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教育科技 > 科学与自然 >

图说故宫六百年

2010-04-15 
基本信息·出版社:黄山书社 ·页码:301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2月 ·ISBN:9787546108117 ·条形码:978754610811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图说故宫六百年 去商家看看
图说故宫六百年 去商家看看

 图说故宫六百年


基本信息·出版社:黄山书社
·页码:301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2月
·ISBN:9787546108117
·条形码:978754610811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图说故宫六百年》的编写,正是为了让人们了解紫禁城的来龙去脉,紫禁城内的宫廷轶事,从而让读者更加全面、更加正确地了解故宫、理解故宫、接近历史、走进历史。书中写了宫殿衙署,一砖一瓦皆有来历;写了宫规礼制,尽述深宫大院中的规矩方圆;既涉及后妃宫女等女人的世界,也涵盖了无论是曾经显赫一时的还是卑微一世的男人们;写了帝王剪不断理还乱的家务琐事,还写了说不清道不明的宫中秘闻;写了皇帝后妃的养生起居,还写了帝王之家的吃喝玩乐……就这样,《图说故宫六百年》带你走进这座有着将近600年历史的皇宫大院,将你长期以来关于它的诸多困惑一一解答。
作者简介 葛忠雨,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现从事媒体工作。闲暇时间多有文字见诸报端,受到读者广泛认可。自2007年起在新浪、搜狐、腾讯开博宣传历史文化,到目前为止累计点击量超过4000万。代表作品有《历史密码》丛书、《图说北京三千年》等。
徐宪江,图书策划人,檀长历史类图书选题策划与书稿编撰。曾策划《新京报丛书——北京地理》之《王谢门庭》、《名家宅院》、《民间绝艺》和《狂与狷——放达与隐逸的中国名士》;编撰《中华史典》和《中国人的人格——中国历史上的人格精神》和《中国历代未解之谜》和《三天读懂博弈学》等图书。
媒体推荐 以整个故宫来说,那样庄严宏伟的气魄;那样富于组织性,又富于图画美的体形风格,那样处理空间的艺术;那样的工程技术,外表轮廓,和平面布局之间的统一整体,无可否认的,它是全世界建筑艺术的绝品,它是一组伟大的建筑杰作,它也是人类劳动创造史中放出异彩的奇迹之一。我们有充足的理由,为我们这“世界第一”而骄傲。
  ——著名建筑学家 林徽因
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建成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距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明清两代,共有24位皇帝在此生活居住。数百年来,这里不但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也是皇帝的“家”。这里的每一座宫殿、每一处院落,甚至一砖一石、一花一木、一几一案都有一个不寻常的故事。此书作者以生动的笔触,用知识和掌故给历史插上了翅膀。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 何黎萍
你可以没有来过故宫,但你不能不了解故宫。本书带你走进这座有着将近600年历史的皇宫大院,解答你长期以来关于它的诸多迷惑——这些宏伟的建筑是如何建造的?有什么样的象征意义?帝王之家的生活起居与寻常百姓有何不同?电影电视中的人物故事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本书以生动的文字、精美的图片,一一解答你长期以来对于这座宫殿的困惑。
  ——北京电视台《悦读会》编导 张源
编辑推荐 《图说故宫六百年》:故宫600年,传奇与隐秘交织。巍峨宫殿,一砖一瓦透着皇家威严气象;宫规礼制,书写深宫大院里的规矩方圆;养生起居,解读滋养之术与生老病死的博弈,文体雅好,窥如帝王后妃游戏世间的情趣,宦官宫女,浮华背后写满深宫血泪;宫闱秘事,缥缈的往事并不如烟……600年的历史余温尚存,斑驳的建筑向你默默地讲述那不老的传说。
新浪、腾讯、搜狐博客频道点击总量达到4000万,用独特的视角解读宫廷内幕,一册在手,故宫六百年历史文化一览无余!
详解六百年治乱兴衰国事家事与帝王后妃世间情趣,备述紫禁城风云变幻荣辱浮沉共巍峨宫殿前世今生。专家视角,大众口味。
目录
第一章 宫殿衙署:一砖一瓦一皇权
故宫是谁建造的?
故宫为什么又叫紫禁城?
故宫建筑的主色调为什么是红色和黄色?
紫禁城的建造体现了哪些风水上的理念?
皇宫里的地真的是用“金砖”铺成的吗?
为什么将北京叫做“四九城”?
午门是斩首的地方吗?
玄武门为什么改叫神武门?
故宫里有多少“宫”?
传说故宫里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的房子,这是真的吗?
“金銮殿”是指哪个殿?
故宫里真的有漱芳斋吗?
皇子们也要到学校上学吗?
宗人府是管理皇族的机构吗?
管理宫廷日常事务的“七司三院”都是指什么?
科举文科殿试和武科殿试分别在哪举行?
士子们登科及第的“龙门”是哪个门?
宫殿顶上的“小动物”是装饰品吗?
紫禁城内有多少对铜狮?
乾清宫、坤宁宫、慈宁宫分别是谁住在里面?

