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生活 > 家庭 >

请朋友少饮,让"敌人"多喝

2010-04-15 
基本信息·出版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页码:186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 ·ISBN:7801738438/9787801738431 ·条形码:9787801738431 ·版本:第1版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请朋友少饮,让"敌人"多喝 去商家看看
请朋友少饮,让"敌人"多喝 去商家看看

 请朋友少饮,让\


基本信息·出版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页码:186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
·ISBN:7801738438/9787801738431
·条形码:978780173843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中国保健协会"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系列丛书
·图书品牌:北京国文润华

内容简介 为了改善中国民众健康饮酒的现状,倡导适量、健康、文明的饮酒观念,劲牌有限公司自2007年开始启动了“健康饮酒中国行”活动,《请朋友少饮,让“敌人”多喝》图书的出版,将作为该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本由劲牌公司全程策划执行的图书中,将酒、酒文化、健康饮酒常识等相关知识进行了详细介绍。书中的上篇以酒之痛,主要论述饮酒和身心健康的关系;中篇是敌是友,通过对酒文化的深入探讨,展开了对传统饮酒观念的批判、继承和革新,提出了文明饮酒观念;下篇养生之道,意指健康之道,把个人的健康饮酒落到实处,论述如何文明、健康饮酒。全书既有引经据典的道理,又有通俗易懂的故事,既有理论上阐述酒与健康的关系,又让读者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益匪浅。
  另外,《请朋友少饮,让“敌人”多喝》还列举了大量因过度饮酒引发的真实社会悲剧,一针见血的指出,过量饮酒不仅是损害了饮酒者自身健康,也是对社会和家人的一种伤害。此外,《请朋友少饮,让“敌人”多喝》还用较多篇幅详细的介绍了正确的饮酒方法,尤其是下篇的养生之道,既有国内外各种饮酒知识、常识,还教读者酒种选择,酒桌礼仪,喝酒禁忌、解酒妙方等实用的小知识,对饮者非常有帮助。值得一提的是,书中还收录了“饮酒指南”、“健康饮酒状况测试问卷”、“健康饮酒知识汇编”等与健康饮酒紧密相关的实用内容,兼具了专业性、指导性和操作性,让读者能从中得到健康饮酒的实用知识。
  作为一本融专业性、文化性及趣味性于一体的读物,该书不仅是广大饮酒者的行为指南和文化趣谈,对于酿酒企业而言,更是值得我们深入的研究与思考,继而在企业经营中提高经营理念和管理水平。
作者简介 田文,1976年生,广西人,现居北京。记者,作家,文化学者。身处酒场却能独善其身,一滴不饮却能左右逢源。研究视域广泛,遍及社会、历史、文学、哲学等学科,以及房地产、影视、广告、品牌,等等。
媒体推荐 至少有60种疾病与过量饮酒有关,中国每年有约11万人因过量饮酒导致酒精中毒死亡。
  ——世界卫生组织
适当饮酒可保护心脏,可避免20%~30%的冠心病发作。
  ——加拿大蒙特利尔心脏病研究所
国人的恋酒情结已有千年的历史,如果能正确引导饮酒行为,既可尽酒兴,又有利于调整机体某些功能,促进健康,实是两全齐美的雅事。本书中,作者引经据典,讲述了源远流长的中国酒文化,与酒有关的趣闻常识、名人酒事,还大众一个真实、清澈、高尚的饮酒古韵。
  ——劲牌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吴少勋
期望本书的趣味性和知识性能够令读者深入了解中外饮酒文化,同时,也期望本书能如同警钟,教育、劝解那些依113存在不良饮酒习惯的朋友们,令大家身心更加康健。此外,相信书中全面的调查数据能为广大医疗工作者带来启迪,为克服不良饮酒习惯的临床医疗工作作出贡献。
  ——中国保健协会理事长张凤楼
书写的很好,介绍了古今中外的一些饮酒故事,印证了很多流行病学资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中日友好医院教授张道明
编辑推荐 首次全方位关注酒民健康,首次颠覆性解读饮酒文化,回归和谐,回归风雅,倡导健康饮酒新文化。
西方有句谚语,“早上的饭自己吃,中午的饭和朋友一起吃,晚上的饭送给敌人吃”。可见,早饭要吃好,午饭要吃饱,晚饭尽量吃少。同样道理适用于饮酒,适量饮酒树和谐之风,过量饮酒乃害人害己。所以,在此倡导:请朋友少饮,让“敌人”多喝。
目录
上篇 痛饮之痛
一、痛饮·痛快·痛苦
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2.《黄帝内经》和孙思邈
3.杯弓蛇影的故事
4.酒中情和酒中怨
二、劝劝劝——劝出多少洛桑?
1.天才的告别
2.酒童和他的酒鬼爸爸
3.教授·警察·杀人犯
4.朋友啊,朋友
三、举杯消愁愁更愁
1.一个“三毛”版故事
2.酒壮英雄胆,还是酒壮怂人胆?
3.从醉里挑灯到雾里看花
4.刘伶为何要买醉?
四、酒友和挚友
1.古龙:怎么我的女朋友都不来看我呢?
2.失意的李白和得意的高阳洒徒
3.酒后失言的刘备
4.姜太公的人才调研报告
五、中国人的酒精危机
1.禁酒令:一个尴尬的事实
2.印第安人为何衰落
3.国人饮酒现状报告
4.告别不醉不归

