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估价员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页码:178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9月 ·ISBN:7504549916 ·条形码:9787504549914 ·版本:第1版 ·装帧: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鉴定估价员 |
 |
|
 |
鉴定估价员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页码:178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9月
·ISBN:7504549916
·条形码:978750454991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用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
内容简介 《鉴定估价员(用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山西财经大学、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鉴定估价员》适用于对鉴定估价员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是职业技能鉴定的推荐辅导用书。
编辑推荐 《鉴定估价员(用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介绍了鉴定估价员应掌握的工作技能及相关知识,涉及接待顾客和旧日用百货、旧家用电器、旧办公用品与通讯器材、旧机电设备的检验鉴定,以及计算定价、记录评估结果等内容。
目录 第一章 接待顾客(1)
第一节 接待(1)
第二节 问询(7)
第二章 旧日用百货检验鉴定(14)
第一节 旧日用百货的分类和特点(14)
第二节 旧日用百货制造的常用材料(21)
第三节 旧日用百货鉴定的基本方法(24)
第四节 旧日用百货鉴定实例(30)
第三章 旧家用电器检验鉴定(39)
第一节 旧家用电器的基本知识(39)
第二节 旧家用电器的识别(50)
第四章 旧办公用品、通讯器材检验鉴定(65)
第一节 旧办公用品、通讯器材的基本知识(65)
第二节 旧办公用品、通讯器材的鉴定(82)
第五章 旧机电设备检验鉴定(87)
第一节 旧机电设备的分类(87)
第二节 旧机电设备的标识、型号、性能指标(89)
第三节 旧机电设备性能指标的检测(97)
第四节 检测旧机电设备的外观、使用情况及完整性(110)
第六章 旧艺术品检验鉴定(116)
第一节 概述(116)
第二节 旧艺术品鉴定方法(119)
第三节 鉴别旧艺术品是否属于国家限制流通的文物(128)
第七章 计算与定价(141)
第一节 旧货商品的价值与价格(141)
第二节 旧货估价和定价的基本方法(148)
第三节 市场行情与价格调整(159)
第八章 记录评估结果(165)
第一节 鉴定结果记录(165)
第二节 记录估价结果(171)
第三节 鉴定评估结果记录的管理(176)
……
序言 为推动鉴定估价师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开展,在鉴定估价师从业人员中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在完成《国家职业标准——鉴定估价师》(以下简称《标准》)制定工作的基础上,委托中国旧货业协会组织参加《标准》编写和审定的专家及其他有关专家,编写了《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鉴定估价师》(以下简称《教程》)。
《教程》紧贴《标准》,内容上,力求体现“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指导思想,突出职业培训特色;结构上,针对鉴定估价师职业活动的领域,按照模块化的方式,分级别进行编写。《教程》的基础知识部分内容涵盖《标准》的“基本要求”;技能部分的章对应于《标准》的“职业功能”,节对应于《标准》的“工作内容”,节中阐述的内容对应于《标准》的“技能要求”和“相关知识”。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山西财经大学、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鉴定估价员》适用于对鉴定估价员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是职业技能鉴定的推荐辅导用书。
由于时间仓促,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欢迎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文摘 插图:

①拜访。拜访前应相约在先,尤其是拜访社会名流、事务繁忙的人时更要提前相约。相约一般提前3天,采用行文、信函、电话的方式均可。避免在吃饭和休息的时间登门拜访。拜访时,应注意掌握时间,尽快说明来意。拜访任务完成时应起身告辞,如果备有礼物可在此时交给被拜访者。
②接待。接待是指个人或单位以主人的身份招待来客、来访者的一种社会交往方式。接待可分为家庭接待和公务接待两种。
在公务接待中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了解来访者的情况,即来客的对象、男女比例、职务级别、来访人数、接待规格、来访目的、来访日程、到达离开时间、乘何种交通工具等;第二,制订接待方案,包括出面接待的人员、活动、吃住、礼物、接送等安排;第三,注意做好接待工作。
3)交谈礼仪。交谈是社会交往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也是一门艺术。交谈可以体现人的礼仪修养,它不仅是语言的流露,也是礼节的显现。因此,与人交谈时态度要诚恳,神态要专注,语言要文明,说话要有分寸,要善于言辞,善于聆听,并及时表示感谢或歉意。
2.身份证识别基础知识
(1)我国实施居民身份证制度的法律依据
1985年以来,我国开始建立和实行居民身份证制度。我国的居民身份证制度是对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补充和完善。1985年9月,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并公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条例》,1986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由公安部公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条例实施细则》。由此,我国逐步建立了一整套居民身份证使用、管理制度。这一制度的实施,在证明公民身份,便利公民进行社会活动,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加强国家行政管理,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方面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使居民身份证制度进一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进步,2003年6月,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以下简称《居民身份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号公布,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