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页码:290 页 ·出版日期:2010年01月 ·ISBN:9787301163887 ·条形码:978730116388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理解杜威:自然与协作的智慧 |
 |
|
 |
理解杜威:自然与协作的智慧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页码:290 页
·出版日期:2010年01月
·ISBN:9787301163887
·条形码:978730116388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实用主义研究丛书
·外文书名:Understanding John Dewey:Nature and Cooperative Intelligence
内容简介 《理解杜威:自然与协作的智慧》以一种全面观照杜威哲学视野的方式来展示他的思想主题。在杜威看来,人类既是自然的生物,又是社会的生物;我们的生命源出于自然和社会的环境,而我们的生活又时刻与这些环境发生着相互作用。这个世界既是我们的过去,又是我们的未来;是我们所面临的挑战,也是我们所运用的手段。杜威强调,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与环境进行交流,这种交流植根于我们意识不到的渴望和不容置疑的信仰。
同时,我们人类具有探索与评价的能力:我们能透过眼前的利益直指持久的价值,直达那些关乎人类的繁荣与福祉的行动、信仰和目标。这是杜威的核心观念,即对人类的这种价值洞察力的信仰,他称之为智慧。但智慧不是一种个人的禀赋,而是一种群体的禀赋。相互配合的探索者们组成活跃的共同体,正是这种共同体的协同努力能够为我们面临的集体性问题提供最好的解决办法。
作者简介 詹姆斯·坎贝尔,先后就读于天普大学(Temple University)和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现为托雷多大学(University of Toledo)哲学系杰出教授,曾经是因斯布鲁克大学和慕尼黑大学的富布赖特学者,主要著作有:Selected Writings of James Hayden Tufts(ed.1992,Southern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The Community Reconstructs:The Meaning of Pragmatic Social Thought(1992,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Recovering Benjamin Franklin:An Exploration of a Life of Science and Service(1999,Open Court)。
杨柳新,北京大学德育研究所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道德与公民教育、中国传统道德哲学、比较价值观教育。
媒体推荐 该书是最好的杜威哲学的导论,通过历史情境,坎贝尔高度凸现了杜威的目标和探寻。
——詹姆斯·古因洛克(James Gouinlock,Emory University)
该书对于初次接触杜威的读者很有帮助,罕有哪个学者能比坎贝尔更能深入掌握美国精神历史的知识以及哲学分析的技巧。
——彼得·黑尔(Peter H.Hare,布法罗大学杰出教授)
这是一本深入浅出的著作,文风优雅明晰,堪称学术典范,坎贝尔巧妙的阐释使读者获得了在杜威的原著中很难得到的流畅和清晰。同时作者还在脚注中引用了杜威同时代学者的注释,同正文形成了一种复调。
——《国际哲学研究》(International Studies in Philosophy)
编辑推荐 《理解杜威:自然与协作的智慧》:实用主义研究丛书。
目录 杜威归来(丛书总序)/l
前言/1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美国经验/2
第二节 杜威的生平与思想历程/7
第三节 实用主义/13
第一部分 杜威的基本哲学观
第二章 人性/27
第一节 达尔文学说的根源/28
第二节 活的有机体/33
第三节 社会性的个体/39
第四节 探究的模式/46
第五节 杜威人性观透视/53
第三章 经验、自然与哲学的作用/66
第一节 经验的形而上学/67
第二节 经验与自然/74
第三节 心理上的安稳与物质性的安全/80
第四节 哲学的作用/84
第二部分 杜威的社会视野
第四章 善的界定/95
第一节 科学精神/95
第二节 作为道德科学的伦理学/105
第三节 利益与价值/118
第四节 人的需要与道德成长/127
第五章 建立一个更好的社会/136
第一节 政治危机/137
第二节 概念上的重构/143
第三节 新旧“个人主义”/149
第四节 重新思考“自由”和“社会”/157
第五节 “民主”意识的提升/167
第六节 制度重构/173
第七节 社会探究/181
第八节 作为一种合作实验的民主/188
第九节 教育与民主/200
第六章 批评与回应/209
第一节 我们能满足民主的要求吗?/210
第二节 协作性的探究靠得住吗?/219
第三节 杜威式的回应/232
第四节 社会向善论与责任/240
第七章 作为一种宗教目标的人类共同体/248
第一节 杜威与宗教生活/249
附录/264
参考书目/265
索引/281
……
序言 一个多世纪以来,在美国的精神生活中,杜威的思想一直是一种时隐时现的重要因素。如今,杜威的影响又一次日趋显著。重新关注杜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值得一提的一个事件,是最近南伊利诺伊大学卡本代尔分校杜威研究中心在乔·安·博伊斯顿主持下出版了杜威作品的全集鉴定本。杜威全集的出版使人们得以回顾并一览杜威哲学的全貌。对杜威的重新关注也应归功于下列这些学者对杜威的生活与著作卓有成效和富于启发的多方面的研究:托马斯·亚历山大、雷蒙德·博伊斯沃特、拉里·希克曼、斯蒂文·洛克菲勒、拉尔夫·斯利珀、詹姆斯·泰勒和罗伯特·威斯布鲁克。当前人们重新关注杜威的第三个、也许是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人们对于现今的哲学化话语的不满日趋强烈,它的思考既非源出于广泛的社会问题与论争,又不能对解决社会所迫切关心的难题有任何助益。而杜威着重关注的正是创造一种在上述这两个方面都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哲学。
我试图以一种便于全面观照杜威哲学视野的方式来展示他的思想的主题。在杜威看来,我们人类既是自然的生物,又是社会的生物;我们的生命源出于自然和社会的环境,而我们的生活又时刻与这些环境发生着相互作用。这个世界既是我们的过去,又是我们的未来;是我们所面临的挑战,也是我们所运用的手段。杜威强调,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与环境进行交流,这种交流植根于我们意识不到的渴望和不容置疑的信仰。而且,我们人类具有探索与评价的能力:我们能透过眼前的利益直指持久的价值,直达那些关乎人类的繁荣与福祉的行动、信仰和目标。杜威的核心观念即是对人类所具有的这种价值洞察力的信仰。
文摘 詹姆斯关于自然和实用主义的可能性的观点也有值得商榷的方面,尤其是有关真理的部分。在讨论我认定的中心问题之前,有几个外围的问题——也是一些经常被视为比较麻烦的细节——需要略加阐述。第一点是詹姆斯断言,很多人却没有他这么肯定,真理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是以“一种信用体系”为基础的。事实上,我们生活的大部分就是与诸如地点和事件的真实性这类我们从来不能彻底证实的真理问题打交道。詹姆斯写道,“我们彼此作真理的交易”。虽然詹姆斯运用“真理”这一术语的方式比较奇特,但他的观点与皮尔士如出一辙;皮尔士说过,“我们的知识从来不是绝对的,事实上,总是游弋于不确定与模糊之流”。第二点是詹姆斯关于真理的信念,他相信真理“在观念上发生(happens)”,我个人倒不认为这一点有什么毛病。他没有纠缠于抽象的属性或确定不移的静态的关系,而是关注特定的信念或“变成(becomes)真实,事件造成的(made)真实”的观念。第三点,詹姆斯并不是相信任何错觉都可能是真实的。他写道,“‘现实’一般来说是不得不考虑其具有真理性的事物”。“有些人饱受散乱不定的信念之苦,他们与真实相联系的经验秩序被扰乱了,这些杂乱的信念使这些人形成错误的心理情意结。”在我看来詹姆斯关于真理的观点的主要难点在于,他虽然用的是皮尔士的术语,却容许人们根据有限的证据或仅仅根据个人的确信过早地“固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