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特色类别 > 工具书 >

说文古籀补研究

2010-04-14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页码:232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9月 ·ISBN:7500469004/9787500469001 ·条形码:9787500469001 ·版本:第1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说文古籀补研究 去商家看看
说文古籀补研究 去商家看看

 说文古籀补研究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页码:232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9月
·ISBN:7500469004/9787500469001
·条形码:978750046900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说文古籀补研究》对吴大澂的生平、著述进行了介绍,对其著作《小说古籀补》进行了客观评价,在此基础上,对该著进行了校议。《说文古籀补研究》对研究吴大澂及其著作,以及古文字学的研究、发展有一定意义。
作者简介 俞绍宏,安徽巢湖人,大连大学语言文学研究所教师,现于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古文字学研究。
目录
引论
上篇 研究篇
第一章 《古籀补》著者述评
一 《古籀补》著者生平简介
二 《古籀补》著者著述简介
三 吴大潋及其《古籀补》研究现状

第二章 《古籀补》的成书与刊行
一 《古籀补》成书的条件
二 成书与刊行过程

第三章 《古籀补》释字情况分类考察
一 《古籀补》收字、释字条例
二 《古籀补》收字概况
三 《古籀补》正编释字情况分类考察
四 《古籀补》附录部分释字情况考察

第四章 对《古籀补》的基本评价
一 《古籀补》的特点和价值
二 《古籀补》文字考释成就
三 《古籀补》对《说文》的“扬弃”
四 《古籀补》存在的不足

第五章 吴大潋在古文字学史上的地位
一 吴大潋对战国文字研究的贡献
二 吴大潋的金文研究成就
三 吴大潋对石鼓文和《说文》古文的新认识
四 吴大潋对古文字考释方法的发展
五 对吴大潋在古文字学史上地位的基本评价

下篇 校议篇
正编校议
附录校议
附:《古籀补》征引器名对照表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文摘 一、本课题研究的缘由、目的与意义
古文字学是在中国传统学术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孕育并形成的一门独立学科。清代乾嘉以后,朴学之风盛行,考据之学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在这样的学术风气和学术背景下,传统学术各学科都得到了长足发展。文字学也进入振兴时期,不仅表现为传统的《说文》学进入鼎盛时期,也表现为出现了一批卓有成就的古文字学家,古文字学逐渐有了自己明确的研究对象、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从而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古文字学发展史上,吴大潋是有突出贡献的代表之一,他的《说文古籀补》(以下简称《古籀补》)即是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下产生的一部具有重大影响的著作。
在古文字学史上,金文曾长期是研究的主体,甲骨文一经发现,便成为研究的热点。目前,在古文字学界,随着先秦竹简文献资料的大量发现与不断公布,战国文字遂成为古文字学新的研究热点。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也是一个文物大国,不断出土的先秦及秦、汉有字文物使许多古文字研究者目不暇接,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在新出土的古文字材料的研究上,因而无暇致力于本学科学术史的研究。
《古籀补》成书已有一百多年。一百多年来,大量新材料的发现与公布,推动了古文字学研究的发展。利用新成果来全面系统的研究《古籀补》应当是古文字学术史上一个十分有意义的课题。然而人们对于该书的研究目前并不完备,有关的论述多为介绍《古籀补》成书时间、版印情况、体例、所收字数及学术地位等内容,这些概述性介绍,距离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要求相差甚远。有鉴于此,在黄德宽师的指导下,本人选择该课题作为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课题。
本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在理论上,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丰富和完善古文字学术史。清代在古文字学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学者众多,成就斐然。
后记 三年前,我有幸进入安徽大学,师从黄德宽先生学习古文字学。三年来,在治学和做人两方面,导师的言传身教使我获益匪浅。
在学习过程中,我还得到何琳仪、徐在国、刘信芳等老师的指导与帮助,在各位老师开设的古文字专题研修课上,我收获良多。
作为博士生,最能反映学习成果的莫过于博士论文。本论文能按时完成,首先得益于导师的悉心指导:从研究课题的选定、论文题目的拟定到结构的安排、章节标题的设计都倾注了导师的心血;本文文稿写成后,导师数次审阅,针对文稿中存在的问题,逐条提出修改意见。
徐在国老师提供了大量与本论文有关的文献资料,并抽出时间审阅了本文文稿,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台湾成功大学的沈宝春先生提供了他所撰写的与本课题相关的论著资料。
在学习及论文撰写过程中,我还得到师兄郝士宏的关心,他经常询问我论文进展情况,并不时对我进行督促。
我的同学袁金平、张振谦、胡北、闫华、李贤等也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帮助。
对指导我的各位老师、帮助我的各位同学及沈先生,本人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
同时,我还要衷心地感谢大连市政府及大连大学对拙作的出版给予的资助,由衷地感谢大连大学的李索、陈辉远先生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任明先生对拙作的出版给予的关心与帮助。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