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可能的世界:地理学思想史(第4版)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页码:750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4月 ·ISBN:7208078130 ·条形码:978720807813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
所有可能的世界:地理学思想史(第4版) |
 |
|
 |
所有可能的世界:地理学思想史(第4版)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页码:750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4月
·ISBN:7208078130
·条形码:978720807813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世纪前沿
·外文书名:All Possible World:A History of Geographical Ideas
内容简介 《所有可能的世界:地理学思想史(第4版)》内容简介:这是一本地理学史和地理思想史的经典著作。作者提供了古代、中世纪以及现代西方主要国家与地区的地理观念的演变史,并且介绍了它们的地理学与地理学者的概况,有助于读者对世界范围的地理学研究和实践的跨文化理解。
作者简介 杰弗里·马丁(Martin.G.J.),美国南康涅狄格州立大学地理学教授,美国著名地理学家。著有《地理学的本质》(The Nature of Geography,1989)等著作。
编辑推荐 《所有可能的世界:地理学思想史(第4版)》:世纪前沿
目录 前言/1
致谢/1
第一章 一门被称为地理的学科/1
第一部分 古典时期/15
第二章 古典地理学的萌芽/17
第三章 中世纪的地理学/51
第四章 地理大发现时代/79
第五章 地理大发现的影响/110
第六章 继往开来:亚历山大·冯·洪堡和卡尔·李特尔/139
第二部分 近现代时期/167
第七章 哪些是新的/169
第八章 德国的新地理学/207
第九章 法国的新地理学/245
第十章 英国的新地理学/265
第十一章 俄罗斯.苏联和独联体的新地理学/305
第十二章 加拿大的新地理学/341
第十三章 瑞典的新地理学/368
第十四章 日本的新地理学/397
第十五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美国的新地理学/414
第十六章 美国的新地理学——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20世纪中叶/464
第十七章 美国的新地理学——20世纪中期至今/500
第十八章 应用地理学/545
第十九章 观察和分析的新方法/579
第二十章 创新与传统/607
人名对照表/658
……
序言 地理学史是由过去时间里发现、认识、思考和评价地理事物的方法所构成的。其中包含的思想,有些是正确的,有些是错误的,但它们都是帮助人类认识周围环境的地理思想发展长河中的一部分。此外,其中还涉及学科和专业。这种模式在很多国家出现,但是在近代之前,不同国家的模式相互独立。这种相互独立的情况直到文字和语言交流加强,思想交流变得更加便利之后才开始消失。
每个国家的地理学都有其存在的必然性,每个国家都有着自己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这些人物拥有独特的观点,并进而影响他们的学生。然而,大约19世纪中叶开始,随着思想交流不断加强,使得从世界视角认识地理学思想成为可能。早期学者建立的关于地球表面组成和排列模式的认识,提供了大量连续的片段,从而构成了这种从全球视角认识的地理学思想史。早在有文字记载之前,人们即使只是离开居住地较短的距离,也会发现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这就产生了地区差异的概念。其中一些人试图将当时人们认知以外地区的景象抽象成意像(mentalimages),并告诉其他人。这种地球表面的差异就是约翰·赖特(John K.wright)所说的“地理多样性”(geodiVersity)。这是地理学的关键。
文摘 插图:

很多早期学者对世界边缘被海洋所包围这一观点提出了疑义,希罗多德并不赞同这些疑义。有些人报道说,利比亚以南并没有被海洋所包围。但是希罗多德在与埃及祭司交谈之后得知,腓尼基人曾按照国王奈舒(KingNecho,公元前610年至594年在位)的命令,航行并绕过了利比亚的南端。据报告,这支腓尼基船队从红海开始沿着大陆的东岸向南航行。为了补充给养,他们不得不停下来种植谷物,直到粮食充足后才继续航行。他们花了三年的时间才绕过利比亚南端;然后沿着大陆的西海岸北行;最后经过大力神石柱(直布罗陀海峡)返回到地中海。这次冒险证明整个大陆都是被海水所环绕的。然后,他提到这样一种情况,不过这种情况他认为“不可信,但是其他人可能会相信”,即当船队在利比亚最南端向西航行的时候,太阳在他们的右侧。这一情况,使得希罗多德以后的一些学者认为环绕利比亚的航行并不可信。腓尼基人的航行现在一般都是被接受的,希腊学者对这个故事的怀疑促使现代的学者去寻找可能的解释。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一些腓尼基船只被近赤道的西风吹到了大西洋赤道以南,通过较窄的海峡到达了巴西的东北部。
解释这些古代作品比较困难的原因之一就是有些东西被省略了。考虑到希罗多德对于某些事件或者某些地点提供了详尽的资料,因此他没有提到另一次腓尼基航行就显得十分引人注目。这次航行发生于公元前470年左右,由汉诺(Hanno)领导。迦太基进行这次航行的目的是为了在大力神石柱以南大西洋一侧的利比亚海岸建立贸易港口和殖民地。汉诺对他所看到的事情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甚至可以把他的航行路线绘制出来。通过海峡之后,他向南航行(图4)。在今天摩洛哥的萨菲港附近,他通过了一个饲养着大象的漏湖。接着他在今天锡兹·内罗附近里奥德奥罗湾的一个岛屿上,建立了一个名为泽尔纳(Cerne)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