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传记 >

奥巴马传

2010-04-15 
基本信息·出版社:南海出版社 ·页码:25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9787544242752 ·条形码:978754424275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奥巴马传 去商家看看
奥巴马传 去商家看看

 奥巴马传


基本信息·出版社:南海出版社
·页码:25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9787544242752
·条形码:978754424275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奥巴马传》中奥巴马,他很小就没有父亲陪伴,他跟着母亲和继父在印度尼西亚度过童年,他曾为自己的黑皮肤感到难堪,他一度是个问题青年,大学时代,他曾露宿街头,大学毕业,他选择做一名从零做起的社区组织者,他的父辈祖先生活在贫穷的肯尼亚,他曾去那里寻根,他获得了哈佛大学法学院的最高荣誉,并成为《哈佛法学评论》的第一位黑人主编,1997年,36岁的他正式上任伊利诺伊州参议员,2004年,43岁的他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三位黑人国会参议员,2006年,45岁的他宣布参加美国总统竞选。他是美国政坛的一颗超新星,2008年,他成为了美国史无前例的黑人总统,他的演说、他的故事都令人热血沸腾……
作者简介 黄河东,20世纪70年代生人,在国内获英语语言文学学士学位,90年代末赴美留学,获TESOL硕士学位及社会学博士学位。
媒体推荐 奥巴马的身世和他的生活经历赋予了他独一无二的能力,让他能够领导在越来越相互依存的世界上的这个越来越多样化的国家。
                        ——克林顿
  我所在的625人的小城支持奥巴马,我的儿女和他们的配偶们都支持奥巴马,我的孙儿孙女们也支持奥巴马。作为一个超级代表,我不想说出我全力支持谁,我愿意把答案留给你们来猜。
                      ——美国前总统 卡特
  在未来的四年里,我们会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把我们的军队从伊拉克撤回、稳定经济、解决气候危机。巴拉克·奥巴马显然是最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给美国带来变革的候选人。
                    ——美国前副总统 戈尔
  他有能力激励人民,他能团结任何一位美国人,他拥有非凡的演讲才能——我们必须把这一点考虑进去,他具备实力——自己的风度与实力。他达到了作为一位成功的、变革的总统所要求达到的标准。我认为他是一位变革型的领导人物。他是踏上世界舞台、美国舞台的新一代领袖。
                  ——美国前中务卿 科林·鲍成尔
  谁能比巴拉克·奥巴马更能给美国的世界角色带来新的信誉,恢复我们的道德权威呢?
             ——美国2004年民主党总统提名候选人、国会参议员 约翰·克里
  我深信巴拉克·奥巴马现在是一位可以激励普通美国人挺直腰杆的总统候选人。他是一个可以治疗国家伤口的人,一个能够鼓励并追求两党真正合作的人。不仅如此,奥巴马还能让世界和美国都相信,这个伟大民族的推动力依然是自由、开放、公平和心胸开阔。
                  ——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的孙女 苏珊·艾森豪威尔
  我并非不分青红皂白地反对一切战争……我反对愚蠢的战争,我反对头脑发热的战争。我反对政府里像理查德·珀尔、保尔·沃尔福威茨一样的人和那些坐在沙发里指手画脚的周末武士,他们把自己的意识形态议程强加给我们而不计生命代价和可能造成的苦难。
                   ——奥巴马2002年的反战演说
  我们每一个人,在我们的生活中,都需要学会承担以下责任——在儿童心中灌输成功的观念,去适应更具竞争力的经济,让我们的社区变得更加美好,还要学会去承担某种程度的牺牲。
                   ——奥巴马宣布竞选总统的演说
  希望不是盲目的乐观主义,希望不是忽视未来的艰巨任务或横亘在我们前行道路上的障碍,希望不是置身事外或从拼斗中退缩,希望是我们心中坚守一种东西:它告诉我们,不管遭遇多少艰难险阻,只要有勇气去争取,只要愿意付出努力和艰辛,更好的东西就会等待我们。
                   ——奥巴马在艾奥瓦党团会议选举获胜之夜的演讲
  现在是我们改变美国的时候了……什么是美国的承诺?这个承诺说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与此同时我们仍有义务彼此尊重。
                   ——奥巴马接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时的演讲
编辑推荐 “如果你仍然梦想着这样的未来,我呼吁,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我们联合起来为美利坚绘制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奥巴马传》全面展现奥巴马从出生到竞选总统的人生历程。一个充满传奇的人物,一个激励人心的故事。祝贺奥巴马当选为美国总统!