中篇 是敌是友
一、朋友啊,清你干一杯!
1.人们为何高唱《敬酒歌》
2.甲骨文里的“酒”字
二、是朋友,还是敌人?
1.劝酒反被人劝倒
2.酒场,还是沙场?
3.石崇和小会计
4.“倒了,倒了”——这样的心态要不得
5.劝酒“劝”出劝说语
三、伤身体,更伤感情
1.酒桌上突如其来的寒意
2.感情铁,胃出血;感情深,一口闷
3.酒品真如人品吗?
4.“酒伤”理论和“为了告别的聚会”
5.为什么他们对劝酒不“感冒”
四、需要舍命陪君子吗?
1.无酒不成宴,无醉不成局
2.先劝倒自己,再放倒朋友
3.酒场的勇士没有胆
4.酒量=能力=收入?
5.话不投机,酒来补
6.把好酒留给客人——传统劝酒文化的剖析及其检讨
7.劝酒和“社会资本流失”
五、杯酒释兵权——劝酒的最高境界
1.赵匡胤的成功与失误
2.酒以不劝为饮,棋以不争为胜
3.怎样劝酒才有乐趣
六、莫把朋友当敌人

下篇 养生之道
一、酒是人生的真味
1.百岁老人的饮酒之道
2.杯洒疗百疾,微醺不是醉
二、适量·适度·有利·有节
1.洒,切莫牛饮
2.痛饮亦有度
3.别把好酒喝成毒药
4.酒的度量衡
三、你喝你的,我喝我的
1.杜康酿酒刘伶醉
2.弱水三千,独饮一瓢
3.我饮酒,我快乐
4.饮酒者的个性解读
5.为什么我们要喝保健酒
6.凭栏一吐,不觉箜篌
四、谁是真正的饮者?
1.王羲之的灵感
2.男人的魅力从何而来
3.不要成为酒的奴隶
4.别让你的孩子成为酒鬼
五、我干杯,你随意
1.成功、酒和男人及性的关系
2.从撑破肚皮的老外想到
3.大碗喝酒,推心置腹
4.鸡尾酒和燕尾服
5.浅斟低唱又何妨
6.令狐冲和独孤九剑
六、让酒风清澈起来
结语
回归和谐,回归风雅——饮酒健康与传统养生学说的和谐之道
附录
附录一:饮酒指南
附录二:健康饮酒状况测试问卷
附录三:健康饮酒知识汇编
……
序言 “柴米油盐酱醋茶”,俗话说的开门七件事中,偏偏没有“酒”的影子。而在实际生活中,“酒”从古至今无处不在。没有任何一种饮品,像酒这般历经千百年而魅力不减;没有任何一种饮品,因伴随着无数神奇的传说故事、诗词歌赋,而被赋予了广泛的文化意义;也没有任何一种饮品,似它这般深受不同人种、不同肤色、不同国籍、不同习俗的人们的普遍喜爱,且代代相继。
酒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大小喜事、聚会以及节日,饮酒甚为普遍,酒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饮品,甚至成为某些生意人在淡判桌上不可或缺的必备“武器”,这不得不让人对饮酒乃至“拼酒”有些又爱又怕。正如《说文解字》上说,酒,既可以制造出吉利,也可制造凶光。
其实,追溯中华酒文化史就会发现,自古以来酒能治病强身足以堪称是中国对世界的一个重大贡献——在我国素有“酒为百药之长”的说法,补酒及药酒在行气活血、舒通筋骨、温调经脉、散寒止痛、缓解疲劳等方而都有神奇的功效,因此说,酒这种东西到底是吉是凶,关键就在于你怎么去饮用它。
眼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人们对拥有一个健康身体日益重视,对酒的看法和认知也有所不同,这使具有保健作用的补酒再次成为现代人关注的焦点,以回归养生理念为基础,当代人与酒的交流建立起新的关系,保健酒开始走入千家万户。
