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页码:28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 ·ISBN:701007982X/9787010079820 ·条形码:9787010079820 ·版本:第1版 ·装帧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中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通论 |
 |
|
 |
中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通论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页码:28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
·ISBN:701007982X/9787010079820
·条形码:978701007982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中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通论》是作者二十年来对中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现象进行理论与实际系统研究的汇集与提升。作者以田野考察,实地调研与历史资料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从文化学、民族学、体育学等学科的综合视角探索中国少数民旅体育形成的文化源流,文化特征。全书力图通过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形成,演变的规律与表现形式的探讨,展示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产生,发展及人类思维演进与文化创造中的辉煌成果;研究少数民族体育的文化功能和经济发展前景,预测中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未来的发展趋势,就民族体育文化如何成为边疆民族地区新的经澜增长点提出建设性对策。
作者简介 饶远,1957年10月出生,1982年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体育系,1988年广州体育学院研究生毕业,1995—1996年在美国纽约州Syrecuse University做访问学者,1996年破格晋升为教授.现为《民族传统体育》国家级精品课程主持人、云南省教学名师、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社会科学专家。已主持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体育总局项目1项,云南省政府项目及各种横向研究项目9项。主编出版《体育人类学》、《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论》、《云南民族体育》、《中国西部体育资源的开发思路》、《云南体育产业发展研究》等专著12部。在《体育科学》,《中国体育科技》、《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获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云南省政府科学研究成果一、二、三等奖7项。有6篇论文在中国、美国、芬兰、日本、韩国的国际体育学术会议上发表,目前已应邀为全国1 2个省、市、自治区的高校和政府进行学术讲座30多场。
刘竹,女,云南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1957年生于云南省景洪市。1984年加入云南民间文艺协会,1998年10月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语文研究”专业研究生班,获研究生学历,1996年10月被破格评聘为副教授1999年8月又被破格评聘为教授。2001年被授予“云南师范大学中青年骨干教师”称号。
编辑推荐 《中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通论》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文化学视野中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第一节 文化学与少数民族体育文化
第二节 中华民族文化与少数民族体育
第三节 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内涵与特质
第四节 民族传统体育对人类体育发展的意义
第五节 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 少数民族体育的文化源流探析
第一节 采集生活中孕育的民族体育
第二节 狩猎生活中产生的民族体育
第三节 农耕生产中酝酿的民族体育
第四节 战争烽烟中熏陶的民族体育
第五节 人神交流中催衍的民族体育
第六节 民俗活动中延伸的民族体育
第三章 少数民族体育特质的文化阐释
第一节 身心教育的双重动因
第二节 欢悦生活的激情迸放
第三节 民族精神的高度凝炼
第四节 民族情性的内涵聚汇
第五节 运动方式的选择机制
第四章 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多元功能
第一节 民族体育的教育功能
第二节 民族体育的健身功能
第三节 民族体育的娱乐功能
第四节 民族体育的审美功能
第五节 悦神、祭神与精神补偿功能
第六节 民族凝聚与交往的功能
第七节 发展民族经济的功能
第八节 民族体育的竞技功能
第五章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运动形态
第一节 竞技类民族体育项目
第二节 民俗生活类民族体育项目
第三节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分布
第六章 体育文化与自然的和谐共融
第一节 对自然的适应过程中产生体育文化
第二节 对自然的征服与超越过程中产生体育文化
第三节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体育文化观
第四节 对现代生态体育的科学解读
第七章 全球化背景下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
第一节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
第二节 东西方体育文化的冲突与互补
第三节 亚洲民族体育文化的特质及现代意义
第四节 全球化与民族体育的发展走向
第八章 少数民族体育产业化发展的基本构想
第一节 从民俗走向市场,成为民族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第二节 少数民族体育产业的发展走向与流程框架
第三节 少数民族体育产业的政策与社会环境分析
第九章 少数民族体育的发展思路探索
第一节 中国少数民族体育发展政策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少数民族体育体系构建与科学化发展思路
第三节 全面走向世界,成为全人类共享的体育文化财富
第四节 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与社会功能的建构
后记
主要参考文献
……
文摘 第一章 文化学视野中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第一节 文化学与少数民族体育文化
一、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概念
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概念在体育社会科学中的应用是比较混乱和模糊不清的。体育学界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概念的界定更是众说纷纭,各持一端。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围绕着体育文化的含义、内容、分类等所发生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止过,至今仍没有统一的认识。在近20年国内兴起的体育文化讨论中,人们除了考察国外和我国近来的各种体育文化的概念之外,也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去界定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以至于当今提出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定义多达十余种,归纳起来大约有以下几种:
1.广义文化的解释。这种界定源自《辞海》:“文化从广义上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体育文化是有关体育运动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即一定社会中的人们通过长期的体育实践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总和。
2.文化结构主义。国内也有一些学者倾向于从文化结构层次来定义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目前,关于文化结构,理论界存在诸多提法,如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分说,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层说,也有物质、制度、行为、心态四层说,还有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合、风俗、习惯六大子系统说等。
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现象复杂纷繁,我们在对体育文化诸现象进行分类时,面对如此庞杂的认识对象,又没有统一的标准,因而这种定义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概念的提法并不一致。如: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指的是关于少数民族体育运动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是指人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创造和保存的一切体育活动形式、体育精神和体育制度的发展水平、程度和质量的总论。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就是人们在体育实践中的种种尝试,包括运动方式、精神意识、科学发明和价值确定等。
3.对少数民族体育内涵的释义。这类观点把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限定在体育精神现象或与体育活动相关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等范畴之内,也称为狭义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说。狭义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论者主张把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概念的外延限定在精神领域,认为体少数民族育文化就是以身体的活动为基本形式,以身体的竞争为特殊手段,以身体的完善为主要目标的体育活动过程中有关人的精神生活的那些方面。
以上对体育文化概念的界定都承认人类是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创造的主体,把人的体育活
……
后记 本书的编写,以田野考察、实地调研与历史资料分析等为研究方法,对我国少数民族的体育文化现象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客观系统的研究;并从文化学、民族学、体育学等学科的综合视角探索我国少数民族体育形成的文化源流;分析少数民族体育的文化特征;研究少数民族体育的文化功能以及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预测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走向,同时就民族体育文化如何才可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我国民族文化、和谐社会的建设做一份贡献。
我们两位编者都是长期研究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体育的大学教师,在这些方面有过一些研究成果问世。本书经过我们五个月的紧张工作,现在终于完稿。在此,对本书主要参考文献中的所有作者以及为我们提供有关参考资料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