第二章 宫规礼制:深宫大院里的规矩方圆
皇帝御用的玉玺只有一个吗?
怎样称呼皇帝?
皇帝出游时,谁来主持朝政?
太上皇的地位比皇帝的地位高吗?
什么是“两宫太后”?
清代皇室成员的划归如何体现“亲疏远近”?
正大光明匾后的密匣之谜
宗室皇族杀人也要“偿命”吗?
什么是“铁帽子”亲王?
“满汉不能通婚”有例外吗?
选秀制度是谁首创的?
私自聘嫁就可以逃避入宫了吗?
皇帝真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偏妃吗?
紫禁城里一共举行过多少次大婚典礼?
为什么皇帝与后妃不能同居一室呢?
什么是“走影儿”?
“格格”等于“公主”吗?
皇帝去世了,宫妃们要殉葬吗?
皇帝死后,都是按照土葬的葬俗吗?
军机大臣是清朝最大的官吗?
大臣们可以向皇帝打小报告吗?
除了皇帝召见,大臣们不能随便出入紫禁城吗?
地方官员有机会见到皇帝吗?
清代皇帝会定期举行阅兵式吗?
为什么雍正继位以后,雍正的兄弟们都改名了?
“请安”中包括多少礼式?
外国使臣觐见中国皇帝要遵循中国的礼节吗?

第三章 养生起居:生老病死与滋养之术的博弈
太医院的御医是几品的官位?
太医院是如何分科的?
“久治不愈”,御医们要被治罪吗?
为什么清代皇子们的夭折率非常高?
皇帝每天吃几顿饭?
满汉全席包括什么菜式?
皇家御用的水出自哪里?
皇家都用什么“补品”?
皇族们每天都要刷牙吗?
宫妃们用什么“化妆品”?
皇宫里有什么避暑措施?
皇宫里有哪些取暖设备?
皇宫里随处可见的大缸是做什么用的?

第四章 文体雅好:游戏世间的情趣
宫廷冰嬉也开设有比赛吗?
宫廷马球是一种什么样的运动?
明清时期围棋活动兴盛吗?
为什么皇室贵族们要下地种田?
清代的围猎都包括哪些形式?
西洋乐器什么时候传入宫廷的?
大清皇室里有多少戏迷?
清宫中谁最喜欢照相?
晚清时期的皇帝也要学习英文吗?

第五章 珍玩宠物:富丽堂皇的御用“玩具”
如意是选立后妃的信物吗?
故宫里的第一座西洋时钟是谁进献的?
皇宫中有鼻烟壶制造厂吗?
第一个亲眼见到狮子的皇帝是哪位?
皇室也喜欢养猫养狗吗?

第六章 宦官宫女:浮华背后的深宫血泪
大清后宫的宦官是从进驻紫禁城以后才有的吗?
宫廷里有专门管理宦官的机构吗?
宦官也要领“工资”、发“奖金”吗?
宦官是不能识字的吗?
负责值夜的宦官是不能睡觉的吗?
谁是清代擅权干政的第一位太监?
清代品级最高的太监是谁?
女孩们一旦被选为宫女就要在宫里住一辈子吗?
宫中的宦官也要讲“女士优先”吗?
每宫的宦官、宫女的数额有限制吗?
宦官和宫女们逃跑或自杀会牵连家人吗?
宫廷之中有同性恋吗?
宦官可以和宫女“成亲”吗?

第七章 宫闱秘事:缥缈的往事云烟
宫女们为什么要谋杀嘉靖皇帝?
明光宗为什么继位一个月后暴毙?
崇祯长平公主真的成了武林高手吗?
孝庄皇太后真的下嫁多尔衮了吗?
历史上真的有苏麻喇姑这个人吗?
顺治皇帝真的出家了吗?
“还珠格格”与“公主坟”有何关联
雍正是否篡夺皇位?
乾隆皇帝的血统之谜
福康安是乾隆的私生子吗?
慈禧是贵族出身吗?

第八章 宫廷服饰:皇族特有的着装规制
皇帝穿的衣服都叫龙袍吗?
皇帝衣服上的十二章纹饰是指什么?
大臣们朝服上的图案都是什么?
什么是“顶戴”和“花翎”?
皇上御赐的“黄马褂”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穿吗?
只有女士才穿旗袍吗?
宫妃们穿的“高底鞋”有多高?

第九章 宗教宫俗:天命龙族的俗事情愿
为修建故宫而开采的大木料为什么会得到崇拜?
过春节时,皇宫里的皇族们也会吃饺子吗?
清代的皇帝有赐“福”的惯例吗?
皇宫里有“跳大神”仪式吗?
为什么称紫禁城里的乌鸦为神鸟?
清代哪几位皇帝是火葬的?