本书正是这样一本讲述人们应该如何正确饮酒,让酒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健康、带来快乐与幸福之书。作者认为,适度饮酒,是古人寄物抒情、激发灵感的“灵丹”,正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文摘 上篇痛饮之痛
酒之为物,通经活络,调养气血,既是人生行乐之必备,又是人类灵感之源泉。“青梅煮酒论英雄”——英雄豪杰离不开酒;“一壶浊酒喜相逢”——寻常百姓离不开酒;“酒逢知己千杯少”——交朋识友离不开酒;“斗酒十千恣欢谑”——人生行乐离不开酒……无酒的宴饮是无趣的,无酒的诗文也是无味的。无论是在物质文明中还是在精神文明中,酒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自古以来,酒就一直被视为快乐的象征,欢愉的源泉。在西方,“酒神”还被用来指代艺术精神。毫无疑问,酒对提高人类身心愉悦和提升灵魂精神的品质有着巨大的作用。人们举起酒杯,痛饮不已,已经成为整个社会表达欢乐的默认选项。然而,在痛饮之间,我们竞真的痛了起来……
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这是一句千古流传的诗句,出自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曹操的《短歌行》。我们无法否认,他的痛苦和豪情具有穿越时空的伟大力量。人生在世,取得任何事业上的成功都是极其艰难的。曹操写下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这样的诗句,嗟叹的就是人生短暂,而功名未成。像他这样伟大的人物,都有如此深切的痛苦,就更不用说普通人了。且不说这些不平凡的人,就说说那些普通的农民吧。他们从地里种出粮食来,不也要夙兴夜寐,披着星光,顶着烈日,默默耕耘吗?他们不也要汗流浃背,将一张张柔软的手折磨得像山石一样坚硬,树皮一样丑陋吗?时光像水一样流逝,人们的容颜渐渐苍老,身板慢慢佝偻,行动逐步迟缓,而劳动的艰辛仍然如此巨大,事业的成功又遥遥无期,痛苦不能不在人们的心中油然而生。痛苦总是难以排解的。于是,人们会以酒解忧,以酒解愁,以暂时忘记人世间的痛苦,进入到那奇妙的极乐世界。
一醉解千愁,是历史文化的遗存,也是人类智慧高度发达的产物。在酒精的作用之下,人的精神的确能够进入一种奇妙的状态。据一些文化学家研究,古代巫师进入“天人合一”的状态,与神灵对话,祈求庇佑,通常要通过两种介质的帮助,一是类似于大麻的烟草,二是酒类饮料。在吸食大麻或者饮酒之后,在某种精神引导之下,巫师会出现某种特定的幻觉,进而获得某种“神的启示”。事实上,巫师和普通人并没有根本的区别。普通人醉酒之后,在某种情绪的带动之下,在酒精的催眠之下,也同样能够产生愉悦和幻觉。在遥远的上古时期,巫师是能够和神灵相通的神圣职位;而酒作为一种食物酿成的奢侈物,也只有贵族才能享用——两者都能对普通人造成“与神灵相通即是快乐”,“饮酒即是快乐”的期待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