/9787506345217
·条形码:978750634521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茶道青红》讲述了康乾年间,在中俄边贸往来中,山西家族茶商堪与俄商一争高下,将华茶出口的产、运、销统掌手中,创下了极其鼎盛的辉煌。其间,内忧外患,商道人道、江湖秘境层层展开,晋商的大智慧也曾影响过世界贸易。三百年前,茶商的经营格局之大,商务能力之强,今人已是很难想象了。
作者简介 成一,1943年生,1968年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中文系,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国家一级作家。曾任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山西文学院院长、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委员等。已发表出版各类小说作品数百万宇,有长篇小说《白银谷》等七部。曾获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及京、津、晋等多项文学奖。
编辑推荐 《茶道青红》系作者继《白银谷》之后,又一部展示晋商大智慧的力作。康乾盛世,晋商初兴,华茶输欧,百年独营,内忧外患,商道人道,险境逆境,江湖秘境。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离恨成真
第二章 外茶外忧
第三章 临危举内贤
第四章 战云密布
第五章 茶山春愁
第六章 离心与夺心
第七章 火兆利市
第八章 近望北海
第九章 南国非仙境
第十章 惊天霹雳
第十一章 天理人欲
第十二章 近忧与远谋
第十三章 良策破局
第十四章 祸起萧墙
第十五章 东风终唤回
第十六章 复旧已难
第十七章 天意莫违
第十八章 尾声
……
序言 近代先贤梁启超有言:“中国人最长于商,若天授焉。但使国家为之制定商法,广通道路,保护利权,自能使地无弃财,人无弃力,国之富立而可待也。”
以今日国人商贸实绩看,斯言不差。单说国际贸易,即已成当今中国求富求强的重要战略。近年来,使世界真切感受到中国崛起的,正是作为贸易大国,对全球经济所产生的难以阻挡的影响力。
不过,若说三百年前的中国人,也曾做过影响世界的国际贸易,如今的国人恐怕不会有谁相信了。那时的中国人也曾做国际贸易?也会做国际贸易?这是很自然的疑问。因为当年吾国先人从事对外贸易的史迹,即便是奇迹,也早湮没不闻了。湮没它的,是官方轻商的主流文化传统,还有近代以来国人太重的实业自卑感。落实到国家意识的层面,即是当时的大清朝廷,并未将对外贸易乃至国内的工商实业,纳入强国战略。
本部小说要说的,就是十八世纪我国先人做对俄贸易的故事。本故事,即便以今天的视野观之,也堪称奇迹。所以笔者才不烦发掘之难,将其演绎出来,聊供诸君观赏。鉴于其湮没之深,发掘之难,在小说开篇前,先作此自序,对早已生僻的历史情境,略作交代。
1689年,即清康熙二十八年,中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1728年,即清雍正五年,中俄又签订了《恰克图条约》。正是这两个双边条约,开启了中俄间的国际贸易。
与1840年之后西方列强威逼中国签订的诸多不平等条约不同,中俄间这两个国际条约,可以说是强势对强势,傲慢对傲慢,谈判出来的对等条约。因为当时的中俄双方,都是新生的大帝国。俄国这一边,是结束了王朝混乱时期,进入新兴的罗曼诺夫王朝,“俄罗斯之父”彼得一世登上王位,一统“大俄、小俄、白俄”,又向东扩张,夺得广袤的西伯利亚,领土横跨欧亚,举世无双。
文摘 第一章 离恨成真
一
绿树听鹈(夬鸟),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
这首宋词《贺新郎》,是辛弃疾名作,题为“别茂嘉十二弟”。此词咏唱离恨,铺排了许多古典故事,语语有境界,章法又绝妙,悲婉而具气势。开篇就先说这首宋词,只是因为它最为太谷康家戴氏夫人所喜爱。
戴夫人,名静仪,为明末清初名士祁县戴廷栻的孙女,一向喜爱宋词。嫁入康家后,对辛词更情有独钟。翻检《稼轩长短句》,这首《贺新郎》,又最是眼热不能舍。
这是为何?
太谷康家自雍正年间起,做恰克图茶叶外销生意,已历五十多年。茶货由福建武夷采买,起运第一站即到江西铅山,入水路北上。铅山为辛弃疾晚年久居之地,今尚有稼轩村在。其夫康乃懋及其子康仝霖,每从江南采办茶货归来,总不免说些稼轩遗闻。戴夫人听得多了,对辛词自然更翻检不辍。而茶货穿越江南中原,出塞外大漠,经万里风霜,抵恰克图买卖城,易手俄商后,第一站即达贝加尔湖区。贝加尔湖,古称北海,为汉使苏武牧羊地,今虽成俄境,但在湖之南,尚存苏武庙。康家父子北上买卖城,常入俄境料理生意,多次借道拜谒其庙。“向河梁、回头万里”,即言李陵将军在此送苏武归汉情状。稼轩如此一首名篇,竟与自家生意有如此关联,从铅山绿树,一路铺排到北海苏武!其间芳菲琵琶,风霜雪月,壮烈艰辛,器局情怀,真是非茶家不能体味。你说戴夫人不能格外偏爱吗?
只是,戴夫人没有想到,她的这一份闲情雅好,却为康家带来了一份不大也不小的为难。去年夏天,即乾隆四十九年六月,其夫康乃懋从武夷采办茶货归来,竟给她带回一位杭州乐工来。这叫她三分惊喜,七分不安!因特别喜爱这首《贺新郎》,戴夫人就生出了一份痴想:如此一首佳词,如能觅得一二高明乐工,依词配曲吟唱,那或许才能尽现词意的悲婉壮怀吧。其实,戴夫人少时习读宋词,就早有这种痴想了。宋词如此豪章艳句,本是为燕乐歌曲所填写,可惜乐曲失传已久,只空存了许多诱人的曲牌名。爱词及曲,时常生发出热切的向往。不过,戴夫人也只是将这份痴想,作闲情说说罢了,哪想就当真了?
康家因外茶生意,虽然已成富室,但这致富是何等不易。从奇热的闽地到奇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