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页码:334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1月 ·ISBN:7504934747 ·条形码:978750493474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金融机构的绩效:效率创新和监管 |
 |
|
 |
金融机构的绩效:效率创新和监管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页码:334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1月
·ISBN:7504934747
·条形码:978750493474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金融中介机构,如银行、保险公司、养老基金、政府代理机构等的运作效率,对金融体系的有效运转和推动21世纪经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在今天全球化的环境下,究竟什么决定着金融机构的绩效呢?该书从跨学科和国际性的视角深入分析了影响金融机构绩效的因素。来自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和营销学等领域的世界著名学者和一流的产业经济学家,运用他们的专业知识为我们分析探讨了以下问题:金融机构效率的定义和量度,效率基准,影响绩效因素的识别及其它们对效率影响的量度金融创新和信息技术对绩效的影响,流程设计,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监管对效率的影响,风险管理和营运效率的内在关系。
作者简介 帕特里克T.哈克,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金融机构研究中心营运和信息管理学教授和高级研究员,目前他担任沃顿商学院院长;先前分别主持过沃顿商学院费斯曼——戴维森服务部门研究中心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工程与应用学院系统工程系。哈克教授已经出版了五本专著和发表了80多篇学术论文,同时担任该领域权威杂志《营运研究》的主编。目前他是斯隆基金赞助的“金融服务中的生产率和技术性影响”项目的联合负责人。
斯塔夫罗斯A.泽尼奥斯,塞浦路斯大学管理学教授,他是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第一任院长,沃顿商学院金融机构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他已经出版六本专著,当中包括《金融最优化》(剑桥大学出版社,1996),发表130多篇学术论文。泽尼奥斯教授是赫耳墨斯实验室金融模型和模拟项目负责人,他因在计算机金融和营运方面的研究而在国际上享有盛名。他曾在沃顿商学院任教,也曾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维也纳大学、海法大学、米兰大学、贝加莫大学、乌尔宾诺大学的任教邀请。
译者简介:
徐诺金,1987年进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工作。2000年前往美国伊利亚诺大学做访问学者,现会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副行长。曾先后承担省部级以上专业研究课题10项,撰写发表有关专业论文80余篇、专题研究报告15份。主要学术著作有《货币供求》(译)、《21世纪经济学》(译)、《变革中的美国金融》(编译)、《美国银行业危机处置》(编译)、《经济波动与通货膨胀的结构性分析》、《货币的未来》、《21世纪金融大趋势丛书》、《银行营销经典丛书》、《制度变过中的金融理论及政策主张》。
帕特里克T.哈克: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金融机构研究中心营运和信息管理学教授和高级研究员,目前他担任沃顿商学院院长;先前分别主持过沃顿商学院费斯曼——载维林服务部门研究中心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工程与应用学院系统工程系。哈克教授已经出版了五本专著和发表了80多篇学术论文,同时担任该领域权威杂志《营运研究》的主编。目前他是斯隆基金赞助的“金融服务中的生产率和技术性影响”项目的联合负责人。
赵蓉:经济学博士,1999毕业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研究生部,现供职于中银国际信托投资公司。
危勇:经济学硕士,200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国际金融专业,现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
满一星:经济学硕士,1996年毕业于湖南财经学院货币银行学专业,现为华南农业大学金融系教师。
赵汴:经济学硕士,200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国际金融专业,现为华南农业大学金融系教师。
王智:经济学硕士,2000年毕业于湖南财经学院国际金融专业,现供职于中国银监会广东监管局。
郑凌云:经济学硕士,200。年毕业于暨南大学国际金融专业,现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
王多毅,经济学硕士,200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货币银行学专业,现供职于中国银监会广东监管局。
海蓝:经济学硕士,200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国际金融专业,现供职于《21世纪经济报道》编辑部。
