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页码:338 页 ·出版日期:2004年09月 ·ISBN:7810666967 ·条形码:978781066696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
机械设计基础 |
 |
|
 |
机械设计基础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页码:338 页
·出版日期:2004年09月
·ISBN:7810666967
·条形码:978781066696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高等农林院校精品课程建设教材
内容简介 《机械设计基础》根据国家教育部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通过、并经教育部批准颁发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多学时)》(1995年修订版)编写而成。全书除绪论外,共分18章。第1章至第8章介绍常用机构及机器动力学的基本知识;第9章至第18章介绍通用机械零部件的类型、特点、工作原理、应用及设计计算方法等。
《机械设计基础》可作为高等农林院校近机械类和非机械类各专业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材,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编辑推荐 《机械设计基础》:高等农林院校精品课程建设教材
目录 0 绪论
0.1 概述
0.2 本课程的内容、性质和任务
0.3 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和一般过程
1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及速度分析
1.1 运动副及其分类
1.2 平面机构运动简图
1.3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
1.4 速度瞬心及机构速度分析
习题1
2 平面连杆机构
2.1 概述
2.2 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及其应用
2.3 铰链四杆机构中存在曲柄的条件
2.4 平面四杆机构的演化
2.5 平面四杆机构的几个基本特性
2.6 平面连杆机构的设计
习题2
3 凸轮机构
3.1 概述
3.2 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
3.3 图解法设计凸轮轮廓
3.4 解析法设计凸轮轮廓
3.5 凸轮机构基本参数的确定
习题3
4 齿轮机构
4.1 齿轮机构的特点、应用和分类
4.2 齿廓啮合基本定律
4.3 渐开线及渐开线齿廓
4.4 渐开线标准齿轮的尺寸计算
4.5 渐开线标准齿轮的啮合传动
4。6渐开线标准齿轮的齿厚和公法线
4.7 渐开线齿轮的切齿原理
4.8 渐开线齿廓的根切现象、最少齿数及变位齿轮
4.9 斜齿圆柱齿轮机构
4.10 直齿圆锥齿轮机构
习题4
5 轮系
5.1 轮系的分类
5.2 定轴轮系及其传动比
5.3 周转轮系及其传动比
5.4 混合轮系及其传动比
5.5 轮系的功用
5.6 几种常见的行星传动简介
习题5
6 间歇运动机构
6.1 棘轮机构
6.2 槽轮机构
6.3 不完全齿轮机构
6.4 凸轮间歇运动机构
习题6
7 机械速度波动的调节
7.1 机械速度波动调节的目的和方法
7.2 机械运转的平均角速度和不均匀系数
7.3 飞轮设计的近似方法
习题7
8 回转件的平衡
8.1 回转件平衡的目的
8.2 回转件的平衡计算
8.3 回转件的平衡试验
习题8
9 机械零件设计概论
9.1 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
9.2 机械零件的工作能力及工作能力准则
9.3 机械零件设计的一般步骤
9.4 机械零件的强度
9.5 机械零件的接触强度
9.6 摩擦、磨损与润滑
9.7 机械零件的常用材料及其选择
9.8 机械零件的工艺性及标准化
习题9
10 联接
10.1 螺纹的形成、主要参数及联接螺纹参数的选择
10.2 螺纹副的受力分析、效率和自锁
10.3 螺纹联接的基本类型和螺纹紧固件
10.4 螺纹联接的预紧和防松
10.5 螺栓组联接的结构设计和受力分析
10.6 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
10.7 螺栓的材料及许用应力
10.8 提高螺纹联接强度的措施
10.9 螺旋传动
10.10 键联接和花键联接
10.11 销联接
习题10
11 带传动与链传动
11.1 带传动的类型、特点及应用
11.2 带传动的工作情况分析
11.3 普通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
11.4 带传动的结构设计
11.5 同步带传动简介
11.6 链传动的特点和应用
11.7 链和链轮
11.8 链传动的运动分析和受力分析
11.9 链传动的主要参数及其选择
11.10 滚子链传动的设计计算
11.11 链传动的润滑与布置
习题11
12 齿轮传动
12.1 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和计算准则
12.2 齿轮材料及其热处理
12.3 齿轮传动的精度
12.4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及计算载荷
12.5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齿面接触强度计算
12.6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齿根弯曲强度计算
12.7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
