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哲学 >

论语中的处世智慧

2010-04-16 
基本信息·出版社:海潮出版社 ·页码:257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7月 ·ISBN:7802135230/9787802135239 ·条形码:9787802135239 ·版本:第1版 ·装帧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论语中的处世智慧 去商家看看
论语中的处世智慧 去商家看看

 论语中的处世智慧


基本信息·出版社:海潮出版社
·页码:257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7月
·ISBN:7802135230/9787802135239
·条形码:978780213523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论语》这部儒家经典、中国人的处世圣经,历来被读书人视为必读的经典书籍,人们越来越多地发现了其中所蕴藏的处世智慧《论语》的魅力在哪里?孔子的魅力在哪里?《论语》中又蕴藏了我们今天需要的哪些道理?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需要穿越千年的时光,回到孔子生活的时代,从中寻找答案。
《论语中的处世智慧》主要从如何快乐生活、如何成功管理、如何成功经商、职场中如何谋求发展、治学中的成功经验、交友时好友和损友的区分、如何成功说话、日常生活中如何与人成功交往、如何建立和谐家庭关系、如何正确对待逆境等十个方面谈其中的处世智慧。《论语中的处世智慧》多用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来对这些道理进行解读,目的在于拉近孔子与我们的距离,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孔子的思想。《论语中的处世智慧》同时结合现实列举了大量古今中外的案例,旨在使我们活学活用,达到一点就通,更好地参悟《论语》中的处世智慧的目的。每一句语录后面,均用点睛之笔,揭示其中所蕴含的智慧及人生启迪。
编辑推荐 中国人最圆润的共赢力,处理人事关系的制胜艺术。
《论语中的处世智慧》从《论语》中挑选出一些经典语录,针对现实生活中人们存在的一些心灵上的困惑,以及在成长发展过程中需要面对的一些具体问题,通过对这些困惑和存在的具体问题的分析,从中找到答案,用以指导我们今天的工作和生活。
宋代宰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以极其精辟的语言,总结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为人处世的宝贵经验,给人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目录
第一章 以豁达心态面对人生
乐以忘忧,舒心自在
莫让人生虚度过
放得下才担得起
学会运用自己的长处
做人要有一颗宽容心
看淡荣辱得失
人生苦短当珍重
快乐人生,和谐相伴

第二章 以德服人,以礼待人
以身作则,树立威信
以诚为本,取信下属
严于律己,方可服众
勤政爱民,上下一心
善于忍耐,成就事业
招贤纳才,知人善用

第三章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失败
天道酬勤,勤能补拙
不过不及,挑战困境
掌握信息,成就未来
居安思危,蓄势待发
把握机会,该出手时就出手

第四章 中庸之道,过犹不及
大智若愚,能而不露
抓住机遇,表现自己
广听良言与人合作
做事不要急功近利
成功在于自己的坚持
不要患得患失

第五章 成大事有捷径
勤奋刻苦,持之以恒
忍受寂寞,知耻后勇
贵于实践,学以致用
学无止境,艺多不压身
天生我才必有用
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

第六章 以“和”为贵
尊敬长辈,以孝为先
远亲不如近邻
言传身教,培养子女
把握角色意识,做好角色定位
尊敬父母,处理好家庭关系
孝悌是仁的根本
宽容是调剂夫妻关系的润滑剂

第七章 练就火眼金睛
君子重义,小人重利
要和小人保持距离
真金要靠火来炼
识别益友和损友
知己知彼,择善而从
有比较才有鉴别

第八章 对人不可全抛心
谨慎做人,保全自身
成人之美,广结人缘
不要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
保持得体的仪态举止
高调做事,低调做人
不要时时争强好胜

