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教育科技 > 科学与自然 >

微积分(上)(翻译版)(附光盘)

2010-04-18 
基本信息·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页码:793 页 ·出版日期:2004年07月 ·ISBN:7040147009 ·条形码:978704014700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微积分(上)(翻译版)(附光盘) 去商家看看
微积分(上)(翻译版)(附光盘) 去商家看看

 微积分(上)(翻译版)(附光盘)


基本信息·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页码:793 页
·出版日期:2004年07月
·ISBN:7040147009
·条形码:978704014700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国外优质职业教育资源教学用书
·外文书名:Calculus:Early Transcendentals
·附带品描述:附VCD光盘1张

内容简介 《微积分(上)(翻译版)》为海外优秀数学类教材系列丛书之一。《微积分》(第5版)从ThomsonLearning出版公司引进,本教材2003年全球发行约400000册,在美国,占领了50%-60%的微积分教材市场,其用户包括耶鲁大学(YaleUniversity)等名牌院校及众多一般院校600多所。《微积分(上)(翻译版)》语言朴实、流畅、可读性强,比较适合非英语国家的学生阅读。《微积分(上)(翻译版)》历经多年教学实践检验,内容翔实,叙述准确、对每个重要专题,均用语言、代数、数值、图像的方式予以陈述。作者及其助手花费了三年时间,在各种媒体中寻找了最能反映应用微积分的实例,并把它们编人了教材。因此,《微积分(上)(翻译版)》例、习题贴近生活实际,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编辑推荐 《微积分(上)(翻译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目录
微积分纵览
第1章 函数与模型
1.1 表示函数的四种方法
1.2 数学模型:基本函数导引
1.3 从基本函数衍生新的函数
1.4 图形计算器与计算机
1.5 指数函数
1.6 反函数与对数函数
1复习题
解题的基本原则

第2章 极限与导数
2.1 切线与速度问题
2.2 函数的极限
2.3 利用极限运算法则求极限
2.4 极限的严格定义
2.5 函数的连续性
2.6 无穷远的极限及水平渐近线
2.7 切线、速度及其他变化率
2.8 导数
课外读写早期求切线的方法
2.9 导函数
2复习题
附加题
问题

第3章 求导法则
3.1 多项式函数与指数函数的导数
3.2 积函数和商函数的求导法则
3.3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变化率
3.4 三角函数的导数
3.5 求导的链式法则
3.6 隐函数求导
3.7 高阶导数
应用研究驾驶员从何处开始降落?
应用研究如何修建环形滑车道?
3.8 对数函数的导数
3.9 双曲函数
3.10 相关变化率
3.11 线性近似与微分
实验课题泰勒多项式
3复习题
附加题
问题

第4章 导数的应用
4.1 最大值与最小值应用研究彩虹与微积分
4.2 中值定理
4.3 导数在绘图上的应用
4.4 不定型求导与洛必达法则
课外读写洛必达法则的起源
4.5 曲线绘图
4.6 用图形计算器绘图
4.7 优化问题
应用研究罐的形状
4.8 导数在商业和经济上的应用
4.9 牛顿方法
4.10 原函数
4复习题
附加题
问题

第5章 积分
5.1 面积与距离
5.2 定积分
自由探索面积函数
5.3 积分基本定理
5.4 不定积分与牛顿-莱布尼茨公式
课外读写牛顿、莱布尼茨与微积分的发明
5.5 变量代换法则
5.6 对数函数的积分表达形式
5复习题
附加题
练习

第6章 定积分的应用
6.1 两条曲线间的面积
6.2 体积
6.3 柱面法求体积
6.4 功
6.5 函数的均值
应用研究电影院里座位的
选择
6复习题
附加题

第7章 积分方法
7.1 分部积分法
7.2 三角函数的积分法
7.3 三角代换积分法
7.4 有理函数的部分分式积分法
7.5 积分策略
7.6 利用积分表及计算机代数
系统求积分
自由探索积分计算的规律
7.7 积分的近似计算
7.8 反常积分
7复习题
附加题
问题

第8章 定积分的进一步应用
8.1 弧长的计算
自由探索最优弧长
8.2 旋转曲面面积
自由探索沿倾斜轴旋转的曲面面积
8.3 物理和工程中的应用
8.4 经济学和生物学上的应用
8.5 概率中的积分
8复习题
附加题

第9章 微分方程
9.1 利用微分方程建立模型
9.2 方向场和欧拉方法
9.3 分离变量法
应用研究如何将水箱的水最放完?
应用研究上山快还是下山快?
9.4 指数增长和衰变应用研究:微积分与棒球
9.5 逻辑斯谛方程
9.6 线性微分方程
9.7 捕食者-被捕食者问题
9复习题
附加题

第10章 参数方程与极坐标
10.1 由参数方程定义的曲线实验课题圆沿圆周滚动
10.2 参数方程定义的曲线及其微积分实验课题曲线
10.3 极坐标系
10.4 极坐标系下的面积与弧长
10.5 圆锥曲线
10.6 极坐标下的圆锥曲线
10复习题
附加题
奇数标号练习题的答案
参考公式
索引
……
序言 解决一个重大问题自然是伟大的发现,其实任何一个问题的解决都会有所发现。你解决的问题也许很平凡,但如果解决问题的过程,挑战了你的好奇心,激发了你的创造力,特别地,如果你是以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那么你就会经历一个紧张的过程,最终品尝到发现的喜悦。
乔治·波利亚(GEORGEPOLYA)MarkvanDoren说过,教的艺术是引导和激励发现的过程。我一直努力写一本帮助学生们发现微积分的书一一发现它巨大的实用价值,也发现它本身令人叹为观止的美。与本书的前四版一样,这一版我仍致力于将微积分生动地传授给学生,努力培养他们的能力;同时我更努力的让学生感受到这门学科内在的美。牛顿在他的伟大发现中毫无疑问是品尝到了胜利的喜悅,我也衷心地希望我的学生能够分享这份感受。本书主要强调了概念的理解,这几乎是大家公认的微积分教学的目标。事实上,目前微积分教学改革的动力来源于1986年的Tulane会议,它首要的共识就是:“强化概念的理解”我是通过“三原则”来实现这一目标,即阐述主题的“几何化、数值化和代数化”。我们可以通过可视化、一些数值的和图像的试验及其他的方法来教授微积分的概念和推理。最近,我们又补充了一条原则叫做“文字化”或者说“描述化”。它与其他的原则合起来并称为“四原则”。此次修订,目的是既要强化概念的理解,又尽可能保留传统微积分教学的特点。也就是说,本书是在保持传统微积分教学内容和框架下进行改革的。(偏好循序渐进课程的教师可以参考我的《微积分:概念与框架》第二版。)第五版的新变化在准备编著本书第五版的过程中,我在多伦多(Toronto)大学用第四版进行了为期一年时间的微积分教学,认真地听取了学生们的问题和同事们的建议。特别在备课和讲课时,我也产生了许多修改的想法:例如,某处很需要增加一个例子,一句话可以阐述得更清楚,某节应当增加另外类型的练习题等等。除此之外,我还吸取了很多本书的教学使用者和学习阅读者所提出的宝贵意见。
文摘 插图: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