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经济管理 > 投资 >

公司债券价格与信用风险研究

2010-04-15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页码:199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 ·ISBN:7208088543/9787208088542 ·条形码:9787208088542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公司债券价格与信用风险研究 去商家看看
公司债券价格与信用风险研究 去商家看看

 公司债券价格与信用风险研究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页码:199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
·ISBN:7208088543/9787208088542
·条形码:978720808854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读者对象:其他
·丛书名:世纪财经

内容简介 《公司债券价格与信用风险研究》内容简介:债券市场的产品定价及其价格变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对金融产品的价格预期也一直是金融领域的研究热点。《公司债券价格与信用风险研究》首先从债券定价的一般研究出发,进而通过信用风险价差分析方法定性地分析了信用风险影响因素与公司债券价格波动的关系模型,并以钢铁行业的公司债券为数据样本,对模型的构建与验证进行了实证研究。
作者简介 孙泽蕤,1973年生,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获企业管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风险管理、信用评级、公司财务与债券投资。现任教于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并在上海财经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硕士生导师。曾承担国家教育部、上海市教委等多项课题的研究,在《管理世界》、《财经研究》、《南开管理评论》、《上海金融》、《上海投资》等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
编辑推荐 《公司债券价格与信用风险研究》:世纪财经
目录
序言
导论
第一章 债券市场及其市场特征研究
第一节 国外债券市场的发展及其债券市场特征研究
第二节 中国债券市场发展及其市场特征研究
第三节 中国公司债券的发展前瞻

第二章 国内外关于信用、债券及其定价的研究综述
第一节 国外研究综述
第二节 国内研究综述

第三章 公司债券的定价及其价格波动研究
第一节 债券价格波动的一般研究
第二节 债券定价及其价格波动的理论研究
第三节 债券收益率及债券价格波动敏感度分析
第四节 对传统债券定价模型的评价及对本书研究的借鉴

第四章 公司债券的信用风险研究
第一节 公司债券的信用评级与信用风险影响因素
第二节 信用风险预测模型对信用风险的衡量
第三节 信用风险影响因素与公司债券价格波动的关系分析

第五章 信用风险变化与公司债券价格波动的关系研究
第一节 信用风险与公司债券价格波动关系
第二节 基于信用风险变化的债券价格波动模型的实证分析
第三节 基于信用风险影响因素变化的债券价格波动模型的进一步讨论
参考文献
后记
……
序言 中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以金融市场的构建为重要内容。如今,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现代金融业的主体框架基本建立,从监管机构——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等,到经营主体——银行、保险公司、信托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财务公司等,再到金融市场——货币市场、证券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市场、黄金市场、基金市场等均已初步建立。因此,与之相应的对金融体系的运行机制、市场特征和金融产品的研究就成为必然。
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此期间,股票市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壮大,与此同时,中国的债券市场也在逐步试点过程中得到培育。在90年代后期,由于中国宏观经济调控的需要,大量发行了国债,自此国债市场的高速扩容成为中国债券市场进入稳定发展通道的基础。如今,政府及其决策者也已充分认识到债券市场的成熟与完善对构建有效资本市场的重要性;投资者对市场也有提供更多投资品种以满足投资多元化的需求,从而降低投资风险。因此,从中国经济的发展与金融市场的完善来看,今后10年将会成为中国债券市场的重要发展时期。虽然我国当前债券市场产品较简单、表现的市场特性也不复杂,但是,随着我国债券市场的逐步发展与完善,当其在资本市场的融资与投资功能逐渐凸显,并成为我国金融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时,对债券产品的风险收益性、对债券市场特性的研究就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了。
本书作者正是基于对我国债券市场的这种发展预期,借鉴国外对债券产品与市场的相关研究,结合我国的债券发展实际,对我国公司债券价格波动进行了相关研究。本书的研究虽然没有理论的全面创新,但是研究思路独到,并且能够通过实证分析构建研究模型,对我国债券市场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推动作用。
文摘 插图:


三、其他债券市场的发展对中国债券市场发展的借鉴
总体来看,世界范围的债券市场大发展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开始的。虽然国际金融市场的建立与全球经济一体化有关,各国的债券市场发展与本国的经济发展相适应,但是国际债券市场的发展与繁荣则与美国债券市场和欧洲债券市场的发展息息相关。美国债券市场和欧洲债券市场都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它们的发展都基本遵循国债、公司债券、联邦政府机构债券、抵押债券、资产担保债券,直至扩大规模发行的国债的轨迹来发展的。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具有后发经济的优势,有成熟经济的债券市场发展成果可以借鉴,因此,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在中国经济的发展基础之上,可以实现跳跃式发展。一方面,可以推行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发行国债来支持中国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发行定向债券、金融债券,来推动中国某些国有企业和行业的改革。另外,随着中国住房、汽车等消费性支柱产业的发展,中国消费信贷的证券化也将有一个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也将成为债券市场的主要债券品种——抵押债券。最后,中国的公司债券也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公司债券将成为公司融资的重要手段。
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国外债券市场——尤其是美国债券市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个事实,即金融市场的发展过程要求有几万亿美元来维持金融市场流动性。也就是说,要建立一个有规模、高效的债券市场,首先必须有上万亿资金的投人才能维持其正常运转。因此,我们在建立及完善中国金融市场时,要考虑到金融市场的发展对实业发展资金的“渗漏”作用。另外,金融市场激增的金融财富的大部分还会留存在证券二级市场,投资者除了买新发行的债券以外,他们的买卖价值中的91%-99%发生在旧的或“以前拥有过的”证券。在90年代,公司债券市场大约是美国国债市场规模的3/4。市场的大部分增长是证券化增长的结果,而不是对工厂等债务集资的实际投资增长的结果。而这些被金融公司证券化所得资金也仅是大部分用于消费信贷,而对生产性投资不多。或者,当资金被用于抬高证券价格,而不是被用来消费或投资时,也会减慢经济增长的速度和GDP的规模。因此,在发展中国债券市场、完善金融体系时,我们一方面要认识到资金市场的建立是需要资金投入的,另一方面也要认清债券市场发展的实质,并不是所有金融资金都被配置到发展实业
……
后记 本书是在笔者博士论文的基础上扩充修改而成的。书稿的主体内容完成于2004年8月份,因此,书中所采用的研究数据基本截至2004年。虽然距今已过去五年,但是本书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结论对当前的债券研究还是具有一定的借鉴与拓展作用。当然,本书的修改可能还会存在一些错漏,望各位专家与同行能够予以指正和包涵。
书稿修改完成之后,掩卷而思,不由得心潮涌动。回想博士期间的求学生活与而今的治学历程,曾经的生活点滴与诸多令我难以忘怀的师长、同学和朋友都一一浮现在眼前。这段时光是他们陪我走过的。他们在学术上给我以指导、在生活上给我以激励,我非常庆幸自己能够拥有这些宝贵的人生财富。
首先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欧阳令南先生。先生为人谦和,治学严谨,品范高雅,对我不仅在学业上给予殷殷指导,在生活上也对我关怀备至。治学先治人,这是先生的写照,我也将以此作为我人生行为的准则来要求自己。同时,感谢师母在生活上对我的热情关心,使我在艰苦的求学过程中能够享受到家的温暖。
还要感谢我在上海财经大学做博士后的指导老师朱荣恩先生。朱先生学术视野宽广,专业研究深入,为我在债券领域的继续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与帮助。
在求学过程中,胡海鸥先生、费方域先生、朱启贵先生、张军先生、唐元虎先生和黄丞先生都对我的治学生涯有重要的影响与帮助,感谢他们在学术上对我的指导和影响。
在博士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还得到诸多热情的帮助。在查找资料和调研过程中,苏罡先生、贺旭光师兄、郭继峰师兄、齐伟山师弟都给了我无私的帮助;在数据处理方面,田志友同学帮我做了大量的工作;闵远光师兄则对我论文的完成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对于他们,我在此予以衷心的感谢。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