第九章 口才决定成败
掌握分寸,恰到火候
话留七分,只说三分
分清场合,恰当说话
说话要“有的放失”
好口才能避祸
沉默是金,言多必失
言之有据,以理为先

第十章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坦然面对不如意的事
坚持自己的信仰
不要被暂时的失利击垮
看准了的事情就去做
摆脱受人排挤的被动局面
在任何情况下都需要“固守”
顺应变革,坚持操守
……
序言 相传宋朝第一文臣赵普,在帮助赵匡胤马背上夺得天下之后,每日下朝回家,便把自己关在房间,一声不吭地研读《论语》。他不但上朝理政,每事必决于《论语》,而且把自己玩弄权术,帮太祖如何算计前朝君主成功夺得天下,以及如何迫使本朝功臣功成身退的业绩都归结于孔夫子的教诲,因此后世便有“半部论语定天下,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
《论语》这部儒家经典、中国人的处世圣经,历来被读书人视为必读的经典书籍,人们越来越多地发现了其中所蕴藏的处世智慧。《论语》的魅力在哪里?孔子的魅力在哪里?《论语》中又蕴藏了我们今天需要的哪些道理?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需要穿越千年的时光,回到孔子生活的时代,从中寻找答案。
本书从《论语》中挑选出一些经典语录,针对现实生活中人们存在的一些心灵上的困惑,以及在成长发展过程中需要面对的一些具体问题,通过对这些困惑和存在的具体问题的分析,从中找到答案,用以指导我们今天的工作和生活。本书的写作旨在启迪心智,使人获得人生经验、处世智慧和谋略。本书主要从如何快乐生活、如何成功管理、如何成功经商、职场中如何谋求发展、治学中的成功经验、交友时好友和损友的区分、如何成功说话、日常生活中如何与人成功交往、如何建立和谐家庭关系、如何正确对待逆境等十个方面谈其中的处世智慧。
本书多用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来对这些道理进行解读,目的在于拉近孔子与我们的距离,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孔子的思想。本书同时结合现实列举了大量古今中外的案例,旨在使我们活学活用,达到一点就通,更好地参悟《论语》中的处世智慧的目的。每一句语录后面,均用点睛之笔,揭示其中所蕴含的智慧及人生启迪。
在今天这个快节奏发展的社会,我们有必要坐下来,在圣人的大智慧中陶冶自己的身心,从孔子的思想中吸取人生智慧,祛除思想中的浮躁,不断提高思想品味和生活品质,学会成功做人和做事,使自己拥有一个快乐的人生、富足的人生、充实的人生和成功的人生。
文摘 第一章 以豁达心态面对人生
乐以忘忧,舒心自在
〔经典语录〕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天天如也。
【经典释疑】
①燕居:闲居,古代士大夫退朝而居叫燕居。
②申申如也:仪态舒展的样子。如,形容词词尾,义同“然”。
③夭夭如也:和乐喜悦的样子。
【阐微】
孔子说:“在家闲居的时候,仪态要舒展自如,神色要和乐喜悦。”
活学活用
一肩挑尽古今愁,忧国忧民忧天下的孔子在家闲居时却仪态舒展自如,神色和乐喜悦,过着无忧无虑的个人生活,完全不是我们所想像的那样一副愁眉苦脸,严肃庄重的样子。这是因为他虽然忧国忧民忧天下,但却在个人生活上抱着以平淡为乐的旷达态度,所以始终能保持爽朗的胸襟,舒展自如的心情。
孔子是一个十分勤奋而机敏的人,他反对“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认为一个人总要有所作为。孔子的心态,用他的话来说,叫“君子坦荡荡”,他不忧不惧,因为他没有做亏心事。他感到人生是勤奋而快乐的,是乐以忘忧的。孔子生活在春秋末年这样一个动荡的年代,应该说是复杂的社会环境,但他处处谦虚、恭敬、诚实、礼让,“内省不疚”,“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我们今天常常有人发出这样的感叹:生活太累!快乐离我们太远!
其实,不是快乐离我们太远,而是我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和快乐之间的距离;不是寻找快乐太难,而是我们活得不够简单。
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富翁,背着许多金银珠宝到远方去寻找快乐,可是走遍了千山万水也没有找到。
一天,一位衣衫褴褛的农夫唱着山歌走过来。富人见农夫这么快乐,便向他讨教快乐的秘诀。农夫笑着说:“哪里有什么秘诀,只要你把背负的东西放下就可以了。”
富翁恍然大悟,原来自己背着这么沉重的金银珠宝,腰都快被压弯了,而且一路上还提心吊胆,生怕被土匪抢劫,整天惊魂不定,忧心忡忡,哪里还快乐得起来呢?
如果富人放下行囊,把金银珠宝分发给过路的穷人,不仅肩上的负担没有了,还能够看到一张张感恩的笑脸,这不是他想要寻找的快乐吗?为什么要整天背负着沉重的负担而让自己不快乐?
其实,快乐的种子埋藏在我们心中。当我们能够真诚地热爱生活和热爱他人时,我们的内心就能够感到逍遥自在,从而快乐起来。
在物质世界里,我们仍然拥有精神世界。如果我们想要完整地表达精神世界的好品质,就必须先领会以下要点:第一,我们必须接受自己拥有精神世界的事实;第二,思想的延伸和发展,将会成为我们的人生态度;第三,这些想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