12.8 直齿锥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
12.9 齿轮的构造
12.10 齿轮传动的润滑和效率
习题12
13 蜗杆传动
13.1 蜗杆传动的特点和类型
13.2 圆柱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和尺寸
13.3 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材料和结构
13.4 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和强度计算
13.5 蜗杆传动的效率、润滑和热平衡计算
习题13
14 轴
14.1 概述
14.2 轴的材料
14.3 轴的结构设计
14.4 轴的强度计算
14.5 轴的刚度计算
习题14
15 滑动轴承
15.1 概述
15.2 滑动轴承的结构型式
15.3 滑动轴承的失效形式、轴承材料和轴瓦结构
15.4 滑动轴承的润滑
15.5 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的设计计算
15.6 液体动压润滑向心滑动轴承
15.7 其他形式滑动轴承简介
习题15
16 滚动轴承
16.1 概述
16.2 滚动轴承的基本类型和选择
16.3 滚动轴承的代号
16.4 滚动轴承的选择计算
16.5 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
16.6 滚动轴承的润滑和密封
习题16
17 联轴器和离合器
17.1 联轴器、离合器的类型和应用
17.2 刚性联轴器
17.3 弹性联轴器
17.4 牙嵌式离合器
17.5 圆盘摩擦离合器
17.6 磁粉离合器
17.7 定向离合器
习题17
18 弹簧
18.1 概述
18.2 弹簧的制造、材料和许用应力
18.3 圆柱形压缩(拉伸)螺旋弹簧的结构和尺寸
18.4 圆柱形压缩(拉伸)螺旋弹簧的设计计算
18.5 其他弹簧简介
习题18
附录
参考文献
……
序言 本书根据国家教育部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通过、并经教育部批准颁发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多学时)》(1995年修订版)编写而成。本书主要用做高等农林院校近机械类和非机械类各专业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材,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以培养“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创造性专门人才为指导思想,充分考虑高等农林院校近机械类和非机械类各专业的特点,突出本门课程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满足教学基本要求为前提,精选编写内容,适当拓宽知识面,体现课程改革精神。
全书除绪论外,共分18章。第1章至第8章介绍常用机构及机器动力学的基本知识;第9章至第18章介绍通用机械零部件的类型、特点、工作原理、应用及设计计算方法等。
为方便教学,书中有些公式、图、表的表达方式经过了适当的归纳、简化和整理,并在有关章节中做了说明。实际设计时,均应以当时的现行标准、规范为依据。由于农林院校近机械类和非机械类各专业本课程的教学时数不尽相同,各校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对教材内容做适当取舍。书中小字号部分为论证和拓宽知识面内容,可酌情选用。
文摘 插图:

1.2平面机构运动简图
对现有机械进行分析或设计新机械,都需要绘出其机构运动简图。实际机构往往是由外形和结构都很复杂的构件组成的,但从运动的观点来看,各种机构都是由构件通过运动副的联接而构成的。构件的运动取决于运动副的类型和机构的运动尺寸(确定各运动副相对位置的尺寸),而与构件的外形、断面尺寸、组成构件的零件数目、固联方式及运动副的具体结构等无关。因此,为了便于研究机构的运动,可以撇开构件、运动副的外形和具体构造,按比例定出各运动副位置,用简单的线条和符号代表构件和运动副,来表示机构的组成和传动情况。这样绘制出的能够准确表达机构运动特性的简明图形就称为机构运动简图。机构运动简图是工程中用来表达机器运动的语言,是分析和设计机器运动的模型,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是机械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机构运动简图中运动副的代表符号、构件表示方法、常用机构运动简图符号见表1—1(摘自GB4460—84)。
有时,只是为了表明机构的运动状态或各构件的相互关系,也可以不按比例来绘制运动简图,通常把这样的简图称为机构示意图。
在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时,首先要把该机械的实际构造和运动传递情况搞清楚。为此,需首先找出机架、原动件,然后循着运动传递的路线依次找出各从动件,从而认清该机械是由多少个构件组成的。同样循着运动传递的路线依次观察相邻两构件之间的相对运动性质或观察运动副具体构造的几何特征,以确定各构件之间组成了何种类型的运动副。为了分析和画图方便,可在各构件上依次标上数字编号,而各运动副上则标上字母编号。这样,才能正确地绘出其机构运动简图。
为了将机构运动简图表示清楚,需恰当选择投影面。一般选择与机械中多数构件的运动平面相平行的面为投影面,必要时也可分别以机械的不同部分选择2个或2个以上的投影面,然后展开到同一平面上。对于难以表示清楚的部分,可另绘一局部简图。总之,以能简单清楚地把机械的结构及运动传递情况正确地表示出来为原则。
在选定投影面后,便可选择适当的比例尺,并以此定出各运动副之间的相对位置,然后用规定的符号画出各运动副,再将同一构件上的运动副用简单线条联接起来,表示该构件,或应用常用机构运动简图符号,将机构运动简图画出来。下面通过具体例子来说明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