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页码:22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9787564117191 ·条形码:978756411719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
机械加工工艺学 |
 |
|
 |
机械加工工艺学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页码:22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9787564117191
·条形码:978756411719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机械加工工艺学》主要介绍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轴、套、箱体、齿轮等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加工精度与表面质量,机械加工生产率及其经济性分析,装配工艺以及现代制造技术、特种加工等。《机械加工工艺学》从着重培养生产现场实施型工艺人才的目标出发,通过必须掌握的理论和技术教学,强调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机械加工工艺学》适合高等工科院校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电一体化专业本专科学生使用,也可供有关技术人员参考。
编辑推荐 《机械加工工艺学》的编写指导思想是:充分体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着眼于培养生产现场实施型工艺人员所必须掌握的理论和技术,在内容取舍上,保留了作为车间工艺技术人员必不可少的理论和技术,更具体、更贴近实际,对当今的先进技术如成组技术、数控加工和计算机辅助制造等内容作适当的阐述;在编写体例上,着重于一般中小批量生产的、复杂程度中等的典型零件;在加强工程实践能力的训练方面,突出了生产现场服务必须具备的技术和能力。
目录 1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
1.1 概述
1.2 工艺文件
1.3 工艺规程制订的原则及方法
1.4 零件的工艺分析
1.5 毛坯的选择
1.6 基准及其选择
1.7 工艺路线的拟订
1.8 加工余量和工序尺寸
1.9 工艺尺寸链
1.10 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实例
1.11 工艺过程技术经济分析
习题与思考题
2 机械加工质量
2.1 概述
2.2 加工原理误差
2.3 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
2.4 工艺系统受力变形所引起的加工误差
2.5 提高加工精度的工艺措施
2.6 加工误差的统计分析
2.7 机械加工的表面质量
习题与思考题
3 轴类零件加工
3.1 概述
3.2 轴类零件的精密加工
3.3 轴类零件的中心孔加工
3.4 典型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
3.5 典型丝杠的加工工艺
习题与思考题
4 套类零件加工
4.1 概述
4.2 套类零件内孔的精密加工
4.3 典型套类零件的加工工艺
习题与思考题
5 箱体与机体零件加工
5.1 箱体零件概述
5.2 箱体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
5.3 箱体的孔系加工
5.4 典型箱体类零件的加工工艺
5.5 机体零件概述
5.6 机体零件上导轨副的精密加工与检测
5.7 磨床床身加工工艺分析
习题与思考题
6 圆柱齿轮加工
6.1 概述
6.2 圆柱齿轮的齿形加工
6.3 典型圆柱齿轮的加工工艺
习题与思考题
7 特种加工
7.1 概述
7.2 电火花加工
7.3 电解加工
7.4 电解磨削
7.5 激光加工
7.6 超声加工
7.7 电子束加工
7.8 等离子射流加工
习题与思考题
8 现代制造技术
8.1 概述
8.2 成组技术
8.3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方法
8.4 计算机辅助制造
习题与思考题
9 装配工艺基础
9.1 概述
9.2 装配工作的基本内容
9.3 机械产品的装配精度
9.4 装配工艺规程的编制
9.5 磨床头架的装配工艺过程
习题与思考题
参考文献
……
序言 本书主要介绍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轴、套、箱体和齿轮等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加工精度与表面质量,机械加工生产率及其经济性分析,装配工艺的基本知识,对于特种加工和现代制造技术,仅作一般性介绍。
本书的编写指导思想是:充分体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着眼于培养生产现场实施型工艺人员所必须掌握的理论和技术,在内容取舍上,保留了作为车间工艺技术人员必不可少的理论和技术,更具体、更贴近实际,对当今的先进技术如成组技术、数控加工和计算机辅助制造等内容作适当的阐述;在编写体例上,着重于一般中小批量生产的、复杂程度中等的典型零件;在加强工程实践能力的训练方面,突出了生产现场服务必须具备的技术和能力。
通过本书的学习,力图使读者达到以下要求:
(1)具有编制中等复杂程度零件(中小批量)的常规工艺规程的初步能力;
(2)具有对已编好的工艺规程在生产现场实施和服务的初步能力;
(3)具有对新工艺、新技术了解和推荐应用的初步能力。
本书由范崇洛主编,周颖协助编写了第8章的部分内容,并由范崇洛统稿。本书由许德轩主审。本书在编写中参考了相关的参考文献,搜集了有关工厂现场的零件加工工艺,在此向有关同志致谢。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错误与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不吝赐教,以便修订时改进。
文摘 插图:

1.3 工艺规程制订的原则及方法
1.3.1 制订工艺规程的原则
制订工艺规程的原则是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以最少的劳动量和最低的费用,按计划规定的速度,可靠地加工出符合图样要求的零件。工艺规程首先要保证产品质量,同时要争取最好的经济效益。在制订工艺规程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技术上的先进性
在制订工艺规程时,应了解国内外本行业工艺技术的发展水平,根据本企业的具体情况,通过必要的工艺试验,积极采用合适的先进的工艺和工艺装备。
2)经济上的合理性
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可能会提出几个保证产品技术要求的工艺方案。此时应作全面衡量,并通过核算或评比选择经济上最合理的方案,使制造该产品的能源、物资消耗和成本最低。
3)有良好的劳动条件
工艺规程制订时,要保证工人具有良好而安全的劳动条件。因此,在工艺方案中要注意采取机械化或自动化的措施,将工人从某些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1.3.2 制订工艺规程的原始资料
制订工艺规程时,应具备下列原始资料:
(1)产品的整套装配图和零件图;
(2)产品的整套工艺装备资料,包括原有的专用工具、夹具、刀具、量具和专用设备;
(3)产品验收的质量标准;
(4)产品的生产纲领;’
(5)毛坯资料包括各种毛坯制造方法的技术经济特征,各种钢材或型材的品种和规格、毛坯图等;
(6)本厂的生产条件为了使制订出的工艺规程能切实可行,一定要考虑本厂的生产条件。因此,要深入生产实际,了解毛坯生产能力及技术水平、加工设备和工艺装备的规格及性能、工人的技术水平以及专用设备和工艺装备的制造能力等;
(7)有关的各种技术资料如切削用量手册、夹具手册、机械工艺师手册、有关的国家标准、部颁及厂颁标准、相似零件的工艺规程以及国内外新技术、新工艺资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