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京华出版社 ·页码:249 页 ·出版日期:2007年01月 ·ISBN:7807241462 ·条形码:9787807241461 ·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文化名家谈佛录 |
 |
|
 |
文化名家谈佛录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京华出版社
·页码:249 页
·出版日期:2007年01月
·ISBN:7807241462
·条形码:9787807241461
·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名家雅谈
内容简介 《文化名家谈佛录》精选了中国经典禅意散文名作40余篇。这些散文以优美朴素的文笔,从人生与命运、信仰一情感、宗教与智慧、迷与悟、生与死、因与缘、善与恶、苦与乐等多重角度,探讨了人生的意义,表达出诸多对人生的感悟和体验。或寻常平易,真切动人;或机智聪慧,独到精辟,但都流泻出一种对智慧、安宁、慈悲、圆满的人生大境界的追求与渴望。恰似品茗悟道,虽谈却远……
俗话说:“于道不繁,茶禅一味”。在中国历经千载、影响深远的佛教,也是对人生的一种解读和启示。以智慧解读人生,人生就是一《文化名家谈佛录》,生老病死、悲欢离合,都能读懂;以智慧启示人生,人生就是一个谜,吉凶福祸,变幻莫测,并非悟不透,关键是任何去认识。人生的目的在于对人生的体味和理解,真正的幸福,就是你在理解人生时那会心的一笑。缘在何处?近在咫尺可触处,远在云霞明灭间。“一念心清净,处处莲花开。一花一净土,一土一如来。
编辑推荐 《文化名家谈佛录》:觉悟了的人就是佛,佛的最高境界是智慧。聆听名家品佛,开启智慧之门。
目录 惟心
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
南闽十年之梦影
我的第一个师父
山中杂信
弘一法师之出家
谈禅
香
愿
两法师
佛无灵
法味
宗月大师
眠月
劝人读经
想入非非
鸠摩罗什
黄心大师
浮沉
菩提树
幽冥钟
达摩的影子
结缘雪窦寺
佛缘
回忆五台山车祸
拜访达摩
悟佛
与朴老结缘钓鱼台
辩才禅师
茶禅闲语
烦恼
茶禅续语
仙峰寺沉思
黑色的梵林
面对观音的美目
残佛
树佛
空谷足音
菩提树
灵魂像风
欢喜佛境界
佛眼
一切声是佛声
心不安
佛缘
阿央白
红尘之上
长安寺
……
序言 佛教对中国文化与社会生活影响深远。里面有着许许多多关于人生的探索、关于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关于解脱与救赎的妙语,佛教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探索人生的视角,所以佛教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影响尤为深远,佛教甚至成为了他们思考人生的重要参照。
与佛教有关的音乐、绘画、文学作品与理论专著从自佛教传人中国以来,便层出不穷,在这些与佛教有关的创作中,有许多文学作品更是深受人们的喜爱。这与文学作品本身的形象性、生动性以及作家们的精心描写是分不开的。本书从现当代有关佛教的文学作品中精选出有代表性的名家名作40余篇。这些散文以朴素优美的文笔,从人生与命运、信仰与情感、宗教与智慧、迷与悟、生与死、因与缘、善与恶、苦与乐等多种角度,探讨了人生的意义,表达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独特体验。这些文章或平易真切或轻松活泼,或深刻凝重或机智轻捷,但都流泻出一种对智慧、安宁、慈悲、圆满的人生大境界的追求与渴望,体现出一种深刻独到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读着这样的美文,你会觉得如同品一杯香茗。味道香醇又令人回味不已,希望读者朋友们喜欢这本书。
文摘 李叔同
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
经典雅谈
现在就将我从前在西湖居住时,把那些值得追味的几件事情来说一说,也算是纪念我出家的经过。
及至七月初,夏丐尊居士来。他看到我穿出家人的衣裳但还未出家,他就对我说:“既住在寺里面,并且穿了出家人的衣裳。而不出家,那是没有什么意思的。所以还是赶紧剃度好!”
杭州这个地方实堪称为佛地,因为寺庙之多约有两千余所,可想见杭州佛法之盛了!最近《越风》社要出关于《西湖》的增刊,由黄居士来函,要我做一篇《西湖与佛教之因缘》。我觉得这个题目的范围太广泛了,而且又无参考书在手,于短期间内是不能做成的;所以,现在就将我从前在西湖居住时,把那些值得追味的几件事情来说一说,也算是纪念我出家的经过。
我第一次到杭州是光绪二十八年七月(按:本篇所记的年月皆依旧历)。在杭州住了约一个月光景,但是并没有到寺院里去过。只记得有一次到涌金门外去吃过一回茶,同时也就把西湖的风景稍微看了一下。
第二次到杭州是民国元年的七月。这回到杭州倒住得很久,一直住了近十年,可以说是很久的了。我的住处在钱塘门内,离西湖很近,只两里路光景。在钱塘门外,靠西湖边有一所小茶馆名景春园。我常常一个人出门,独自到景春园的楼上去吃茶。
民国初年,西湖的情形完全与现在两样——那时候还有城墙及很多柳树,都是很好看的。除了春秋两季的香会之外,西湖边的人总是很少;而钱塘门外更是冷静了。
在景春园楼下,有许多茶客都是那些摇船抬轿的劳动者居多;而在楼上吃茶的就只有我一个人了。所以,我常常一个人在上面吃茶,同时还凭栏看着西湖的风景。
在茶馆的附近,就是那有名的大寺院——昭庆寺了。
我吃茶之后,也常常顺便到那里去看一看。
民国二年夏天,我曾在西湖的广化寺里住了好几天。但是住的地方却不在出家人的范围之内,是在该寺的旁边,有一所叫做痘神祠的楼上。
痘神祠是广化寺专门为着要给那些在家的客人住的。我住在里面的时候,有时也曾到出家人所住的地方去看看,心里却感觉很有意思呢!
记得那时我亦常常坐船到湖心亭去吃茶。
曾有一次,学校里有一位名人来演讲,我和夏丐尊居士却出门躲避,到湖心亭上去吃茶呢!当时夏丐尊对我说:“像我们这种人,出家做和尚倒是很好的。”我听到这句话,就觉得很有意思。这可以说是我后来出家的一个远因了。
到了民国五年的夏天,我因为看到日本杂志中有说及关于断食可以治疗各种疾病,当时我就起了一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