美国史无前例的黑人总统,他的影响力可能波及到世界上的每一个人!
翻开此书,给你一个最真实的奥巴马,每一个怀有志向的人都应该阅读《奥巴马传》。
目录
第一章 幼年
 一 出生地夏威夷
 二 父母的相遇与分离
 三 罗罗和印度尼西亚
第二章 童年
 一 印度尼西亚的家
 二 学会做个强者
 三 母亲的孤独
 四 价值观和世界观
 五 隐藏的敌人
第三章 青少年时期
 一 外公和外婆
 二 普纳荷学校
 三 “她不是我的女朋友”
 四 与父亲在一起的日子
 五 外公的黑人朋友
 六 肤色问题
 七 白人参加黑人派对
 八 外婆遭遇抢劫
 九 吸毒是为了逃避
第四章 大学岁月
 一 西方学院
 二 “我不是黑人,我是多民族的”
 三 一场闹剧?
 四 外面的世界很大
 五 纽约的诱惑
 六 母亲和妹妹的探望
 七 人生的方向
第五章 社区组织者
 一 从调研助理到金融作家
 二 奥玛的声音
 三 芝加哥的黑人市长
 四 DCP的集会
 五 黑人社区里的故事
 六 阿尔特吉尔德花园
 七 姐弟相见
 八 遥不可及的改变
 九 石棉事件
 十 黑人孩子的学校
 十一 谢谢你,耶稣
第六章 父亲的故乡——肯尼亚
 一 回家看看
 二 肯雅塔机场
 三 首都内罗毕
 四 亲人相聚
 五 父亲的姐姐
 六 父亲的第三任妻子
 七 马赛马拉之旅
 八 哥哥罗伊
 九 看望祖母
 十 祖先的故事
第七章 哈佛大学法学院的优等牛
 一 哈佛法学院
 二 黑人的身份问题
 三 米歇尔·罗宾逊
 四 《哈佛法学评论》总编
第八章 重返芝加哥
 一 芝加哥大学《宪法》讲师
 二 步入婚姻殿堂
 三 律师和作家
 四 竞选伊利诺伊州参议员
 五 斯普林菲尔德上任
 六 竞选国会众议员
 七 家庭与事业
第九章 竞选国会参议员
 一 妻子开了绿灯
 二 寻求募捐者
 三 遭遇打击
 四 反战演讲
 五 政治顾问大卫·阿克塞尔罗德
 六 竞争对手
 七 建立竞选团队
 八 争取两大阵营
 九 个人魅力
 十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十一 后起之秀
 十二 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的主题演讲
 十三 跑赢选举
 十四 宣誓就职参议员
 十五 规划未来
第十章 竞选总统
 一 “为什么巴拉克·奥巴马会成为下一个总统?”
 二 宣告参加总统提名人竞选
 三 总统候选人的党内辩论
 四 预选开始,艾奥瓦州首战告捷
 五 预选第二站——新罕布什尔州
 六 胜败乃兵家之常事
 七 奥巴马的支持者
 八 超级星期二
 九 牧师惹祸
 十 超级代表
 十一 预选胜利
 十二 共和党总统提名人约翰·麦凯恩
 十三 副总统候选人拜登
 十四 正式接受总统候选人提名
……
文摘 第一章 幼年
一 出生地夏威夷
远离美国本土、地处太平洋中心的夏威夷,美丽诱人,宛如天堂。
虽然地处热带,夏威夷的气候却温和宜人。一年四季的气候都在26度左右,来自不同方向的风将岛屿的温度和湿度保持在理想状态。岛屿的背风处,空气干爽、阳光充沛,不时造访的雨水常常会留下令人称奇的绚烂彩虹。迎风处带来的则是热带的葱郁和湿润。
马克·吐温曾经评论道:夏威夷是大洋中最美丽的岛屿,是停泊在海洋中最可爱的岛屿舰队。
海天一色,澄澈蔚蓝;绿草青树,郁郁葱葱;垂眼可见处处沙滩,抬头人目乃朵朵白云。得天独厚的美丽环境不仅使这里成为休闲度假的好去处,更使它变成了一个能让孩子茁壮成长的乐园。
檀香山(又称“火奴鲁鲁”)是夏威夷第三大岛瓦胡岛的一个市,是夏威夷州的州府。这里有世界著名的威基基海滩(Waikiki beach)。岛上的每一个地方都异常干净。天空蔚蓝匀净,白云悠悠滑过。纯净的碧蓝色大海温和地敞开胸怀,宽容,大度,慈祥,包容浸润着万物。
1961年8月4日,小巴拉克·胡赛因·奥巴马(Barack Hussein Obama Jr.)就非常幸运地出生在这里。在夏威夷,他主要和母亲、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
二 父母的相遇与分离
关于父亲老巴拉克·胡赛因·奥巴马的故事,小奥巴马都是从外公外婆和母亲那里听到的。他们告诉他,他的父亲是肯尼亚卢奥族人,出生在肯尼亚维多利亚湖畔一个叫做艾勒勾(Alego)的贫穷小村庄。老奥巴马小时候常常帮父亲放羊,在曾经由英国殖民局创立的学校上学。他在学校里成绩非常优异,最终获得了去首都内罗毕读书的奖学金。在肯尼亚独立前夕,他被肯尼亚的领导和美国赞助者挑选去美国上大学,成为第一批被送往美国掌握西方科技的非洲人,国家期望这些优秀的学生能把西方的科技带回祖国,缔造起一个现代化的新非洲。不过后来奥巴马从肯尼亚的祖母那里得知,父亲是靠自己的努力申请到奖学金,才有机会来美国学习的。
无论怎样,事实是,在1959年,23岁的老奥巴马来到了夏威夷大学,成为那里的第一名非洲裔学生,学习经济学。他学习非常用功,三年后作为班级优秀生毕业。他在学校交了很多朋友,参与组织了国际学生联盟,并成为第一任主席。在一次俄语课上,他碰见了18岁的斯坦利·安·邓汉姆(Stanley Ann Dunham)——那位局促害羞的美国女孩,然后相爱了。在某种意义上,那时的檀香山还是一个势利的城市,两种肤色截然不同的男女走在一起,到处都遇到不太友善的眼光和窃窃私语。……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