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教育科技 > 教材 >

思维导图:高中地理(修订版)

2010-04-18 
基本信息·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 ·页码:41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9787535555014 ·条形码:9787535555014 ·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思维导图:高中地理(修订版) 去商家看看
思维导图:高中地理(修订版) 去商家看看

 思维导图:高中地理(修订版)


基本信息·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
·页码:41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9787535555014
·条形码:9787535555014
·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高中地理(修订版)》介绍了思维导图的精髓:促进人类大脑左脑和右脑的合理应用,促进大脑的潜能开发,将大脑的思维过程进行可视化的展示,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思考模式,让自己用一个开放的头脑接受新鲜的事物,让自己的学习、生活更轻松。
思维导图的影响
目前,在国外教育领域,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的学生都在使用思维导图这项思维工具教学;在新加坡,思维导图已经基本成了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用思维导图提升智力能力提高思维水平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
编辑推荐 《高中地理(修订版)》:新课标,新思维,新方法。书山有路思为径,学海无涯图作舟。
高效的学习工具书,将学习的革命进行到底。培养思维技巧,唤醒记忆潜力,提高学习效率。
东尼·博赞(Tony Buzan)语录:“人脑好像一个沉睡的巨人,我们只用了不到1%的脑力。一个正常的大脑记忆容量有大约6亿《高中地理(修订版)》的知识总量,相当于一部大型电脑存储量的120万倍。”
“如果人类发挥出其一小半潜能,就可以轻易学会40种语言,记忆整套百科全书,获得12个博士学位。”
目录
第一模块 自然地理
第一单元 地球与地图
一、地球与地球仪
一 地球的基本概况
二 地球仪
三 经纬网的应用技巧
二、地图
一 地图三要素
二 地图的种类
三 地图的判读规律
四 地图的综合应用
试题检测

第二单元 行星地球
一、宇宙中的地球
一 认识宇宙
二 天体与天体系统
三 地球的普通性与特殊性
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 太阳概况
二 太阳辐射
三 太阳活动
三、地球的运动
一 地球的自转运动
二 地球的公转运动
三 黄赤交角
四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五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六 晨昏线的应用
七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及应用
八 常见的光照图类型
四、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 地球的同心圈层
二 地球的内部圈层
三 地球的外部圈层
试题检测

第三单元 地球上的大气
一、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一 大气概况
二 大气的受热过程
三 热力环流
四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二、气压带和风带
一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二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三 季风环流
四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三、常见天气系统
一 锋与天气
二 低压( 气旋)、高压( 反气旋)与天气
三 锋面气旋与天气
四 天气系统与异常的天气变化
四、全球气候变化
一 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二 气候变暖的原因及其影响
三 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
四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试题检测

第四单元 地球上的水
一、自然界的水循环
一 相互联系的水体
二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三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二、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一 洋流的分类
二 世界洋流的分布及规律
三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四 洋流的性质与流向判断及洋流的应用
三、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一 水资源及其分布
二 水资源与人类社会
三 合理利用水资源
试题检测

第五单元 地表形态的塑造
一、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一 内力作用
二 外力作用
三 内力、外力作用的比较
四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二、山岳的形成
一 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
二 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三 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三、河流地貌的发育
一 河流侵蚀地貌
二 河流堆积地貌
三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试题检测

第六单元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 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形成地理环境
二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三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一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自然带
二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三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农业生产的因地制宜
试题检测

第二模块 人文地理
第一单元 人口的变化
一、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 人口的自然增长
二 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三 人口的年龄结构
二、人口的空间变化
一 人口的迁移
二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三 人口迁移的影响
三、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 地球上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二 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
三 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试题检测

第二单元 城市与城市化
一、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一 城市的区位选择
二 城市形态
三 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和功能分区
四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五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一 城市的不同等级
二 城市等级体系
三 中心地理论
三、城市化
一 城市化的内涵
二 城市化的进程
三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试题检测

第三单元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一、农业的区位选择
一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二 农业地域的形成
三 农业地域类型
二、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一 季风水田农业
二 商品谷物农业
三 我国农业的发展
三、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一 大牧场放牧业
二 乳畜业
三 杜能环与农业区位理论
试题检测

第四单元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一、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一 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
二 工业区位的选择
二、工业地域的形成
一 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
二 工业分散与工业地域联系
二、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一 传统工业区
二 新工业区
三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的比较
试题检测

第五单元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一、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一 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二 交通运输布局
三 案例分析
二、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一 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二 交通运输布局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三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的影响
试题检测

第六单元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一 人地关系
二 环境问题
三 走向人地和谐——可持续发展
二、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一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二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试题检测

第三模块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一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一 区域
二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三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四 区域的比较分析技巧
试题检测

第二单元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一、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一 荒漠化概况
二 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
二、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一 森林的作用与现状
二 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三 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四 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
五 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
三、水土流失的治理——以我国黄土高原为留
一 黄土高原概况
二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地理背景
三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危害
四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
四、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试题检测

第三单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一、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一 资源开发与能源基地建设
二 能源的综合利用
三 能源资源开发过程中环境的治理与保护
二、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一 河流流域
二 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
三 伏尔加河的综合开发
四 三峡工程
试题检测
第四单元 区域经济发展

一、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一 区域农业发展概况
二 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三 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特点
四 商品粮基地建设
五 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方向
二、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一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概述
二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区位优势及推进过程
三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应对措施
试题检测
第五单元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六单元 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第四模块 区域地理
第一单元 世界地理
第二单元 中国地理
第五模块 选修课程
选修一 宇宙与地球
选修二 海洋地理
选修三 旅游地理
选修五 自然灾害与防治
选修六 环境保护
参考答案与解析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