媒体推荐 近年来对银行绩效和金融创新的研究发展非常快。该书即是这一领域的全面回顾。书中的这些最新论文为我们提供了分析问题的方法,同时也总结了这方面研究的最新成果。该书将帮助读者深入理解正在改变银行业结构的这些要素。美国和全球其他地方的银行正在经历着根本性变革,该书将告诉你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革。
——保罗·瓦赫特尔 续约大学
我认为书中的论文读来非常有趣,它们对该领域的研究进行了非常有价值的总结和评沦。在我看来,对于理解金融机构绩效,没有比阅读该书更好的方式了。
——乔治·本森 埃墨里大学
哈克和泽尼奥斯的这本著作将非常有助于我们理解决定金融机构绩效的关键因素 在有关定义和量度尔同公司的政策决策、产业背号和监管的效率和效果方面,该书已经成为这一领域的标准教科书。
——威谦 T.津巴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
这是一本研究金融机构绩效的优秀论文集。在我们时代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绩效分析已经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重要。阅读该书将为我们提供许多重要的启示。
——雅普·斯巴让克 荷兰鹿特丹大学
目录 第一部分 导论
第一章 是什么决定金融机构的绩效
第二章 金融机构效率:国际概览和未来研究方向
第三章 黑箱理论:金融机构效率为何存在差异
第二部分 绩效的决定因素:识别、确定与测量
第四章 多样化、组织与效率:来自银行控股公司的证据
第五章 产吕的集中化与多元化的较量:美国人寿保险业的X效率评估
第六章 房地产投资信托公司的绩效:经营专业化是否物有所值
第七章 银行关系述评
第八章 黑箱揭秘:是什么影响银行的效率
第九章 服务能力、顾客满意度及绩效的最优化组合
第十章 对银行分支机构效率差异的国内外比较
第三部分 绩效决定中的环境因素:创新、监管与技术
第十一章 高新电子技术对银行业的挑战:公司战略与公共政策
第十二章 美国的技术变革、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公共政策面临的挑战
第十三章 美国银行业准入限制对银行绩效的影响
第四部分 绩效与风险管理
第十四章 关联银行和交易银行中的收益和风险:对德、日、英、美的比较
第十五章 可承受的风险:对美国和日本的全球性货币交易室的考察
……
序言 1999年,我在参加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听朱镕基总理的报告时,听到了总理向与会同志提出的一个课题:如何评价金融机构的好坏?从此,这个课题一直挂在了我的心上。
2000年我有幸受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委派,到美国的伊利诺伊大学做访问学者,于是利用这个机会到书店和图书馆查找这方面的资料。一次在学校附近的书店找到了这本题为《金融机构的绩效:效率、创新和监管》(Performance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efficiency,innovation,regulation)的书,并花高价(折人民币近700元)买了下来。回来后即组织人员进行了翻译。但由于版权等方面的原因,今天才使本书与读者见面。
尽管见面晚了些,但据我所知,它还是国内有关金融机构绩效研究方面的第一本译著。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本书的出版对推动我国金融机构绩效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进展将是有其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这种价值和意义至少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1.这是一部反映当代金融机构绩效理论研究成果和研究方向的最权威著作。本书的作者都是来自经济、金融、营运管理、市场营销等领域的世界著名学者以及该行业的顶尖专家。他们从跨学科的角度,以国际视野对金融机构绩效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文摘 插图:

对于世界上一些小的封闭经济体来说,拖延金融自由化是有风险的。在保护壁垒后面,许多国内零售银行对威胁其生存的变化却懵然不知。然而,这种状态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新的本国或外国竞争者最终将出现。
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起,银行机构开始从纯粹的金融中介向零售服务供应商转变。如有的银行为了吸引顾客开户存钱,向办开户的顾客免费赠送咖啡和面包机。银行大多数收益来自对顾客资金的管理(也要偿付面包机费用)。又如美国的富国银行(Wells Fargo)开始把营业场地出租给星巴克咖啡公司。顾客从银行可以得到一系列零售服务,包括品尝自己付费的咖啡。来自Berger,Kashyap和Scalise(1995)的数据表明,银行已十分重视提供零售服务:大银行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已从1979年的7%上升到1994年的20.9%,小银行的这一比例也从3.5%上升到8.3%。
作为向零售服务商转变和如前所述的竞争压力的结果,零售银行业正专注于各连锁业务的资产组合。这些业务包括:
①产品创新:推出诸如抵押贷款或储蓄存款之类产品,要么直接提供给顾客,要么提供给各类中介机构。
②零售服务:通过顾客指定的提供方式,向单个顾客销售和提供一系列产品。
③后台操作:为上述两类基本业务的成功有效实施提供支持。
Deloitte和Touche的研究认为,银行机构正在重组,它们正在分解为许多公司。这些公司正在致力于寻找战略伙伴或结成战略联盟,同时它们也面临许多问题,如限制竞争进入者的监管壁垒、营销和产品混合战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