第十章 清帝逊位:末代皇帝的人生起伏
溥仪是怎么离开紫禁城的?
溥仪的母亲是被皇太妃逼死的吗?
“妃子革命”是怎么回事?
建福宫被焚毁真的是人为纵火吗?
溥仪为什么要裁撤太监?

第十一章 华丽转身:故宫博物院的前世今生
紫禁城是如何演变为故宫博物院的?
日本侵华期间,紫禁城的珍宝是如何多次迁移的?
故宫文物是如何被运往台湾的?
建国后故宫窃案有多少?
故宫博物院有哪些专题展馆?
新中国对故宫博物院是如何保护和修缮的?
如今故宫有哪些区域是不对游客开放的?
……
序言 故宫——旧称紫禁城,是所有中国人游览北京必去的地方,更是外国人心目中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对中国游客而言,没有去过故宫,相当于没有到过北京;对外国游客而言,没有去过故宫,相当于没有到过中国。
为什么故宫有如此大的魅力?已故著名建筑学家林徽因女士曾用下面一段话道出部分答案:“以整个故宫来说,那样庄严宏伟的气魄;那样富于组织性,又富于图画美的体形风格;那样处理空间的艺术;那样的工程技术,外表轮廓,和平面布局之间的统一整体,无可否认的,它是全世界建筑艺术的绝品,它是一组伟大的建筑杰作,它也是人类劳动创造史中放出异彩的奇迹之一。我们有充足的理由,为我们这‘世界第一’而骄傲。”
为什么说林徽因只道出了“部分答案”呢?因为她的论述是从建筑美学角度来说的。故宫之所以具有如此吸引人的魅力,还在于这里是一个编织传奇的地方。在明、清两朝长达491年的统治历史中,共有24个皇帝在紫禁城里生活居住过,演绎出一幕幕兴衰史剧;巍峨宫殿,一砖一瓦透着两朝皇家威严气象;宫规礼制,书写深宫大院里的规矩方圆;养生起居,解读滋养之术与生老病死的博弈;文体雅好,窥知帝王后妃游戏世间的情趣;宦官宫女,浮华背后写满深宫血泪;宫闱秘事,缥缈的往事并不如烟……
文摘 插图:




第一章 宫殿衙署:一砖一瓦一皇权
故宫是谁建造的?
北京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厉史悠久,充满了人文气息。早在宋、辽、西夏、金对峙时期,北京作为都城,就开始历经世事的沧桑变迁,直到今天。无论是金中都,还是元大都,所有的宫廷内院都在烽火硝烟中渐渐地远去了。如今我们看到的北京,看到的紫禁城,早已不是马可·波罗眼中的金砖银瓦,而是劫后全新的生命,究竟是谁缔造了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宫殿呢?
漫长的封建社会,造就了数不尽的王朝风华,权力中心也从最早的黄河流域渐渐地东进和北移,而封建王朝选择的最后一块福地北京,便是绵延了千年的王气所在。元末风起云涌的起义将元大都摧毁殆尽,而现在的故宫皇城,则是明清两代不停营建的结果。在世界上现存著名的皇宫中,北京故宫是历史最悠久、建筑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封建王朝的宫殿。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即位,史称“明太祖”。他将金陵(南京)定为首都,凤阳(临濠)定为中都,开封称北京,北京改为北平。此后,朱元璋也曾打算迁都到关中地区,并派皇太子朱标于洪武二十四年(1391)去陕西一带考察。但是迁都之事还没有议定,朱标便患重病,并于次年病故,年仅38岁。朱元璋悲痛之下便放弃了迁都的考虑。
公元1403年,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登基,改元永乐。登基后不久,朱棣决定将北平改为北京,并迁都北京,这不仅仅是考虑到北京是自己做燕王时的封地,有着巩固的政治基础,同时也是考虑到将全国的权力中心北移,有利于加强对西北地区的控制。永乐四年(1406),朱棣开始筹划营建北京的皇宫和城阙。据《明史·成祖本纪》载,永乐四年(1406)闰七月壬戌,“诏以明年五月建北京宫殿,分遣大臣采木于四川、湖广、江西、浙江、山西”。由于连年战事未息,民心不稳,再加上国家财政力量并不充裕,只能先做一些准备工作。永乐十四年(1416)十一月,一切准备就绪,次年,北京皇宫开始修建。
营建北京皇宫兴师动众,花费了很多的心血,据《明成祖实录》载:“北京营建,凡庙社郊祀坛场、宫殿门阙规制,悉如南京,而高敞壮丽过之。自永乐十五年六月兴工,至十八年冬告成。”这样恢宏的一座皇家园林,其设计和建造者也绝对不是平庸之辈。
修建如此浩大的工程,参与者肯定不是寥寥几人,但其中最主要的一名设计师叫蒯祥。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