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页码:40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5月 ·ISBN:9787307069169 ·条形码:978730706916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20世纪的管理科学 |
 |
|
 |
20世纪的管理科学 |
 |

基本信息·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页码:40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5月
·ISBN:9787307069169
·条形码:978730706916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20世纪学术发展丛书
内容简介 《20世纪的管理科学》既是一部20世纪的简要管理学断代史,又是一部联系管理实际,帮助企业管理的指导书。该书分上、下两篇,上篇集中介绍20世纪西方经典管理理论,尤其是企业管理理论;描述了西方管理科学发展的几个阶段:科学管理时期、行为科学管理时期和科学管理理论的丛林时期。下篇回顾归纳了中国上世纪一百年管理思想的变化及进程。书中不仅有经典的精辟讲解,还有生动实例的深入剖析。
作者简介 谭力文,1948年10月生,四川省成都市人。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教授,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工商管理学科负责人,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动站负责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科评审组专家。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企业战略管理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为管理学理论、战略管理理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编辑推荐 《20世纪的管理科学》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前言
上篇 20世纪西方的管理科学
第一部分 科学管理理论的形成
一、科学管理的前夜——早期的管理思想
二、科学管理的诞生
第二部分 行为科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一、行为科学之滥觞
二、第一朵浪花——霍桑实验
三、人际关系学说的建立与传播
四、行为科学的建立与发展
五、行为科学理论中的人性解释
六、行为科学理论中的个体行为研究
七、行为科学理论中的群体与组织行为研究
八、行为科学理论中的领导研究
第三部分 现代管理理论的丛林时期
一、枝蔓缠绕:1961年孔茨论管理理论的丛林
二、山花烂漫:1980年孔茨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
三、亡羊补牢:需要的评价
四、管理丛林中的奇葩:巴纳德、德鲁克、西蒙
五、简要的评价
第四部分 从管理的角度看战后日本经济的崛起
一、溯源穷流求根本——日本式管理的核心
二、文化制胜——企业文化研究的风潮
三、从大规模到精益:生产管理形式的变革
四、有创造力的战略思考艺术
五、世纪末的谜团
第五部分 管理科学的新进展——世纪之交的竞争
一、知识经济时代的号角
二、组织变革的管理
三、学习型组织
四、组织再造
五、国际化企业的经营管理
六、“风的方向”——管理时尚的研究
上篇的结语
下篇 20世纪中国的管理变迁
第六部分 1900一1949年中国的企业管理
一、中国近代的社会特征
二、中国近代的企业管理
三、简单的结论
第七部分 革命根据地公营企业及管理
一、革命根据地工业的形成
二、革命根据地企业管理模式的探索
三、革命根据地企业管理模式的形成和完善
四、简要评论
第八部分 1949-1966年中国的企业管理
一、新中国企业管理模式建立的大背景
二、中国企业管理模式发展的阶段
三、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和经验
四、简要的评论
第九部分 改革开放后中国企业管理思想的变革
一、科学化管理的启蒙:1978年至1984年
二、从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化阶段:1985年至1992年
三、中西融合阶段:1993年至2001年
四、与国际接轨阶段:2002年至今
五、简要评论
下篇的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序言 撰写《20世纪的管理科学》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讲似乎更为容易一些,因为按照经典的管理理论来讲,20世纪正是管理科学兴起、发展的一个时期,理论演化的时间不长,但我们也深深地感到撰写也并非易事,因为管理科学体系之庞杂、之混沌又是其他学科难以比拟的。苏轼所写下的脍炙人口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好像就是对管理学科当今发展的形象写照。思考过来,我们还是准备按照管理理论已经基本形成共识的科学体系来撰写此书,也就是说,从20世纪初期的泰罗、法约尔等人写起,虽然这会引起众多的歧义,但其科学性和现实性是不容置疑的。
这是为什么呢?
