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步世界大战中的欧洲
基本信息·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 ·页码:309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5月 ·ISBN:7216042336 ·条形码:978721604233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独步世界大战中的欧洲 |
 |
|
 |
独步世界大战中的欧洲 |
 |

基本信息·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
·页码:309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5月
·ISBN:7216042336
·条形码:978721604233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Pages Per Sheet
内容简介 作为中国唯一经历欧战全过程的作家和记者,萧乾亲历了挺进莱茵河、诺曼底登陆、波茨坦公告会议、纽伦堡战犯审判、联合国成立大会等历史时刻,并留下了几十万字的报告文学。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独步世界大战中的欧洲》,既收录了萧乾当年所写的战地报道,又有他在新时期所写的回忆文章,全景展示了一个中国作家和记者对欧战的所观、所感和所思。
本书收录了萧乾先生的30多篇欧战战地通讯和报道,这些中国现代新闻史和文学史上的佳作名篇,至今读来脍炙人口,发人深省。
作者简介 萧乾(1910—1999年)著名作家、翻译家和记者,原中央文史馆馆长。于30年代步人文坛,与沈从文被归类为“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在1939年至1946年赴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讲师,并兼任《大公报》驻英记者,时值二战,他以战地记者驰骋欧洲战场,亲历了:挺进莱茵河、诺曼底登陆、波茨坦公约会议、纽伦堡战犯审判、联合国成立大会等传奇般的历史时刻,是中国唯一经历欧战全过程并写下了几十万字纪实文学的作家和记者。萧乾一生著作甚丰,青年时代以撰写欧战名篇名重一时,晚年则因与夫人文洁若合作翻译现代派巨著《尤利西斯》,举世瞩目。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篱下集》、《栗子》,特写集《人生采访》,长篇小说《梦之谷》,回忆录《未带地图的旅人》。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曾是欧洲战场上唯一的中国记者,他以战地记者驰骋欧洲战场,亲历了:挺进莱茵河、诺曼底登陆、波茨坦公约会议、纽伦堡战犯审判、联合国成立大会等传奇般的历史时刻。他是中国唯一经历欧战全过程并写下了几十万字纪实文学的作者和记者。《独步世界大战中的欧洲》一个中国记者在二战中的足迹,一个中国记者对二战的观感。
目录 序 /1
1 一个中国记者在二次欧战中的足迹 /1
2 一个中国记者对一次欧战的观感 /11
3 《慕尼黑协定》——二战的前奏 /21
4 力挽狂澜的丘吉尔 /23
5 顶天立地戴高乐 /29
……
文摘 书摘
一九三九年八月,正当日军入侵湘北,深圳失守,花县告急之际,在欧洲,希特勒这个恶魔鲸吞了捷克之后,又扑向波兰。间歇了二十五年之后,二次欧战已处于一触即发之势。看来又一场大规模流血已是无可避免的了。这时,许多旅客挤在九龙法国邮船公司门前要求退票,我却买到一张经马赛一巴黎去伦敦的通票。上船之后才发现偌大一条豪华邮轮,头等舱空空荡荡,三等舱也只有我们几个东方人:除我之外还有些新加坡和印度的旅客。唯一高鼻梁蓝眼珠的原来是个上海白俄舞女的私生子。他听说法国在召募雇佣军,想投奔去混个国籍。
果然,开船第二天,就从播音器里听到英法相继对纳粹德国宣战的消息。于是,船上马上宣布晚间甲板上连烟也不许点,每天早晨都得做邮轮万一遭敌鱼雷击中时逃难的演习。马赛、巴黎,到处灯火都在管制,整个西欧是一片漆黑。
英国这个岛国要靠船队穿过□字鱼雷阵来供养它的居民,此时移民局奉令拒收非英籍旅客登岸是可以理解的。怎奈我持有伦敦大学东方学院的聘书,又有香港《大公报》特派员的记者证。官员不甘心地在我的护照上批了“准许停留两个月”,而我这一“留”却住了整整七年。
坐在开往伦敦的火车车厢里,摸着黑同邻座的女乘客攀谈起来。原来是嫁给英国人的一个希腊妇女,她这是刚从娘家归来。她一再问我:这仗得打到哪年啊?我告诉她我刚从中国来,我家里已经打了两年仗。如今仍在激战着。侵略者要奴役,我们不让,所以就只好打。
三九年冬天我经历的真是一场‘‘莫名其妙的战争”。除了灯火管制和食物配给使人意识到是在战时之外,整个西欧没一点点硝烟味儿。圣诞节我从剑桥去伦敦观光,街上一片漆黑,游艺厅内可还是载歌载舞。
四O年一开春,掌握着主动权的纳粹精锐部队就开始了他们蓄谋已久的闪电战,不多日就横扫半壁欧洲。五月下旬,盟军丢盔弃甲,狼狈撤到敦刻尔克海岸。浩浩荡荡的英法联军竞打得剩不到四十万人。直到六月上旬才陆续乘二百四十三艘大小船只逃回英伦三岛。我当时所在的剑桥正好临近东海岸。一天大早,市中心广场和人行道上净是满身污泥的败兵残将。我跟剑桥市民一道,也提了热水瓶前往慰问,一边往他们举着的缸子里倒水,一边向勇士们表示敬意。
伦敦大学是为了逃避战祸才疏散到剑桥的。可不料就在伦敦大轰炸的一个月前,大学当局竞决定迁回京城了。这么一来,那场号称‘不列颠之战”的大轰炸我也赶上了。那确实是二战的一大关键。正如后来在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