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 ·页码:173 页 ·出版日期:2006年10月 ·ISBN:9787806599242 ·条形码:9787806599242 ·版本:第1版 ·装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
观音信仰民俗探源:本土观音民俗文化及其传承开发研究 |
 |
|
 |
观音信仰民俗探源:本土观音民俗文化及其传承开发研究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
·页码:173 页
·出版日期:2006年10月
·ISBN:9787806599242
·条形码:978780659924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观音信仰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华夏文明的深厚积淀。观音信仰能够在中国如此源远流长,如此根深蒂固,原因是十分复杂的。中印佛教关于观音信仰、观音身世的不同说法均有各自本土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印度佛教的观音说法是在印度古代文化氛围中诞生的,具有“西天神话”的印记,表现出虚拟人物形象,有着极强的宗教色彩和男尊女卑的思想。中国佛教的观音传说与中国传统认为女性善良可亲可近一致,与中国儒家的道德伦理思想一致,遂为中国民众接受。中国观音之所以能够成为民众虔诚信仰的“人格神”,成为中国民间信仰的“第一佛”,成为民间信仰的核心,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对观音慈悲善良精神的追求。
观音民俗文化现象展示和张扬的示外乎从一种精神文化中去追求和改善人们的道德心理和人格,追求营养社会的道德规范,追求实现人与自然、环境和社会和和谐统一。
作者简介 刘辉,男,遂宁市船山区人,1955年8月出生,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经济管理专业在职研究生毕业,系四川省民俗学会会员、理事。1972年11月至1977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235团卫生员;1977年5月至1981年10月,遂宁县联盟乡10村党支部书记、驻村干部;1981年11月至1984年10月,经全省统考录用为国家干部,任永兴区委干事、秘书;1984年9月至1986年7月,遂宁市委党校脱产读书(大学自修);1986年8月至1988年7月,遂宁市中区区委办公室党支部书记、区委秘书;1988年8月至1993年2月,遂宁市中区区委政研室副主任、区委办公室副主任,1993年3月至1995年12月,遂宁市中区政府党组成员、政府办公室主任;1996年1月至2000年4月,中共遂宁市委副秘书长;2000年5月至今,遂宁市档案局党组书记、局长。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先后在《市场经济研究》、《中国报道》、《丘陵经济》、《四川政报》、《四川改革》等全国及省市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其中《农业扩大再生产研究》、《农业投入研究》分别获区政府科研一等奖、市政府科研二等奖;《实践“三个代表”,加快经济发展》获遂宁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深化劳务开发》获省经济论文一等奖;《小康建设研究》被评为中国社科院优秀论文。
目录 序
导语
第一章 中国观音信仰源远流长遂宁观音民俗尤其独特
观音信仰的长期性
观音信仰的普遍性
观音信仰的独特性
观音信仰的广泛性
观音信仰的原创性
第二章 中印观音都是菩萨联系比较却有区别
一、中国观音同印度观音的佛教文化联系
相近相似的民间传说
相近相似的信仰崇拜
相近相似的佛义内容
相近相似的出身阶层
二、中国观音同印度观音的本土文化区别
民间传承的原型不同
社会崇拜的性别不同
菩萨的灵感影响不同
菩萨的佛像有所不同
第三章 传承民俗传统文化弘扬观音慈悲精神
一、坚持传承信仰民俗,服务构建和谐社会
二、坚持科学扬弃传承,弘扬观音慈悲精神
三、坚持科学保护利用,适应民俗信仰需求
第四章 营造信仰民俗优势创新观音庙会内容
一、营造观音信仰的历史优势,引导观音庙会向体验观音文化转化、
二、营造观音信仰的市场优势,引导观音庙会向文经旅游结合转化
三、营造观音信仰的灵感优势,引导观音庙会向学佛积德行善转化
第五章 开发观音文化资源服务社会和谐发展
一、开发观音文化资源,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需要
二、开发观音文化资源,是遂宁跨越发展的需要
三、开发观音文化资源,是建设文化名城的需要
第六章 铸造观音文化品牌具有可能性可行性
一、从开发文化资源角度看,铸造观音文化品牌具有历史必然性
二、从传承民俗文化角度看,铸造观音文化品牌具有社会必要性
三、从整合历史文化资源看,铸造观音文化品牌具有现实可能性
四、从凸显特色优势角度看,铸造观音文化品牌具有发展紧迫性
五、从强化区位优势角度看,铸造观音文化品牌具有客观必然性
第七章 培育观音文化产业开发建设要有突破
一、培育观音文化产业,解放思想观念要突破
二、培育观音文化产业,落实决策措施要突破
三、培育观音文化产业,整合文化资源要突破
四、培育观音文化产业,开发拓展资源要突破
五、培育观音文化产业,立体包装宣传要突破
六、培育观音文化产业,发展旅游产业要突破
第八章 围绕观音信仰民俗构造文化品牌亮点
尽快开放开发白雀寺,是夯实观音文化底蕴的必然要求
尽快开放开发白雀寺,是综合利用文化资源的迫切要求
尽快开放开发白雀寺,是营造观音故里亮点的客观要求
参考文献
后记
……
序言 观音信仰民俗是中国民间长期积淀的历史文化。川中遂宁的观音信仰源远流长,民间的观音信仰十分普遍。观音信仰不仅存在于广大民众的信念之中,而且存在于观音庙堂的朝拜之中,存在于观音道场的仪式之中,存在于千家万户的民俗形式之中。
遂宁观音信仰之所以成为世代传承的民众民俗文化,成为千年延续的民间风俗,根本原因是遂宁观音信仰具有十分深厚的群众基础,并且作为一种文化精神现象,从社会各方面显示了观音信仰的长期性、普遍性、广泛性、独特性和原创性。
观音信仰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华夏文明的深厚积淀。观音信仰能够在中国如此源远流长,如此根深蒂固,原因是十分复杂的。中印佛教关于观音信仰、观音身世的不同说法均有各自本土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印度佛教的观音说法是在印度古代文化氛围中诞生的,具有“西天神话”的印记,表现出虚拟人物形象,有着极强的宗教色彩和男尊女卑的思想。中国佛教的观音传说与中国传统认为女性善良可亲可近一致,与中国儒家的道德伦理思想一致,遂为中国民众接受。
文摘 插图:
后记 佛教文化博大精深,观音信仰源远流长。观音佛教文化对我来讲曾经是那样神秘而陌生。爬了二十几年“格子”,做了半辈子“文字游戏”,很少涉及佛学宗教之类文字,更不曾对其探讨研习。三年前,遂宁市河东新区管委会主任杜大海先生嘱托我“审阅”《西部的发现.中国观音的故乡在遂宁》的书稿,算是初次接触佛学读物。为此,临时阅览了一些佛学书刊,加上对郑祯诚先生《西部的发现》的阅读,这算是观音佛教文化的启蒙学习,也是对信仰民俗文化的初步了解。
中国观音(妙善观音)是我国家喻户晓世人皆知的菩萨。遂宁民间观音崇拜是千年延续亘古不变的民间信仰民俗,是遂宁最有本土特色最有广泛影响的民俗文化。遂宁的观音崇拜为什么能够成为地无分东西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幼的信仰民俗,遂宁的观音香会为什么能够千年传承至今还在一直延续,遂宁的观音道场为什么能得到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庶民百姓的普遍认可崇拜;观音佛教文化在科技日新月异、社会生产日益发达的情况下,为什么还有如此深远的影响和如此独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