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生活 > 旅游 >

旅游规划原理(附光盘)

2010-04-16 
基本信息·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页码:371 页 ·出版日期:2005年12月 ·ISBN:7040178028 ·条形码:978704017802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旅游规划原理(附光盘) 去商家看看
旅游规划原理(附光盘) 去商家看看

 旅游规划原理(附光盘)


基本信息·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页码:371 页
·出版日期:2005年12月
·ISBN:7040178028
·条形码:978704017802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附带品描述:附VCD光盘1张

内容简介 《旅游规划原理》是高等学校旅游专业教材。《旅游规划原理》吸收当今旅游规划的新理论和新方法,系统阐述了旅游规划的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以及不同类型旅游地旅游规划的具体内容,并探讨国外旅游规划中高度重视而国内旅游规划中尚重视不够的规划实施与管理问题。《旅游规划原理》在内容上力求体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重点反映旅游规划基本原理与方法的共性和不同层次旅游规划一般范式的个性,在全面阐述传统理论的同时增添了新的理论;在编写体例上采取“旅游规划理论+旅游规划方法”的基本模式;同时融合了丰富的实际案例,突出教材可操作性及应用性。
《旅游规划原理》适合大专院校旅游、地理和规划等专业的学生及研究生参考使用,对有关科研工作者及旅游决策、规划、管理人员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编辑推荐 《旅游规划原理》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之一。
目录
第1章 绪论
第1节旅游规划的产生与发展
第2节旅游规划的概念与对象
第3节旅游规划的目标与任务
第4节旅游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系

第2章 旅游规划的层次和类型
第1节国外旅游规划的层次和类型
第2节我国旅游规划的层次和类型
第3节旅游规划的基本层次

第3章 旅游规划的理论基础
第1节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2节旅游系统论
第3节旅游经济学理论
第4节旅游社会学与文化人类学理论
第5节旅游生态学理论
第6节旅游心理学和行为学理论
第7节区域经济学理论
第8节旅游相关政策

第4章 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
第1节旅游规划内容的组成
第2节旅游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第3节旅游规划的编制程序
第4节旅游规划的编制结构

第5章 区域旅游规划
第1节区域旅游规划的概念及流程
第2节区域旅游规划调查
第3节区域旅游发展潜力评估
第4节区域旅游宅问布局
第5节区域旅游线路组织

第6章 旅游目的地规划
第1节旅游目的地规划慨述
第2节旅游目的地规划的流程及模型
第3节旅游目的地的地方性
第4节旅游目的地旅游用地和功能分区
第5节旅游目的地旅游环境容量
第6节社区参与与居民利益调控

第7章 景点旅游规划
第1节景点旅游规划概述
第2节景点旅游规划的设计标准和开发流程
第3节景点旅游规划的设计实例

第8章 旅游规划的实施与管理
第1节旅游规划的实施过程
第2节旅游规划的管理模式
第3节旅游规划的影响评估
第4节旅游规划的调控机制
第5节公众参与导入机制

附录
附录一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附录二旅游规划通则
附录三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
……
序言 旅游规划(Tourism Planning)源于旅游发展实践。世界大众旅游兴起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与此相适应,西方一些国家相继出现具有现代意义的旅游规划。与此同时,一些重要的国际性旅游会议呼吁重视旅游规划。随着世界旅游的发展,有学者认为国际上旅游规划经历了初始阶段、过渡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后,正处于深入发展阶段,旅游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日渐成熟,旅游规划的实践和理论成果不断出现,其中许多成果被介绍到国内,为国内旅游规划的实践工作和理论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同样国内的旅游规划与我国的大众旅游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国的大众旅游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发展于90年代。大众旅游的兴起和发展对旅游规划提出了要求,一批专业人员投身于旅游规划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不少专业人士开始进行旅游规划实践的总结和旅游规划理论的探索,发表了不少旅游规划研究成果,充实和丰富了旅游管理等专业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
20世纪80年代中期本人开始涉足旅游研究,在导师们的指导下,参加了一些旅游规划实践工作,随后也主持了一些旅游规划实践工作,在实践中对旅游规划编制有了一些思考。近年来,承担了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旅游规划课程的教学工作,有了一些教学体会,深感旅游规划课程在完善旅游管理专业高等教育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的重要性。于是萌发了编写《旅游规划原理》教材的想法。根据自己对旅游规划实践的思考和旅游规划课程的教学体会,拟定了《旅游规划原理》的编写指导思想,即《旅游规划原理》应体现前瞻性、系统性、指导性和创新性。
前瞻性:《旅游规划原理》应该结合中国旅游发展实际,吸收当今国际旅游规划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同时继承和发扬国内外旅游规划的传统内容和经典理论。在此基础上,对旅游区未来发展方向等进行分析,保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文摘 插图:


第4节 旅游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系
一、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关系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是通过研究该地区的战略目标、发展模式、主要比例关系、发展速度、发展水平、发展阶段及相关的各种关系,制定相关的方针、政策。它对各级各类规划具有指令性作用,同时也是制定各类规划的依据。
(一)联系
1.指导思想
旅游规划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其指导思想也必须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指导思想相一致,并且必须服务并服从于这一总的指导方针与指导思想。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只是规划的总纲,具有一般的指导意义,它不可能也不应当取代具体的旅游规划的指导思想。
2.总发展方向和目标
虽然两者在发展方向、目标上都有各自的要求和特色,但两者都是通过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相互协调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满足人们(包括后代人)对生活质量的需求,这个总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是共同的。
3.性质
首先,两者都具有战略性,其规划期限一般都在10年以上或更长,都是从长远着眼,具有超前性,注重对一些战略性、全局性的问题进行规划和部署。其次,两者都具有综合性,两者在制定规划方面都不是从某一部门、某一方面的局部利益出发,而是从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发展等方面全面综合地考虑,统筹规划。再次,旅游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子系统,又是中长期规划的基础性工作和重要的依据。
(二)区别
1.出发点和基础不同
旅游规划侧重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持能力研究,而中长期社会经济规划的基础更全面,除考虑资源外,还考虑影响社会经济的其他因素,更多地综合考虑人力、物力、财力等因素。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