著名的管理学家约翰.科特(JohnP.Kotter)曾说过:“管理与处理复杂的情况有关。管理的实践和程序主要是对20世纪最重要的发展之一——大型组织的出现——所作出的一个反应。如果没有好的管理,复杂的企业可能会杂乱无章,面临生存危机。”①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也曾说过:“任何讨论管理问题的书籍,都必须以工商管理为中心。”②“管理学研究真正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自那时起,大多数学者、作家和管理实践者都认同两套关于管理事实的假设。
文摘 上篇20世纪西方的管理科学
第一部分科学管理理论的形成
科学管理阶段,也被称为古典管理阶段,是管理科学发展的第一阶段,开始于20世纪初期。在这一阶段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经过这一时期人们的努力,企业里的管理工作从经验逐渐上升为一门科学,有了其基本的概念、定义、原则和实施的方法。特别重要的是,与其他科学一样,管理作为一门科学开始被人们认识到可以通过教育进行传授。
一、科学管理的前夜——早期的管理思想
与任何科学发展的过程一样,管理科学的发展也有一个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这样的回归反复过程。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人们的管理活动可追溯至很远很远,但管理科学理论的确立却仅仅只是近百年的事。
(一)管理活动的出现与管理思想的形成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充分诠释了人类能够统治地球万物的潜在规则。在苟子《王制篇》的论述中就淋漓尽致地说明了这一道理,苟子说道:“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可以想象,当我们的祖先刚从树上跳下,开始行走之时,就面临着禽兽的攻击、自然的磨砺,为抗击禽兽的攻击、经历自然的磨砺,唯一的方法就是利用人类的智慧进行群聚,以共同的智慧和力量来抵御可能伤害他们的一切。也可以想象,就是在这群聚的过程中,必然就会产生人们群聚的首领,首领的安排、组织、分工和分配,这些后来被人们视为基本的管理职能也就出现了。所以可以认为,管理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特有现象,它的产生与人类的出现同步。人类有组织的活动和与此有关的管理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但传统的管理活动、思想与现代的管理科学理论出现的重大历史分野在于产业革命的出现,因为正如前言中所提到的,产业革命创造了适应它自身发展需要的企业这一组织形式,而正是这类组织的出现创造了适应其发展需要的科学管理。因为在产业革命之前的人类有组织的活动和管理活动主要体现在宗教活动、军队管理和治国施政上。
例如,在古老的中国,军事管理、治国施政都有着极为丰富的实践活动和抽象的思想。“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夫?吾以此观之,胜算见矣。”我们都知道这段话出之于军事名著《孙子兵法》。而充满着管理分层思想,强调制度建设的“臣光日: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
……
后记 经过持续的努力,《20世纪的管理科学》终于脱稿、完成了。我们的初衷和感受在前言中已经做了介绍,在完稿之时,更是感到诚惶诚恐。因为在繁密交错的丛林之中觅出一条明快的“捷径”谈何容易,在纷繁复杂的中国近现代企业管理历史之中理出清晰的“方向”更是困难重重。奉献给各位读者的仅为我们的一些研究,是对一些问题探索性的尝试,其中必然存在着尝试中的不足,甚至错误。我们唯一的希望是与管理学界的同仁,与各位读者在探索、研究中,为管理学理论的发展,为中国管理水平的提高作出我们微薄的奉献。
本书是由我们共同完成的。我们一起编写了写作大纲,然后分头写作。谭力文负责撰写了本书的第一、第三、第六和第八部分;包玉泽负责撰写了本书第二、第四、第五、第七与第九部分。谭力文进行了总纂的工作。
在本书出版之际,我们要感谢武汉大学出版社刘爱松副社长,没有他的创意和委托,这本书是不可能出版的。要感谢本书的责任编辑陶佳珞、杨春艳,她们的努力工作和认真校阅对本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本书的撰写过程中,我们参阅了许多前辈和同行们的研究成果,我们均作了严格的注释。此时,我们对前辈和国内外的同行们表示深深的谢意。
谭力文包玉泽
2009年春于武汉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