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 ·页码:330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7月 ·ISBN:7536696280/9787536696280 ·条形码:9787536696280 ·版本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大师谈美(全译彩图本) |
 |
|
 |
大师谈美(全译彩图本) |
 |

基本信息·出版社: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
·页码:330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7月
·ISBN:7536696280/9787536696280
·条形码:978753669628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读者对象:可供美学家阅读。
·图书品牌:重庆日日新
内容简介 《大师谈美》(全译彩图本)内容简介:《美育书简》是席勒关于美学的主要著作,他第一个将美(包括审美)与艺术的建构同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相联系起来的人,并为后世的人文主义美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树立了新的方向标。《没有地址的信》首先提出了“艺术起源于劳作”这一著名论点,没有人类的劳作,就谈不上艺术活动。
作者简介 席勒,德国十八世纪伟大的启蒙主义戏剧家、诗人、美学家。他是历史上第一个将美、审美与艺术的建构同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相联系起来的人。本书的著名论点是:审美自由是一切政治自由的基础。作者由此设计出一个虚幻的、但可以自由进入的美学世界的人文主义美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树立了新的坐标。
编辑推荐 《大师谈美》(全译彩图本)作者向我们证明了:艺术作品——这一民族精神的本性反映,并非是人的本性(亦即一定的民族性格)直接的在向我们展示,而是通过"这样一种艺术",向我们展示出了它的历史和当时具备的诸多社会条件;阐明了"人是先有功利的思想并以此思想观点来观察事物,从而产生了艺术;只是到了后来,人们才从单纯的审美观点来看待这一系列的思想、事物和艺术"。
目录 席勒传略 美育书简
第一封信 对美的感受和追求是人类最基本的嗜好
第二封信 审美应当行走在自由的政治制度之前
第三封信 在刚性的政治制度下进行审美的自我培育
第四封信 在各种"力"的权衡中人有审美的绝对自由
第五封信 审美意识在人生中的作用
第六封信 理性的明确和感性的鲜活应当相得益彰
第七封信 审美的自我培育是为了恢复天性的完整
第八封信 理性的法则需由勇敢的意志和鲜活的感觉来实现
第九封信 国家的一切改革都需从人的高尚化出发
第十封信 人的审美培育是在超越现实上实现的
第十一封信 人格的分离是现代文明的必然
第十二封信 被时间限制了人的天禀通过感性冲动会被唤醒
第十三封信 感受性得到越多培育人就越是聪敏
第十四封信 人性追求的无限是怡乐的冲动
第十五封信 具有鲜活的形象以及对它们的一切感悟和欣赏就是审美
第十六封信 美的冲动是在理性冲动和感性冲动中力图保持平衡
第十七封信 人的天性是既紧张又松懈而美则是介于两者之间
第十八封信 美学的全部精髓在于对立和整合的不断循环
第十九封信 人的认识的彼岸和意志的彼岸就是审美的自由
第二十封信 审美状态是一种既实在又主动的可规定性状态
第二十一封信 审美心境的营造来源于天性的自由
第二十二封信 审美的最高境界是心绪的自由和舒心的爽快
第二十三封信 美的法则使人在一切外在生活中保持内心生活的笃定
第二十四封信 审美使人既保持尊严又享受幸福
第二十五封信 世界作为一个对象存在就是因为人类有审美的心绪
第二十六封信 审美的心境来自于自然但却营造着自由
第二十七封信 审美可以解决看似永恒的对立并建立起自己的王国
附录 论崇高一种振奋性的美
《美育书简》评论
普列汉诺夫传略 没有地址的信
第一封信 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第二封信 原始民族的艺术
第三封信 原始民族的艺术(续)
第四封信 艺术类型的起源和发展
附录1 《论艺术》的补充篇
附录2 《论艺术》的准备工作(札记)
……
文摘 命运待人是公正的吗?“快跑的未必能赢;力战的未必得胜;智慧的未必得粮食”,明哲的未必得资财……“。如《传道书》中所言。命运的轮盘把许多人抛在了不占时运的一边,他们在苦难中经受煎熬,为贫困或疾病所缠绕。随波逐流者,抱怨终生;抗争者,则逆流而上,无怨无悔。曾经有这么一个人,命运多蹇、贫病交加,却才华横溢,为了自由,为了真善美,用他所有的生命激情,与命运抗争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