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住房金融研究汇编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城市出版社 ·页码:31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 ·ISBN:7507420973/9787507420975 ·条形码:9787507420975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国外住房金融研究汇编 |
 |
|
 |
国外住房金融研究汇编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城市出版社
·页码:31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
·ISBN:7507420973/9787507420975
·条形码:978750742097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国外住房金融研究汇编》内容简介:从住房建造看,无论独栋房屋、联体排屋抑或公寓大楼,都已是成熟技术,目前主要面临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挑战。但从经济社会角度看,问题又极为复杂。无论建设还是消费使用都需要巨额资金投入,必需金融的介入和扶持。住房金融的支持是实现住房生产和消费、达到经济和民生双重目标的核心政策。在学科和行业术语中,住房金融一般专指围绕居民住房消费所进行的金融活动总称。住房开发建设和消费,都需要借助金融信用服务的支持,但住房生产的金融服务与一般工商业项目贷款并无本质差别,而围绕居民住房消费的金融服务则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和要求。住房金融的本质,是通过资金筹集和运用,为居民家庭住房消费提供长期、稳定、充足的住房资金。
编辑推荐 《国外住房金融研究汇编》由中国城市出版社出版。
目录 国外住房金融的演进和趋势(代序)
上篇 国外住房金融考察报告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住房发展的作用
印度住房发展金融公司的发展、作用及对我们的启示
法国、荷兰的住房政策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美国、加拿大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考察报告
加拿大抵押贷款工具和担保制度
借鉴加拿大抵押贷款担保制度可行性研究报告
澳大利亚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考察报告
德国、法国住房金融体制考察报告
瑞典、波兰住房金融与政策考察报告
德国个人住房贷款管理考察报告
借鉴英国住房制度推动住房公积金制度发展
澳大利亚、新加坡住房金融及住房保障制度考察报告
美国住房金融体系与公共住房制度培训报告
日本、韩国、新加坡解决居民住房问题的主要做法及启示
下篇 国外公共住房金融研究报告
国外公共住房金融概述
美国、加拿大公共住房金融
美国政府监管住房抵押贷款一级市场的经验与启示
从美国次贷危机看中国住房金融体制发展
日本公共住房金融
德国公共住房金融
新加坡公共住房金融
香港特别行政区公共住房金融
英国公共住房金融
韩国公共住房保障体系
国外公共住房金融体系模式特点总结
……
序言 住房问题天然具有经济和民生的双重属性:一方面,住房产业包括城市规划、土地供应、投资融资、开发建设、市场流通到物业维管等较长的链条,无论按价值量、就业规模或产业关联度衡量,住房产业在国民经济中都占据重要地位;另一方面,从民生角度,任何国民都面临住房问题,住房已成为文明社会家庭生存繁衍的必备条件。因此,无论从振兴国家经济还是保障人民安居乐业角度,各国普遍将增加住房供应和帮助民众住有所居作为公共政策的基本目标。
从住房建造看,无论独栋房屋、联体排屋抑或公寓大楼,都已是成熟技术,目前主要面临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挑战。但从经济社会角度看,问题又极为复杂。无论建设还是消费使用都需要巨额资金投入,必需金融的介入和扶持。住房金融的支持是实现住房生产和消费、达到经济和民生双重目标的核心政策。在学科和行业术语中,住房金融一般专指围绕居民住房消费所进行的金融活动总称。住房开发建设和消费,都需要借助金融信用服务的支持,但住房生产的金融服务与一般工商业项目贷款并无本质差别,而围绕居民住房消费的金融服务则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和要求。住房金融的本质,是通过资金筹集和运用,为居民家庭住房消费提供长期、稳定、充足的住房资金。
文摘 插图:

(二)建立中国住房保障制度应注意的因素
日本政府、新加坡政府的住房保障体系都是从提高居民支付能力和扩大住房供给两个方面人手建立的,但侧重点各有不同。日本住房保障的主要手段是融资帮助,政府住房发展机构直接提供的住房所占住房总量的比例很低。新加坡住房保障的主要手段则是住房供应,从独立后的9%逐年提高,直到目前的87.6%。中国住房保障体系的建立,也要充分考虑中国的国情和特点。当前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一是处于住房体制转轨时期。这意味着要充分注意到占城镇住房总量76%的公有住房还处于低租金、福利制状态,这些住房是建立在住房保障体系的最重要手段。因此这些住房的出售、出租价格要依据不同收入确定,即对高收入阶层以市场价格出售、出租;对中低收入阶层根据其承受能力出售、出租,其实际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差额继续实行补贴制度。但是,这种补贴要由目前的单位补贴转变为政府补贴,即从单位保障走向政府社会保障。
二是中低收人家庭占绝大多数且对住房价格支付能力不足。迫切需要建立政策性抵押贷款制度和大力发展低造价、适应广大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住房。但后者又必须有政府的补贴,建立政府补贴制度。而政府补贴制度的建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必须与整个政府职能转变的进程相一致。因此中国目前只能先行走公积金制度的道路,即抓紧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通过对职工住房公积金暂行低利率政策,向居民进行低成本筹资为政策性抵押贷款及经济适用房建设提供低成本的融通资金。
三是中国幅员辽阔,大、中、小城市情况差异很大,住房保障体系的建立必须因地制宜。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差异主要表现为地区差异而不是城市规模差异,这决定了大、中、小城镇居民对房价的承受能力不同。部分中小城镇土地价格和住房价格相对较低,居民承受能力较强,住房保障的范围可以相对较小,而大城市住房保障的范围则相对较大,因而中国住房保障体系建立的重点是大、中城市。随着城市规模的递减,住房保障的范围也相应递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