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 ·页码:417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1月 ·ISBN:7104022627 ·条形码:978710402262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背德者(全译插图本) |
 |
|
 |
背德者(全译插图本)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
·页码:417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1月
·ISBN:7104022627
·条形码:978710402262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Pages Per Sheet
·丛书名:名家名译世界文学名著文库
·图书品牌:中智博文
内容简介 本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作家纪德的带有强烈自传色彩的小说,记述一名违背传统习俗、企图遵循他个人癖好的男子的故事。故事中主角米歇尔偕其妻玛丝琳娜前往北非旅游,不幸染上肺结核,玛丝琳娜照顾他时,发现他对她并没有爱情且具有同性恋倾向。返回法国后,米歇尔遇见超乎道德的梅纳尔克,后者劝他忘掉过去,尽情享受肉欲。不久玛丝琳娜染病而亡,完全自由的米歇尔决定放纵自己的欲望。宣扬了纪德所主张的一种背德主义,以对真理的大无畏的热爱和敏锐的心理洞察力表现了人类的问题和处境。
本书是法国作家纪德三部长篇小说《梵蒂冈的地窖》、《窄门》、《背德者》的合集。纪德在作品中探讨了生命本质的不定性、泯灭人性的红尘之中如何追寻生命价值与生活方式,以及社会规范与渴望自由的冲突等诸多新的社会问题,批判了当时西方社会的为传统禁忌和教条所蒙蔽而僵化的道德观。作品打破了19世纪传统的小说模式,风格明净清纯,心理刻画入微,以法国古典文学的完美形式表现了现代人的复杂思想感情,为传统的小说模式重铸了新典范。
作者简介 纪德(1869—1951),法国作家。生于巴黎一个富有资产阶级家庭。10岁丧父,由母亲抚养并给予清教徒式的教育,酿成了他的叛逆性格。14岁时爱上舅父的女儿玛德莱娜,1895年同玛德莱娜结婚。1893—1895年,他两次游历北非,身心发生巨大变化。英国作家王尔德、道格拉斯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对他影响很大,他一反清教徒的禁欲主义,开始追求同性恋生活。1925年的非洲赤道之行是纪德人生的又一转折点,此后发表的《刚果之行》等作品引起了公众对殖民主义罪行的注意。
纪德一生著述丰富,代表作有小说《背德者》、《梵蒂冈的地窖》、《窄门》、《伪币制造者》等,此外,纪德还写了不少杂文、文学评论等。纪德一生思想比较复杂,他曾参加反法西斯运动并宣称信仰共产主义,但访苏之后,又对共产主义表示怀疑。二次大战期间,他潜心于古典文学研究,战后发表的《忒修斯》是他的思想总结。1947年,纪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51年,纪德因肺炎病逝于巴黎。
媒体推荐 书评
只要纪德存在一天,法国便还有一种文学生活,一种思想交流的生活,
一种在那些并非职业哲学家和谈吐风趣的作家之间进行的终结轻率的结论。
——莫里亚克(法)
自从巴尔扎克和《交际花盛衰记》之后,还没有人如此客观地写出如此
的邪恶。
——普鲁斯特(法)
近三十年的法国思想,不管它愿意不愿意,也不管它另以马克思、黑格
尔或克尔凯郭尔为坐标,它也应该参照纪德来定位。
——萨特(法)
编辑推荐 本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作家纪德的带有强烈自传色彩的小说,记述一名违背传统习俗、企图遵循他个人癖好的男子的故事。故事中主角米歇尔偕其妻玛丝琳娜前往北非旅游,不幸染上肺结核,玛丝琳娜照顾他时,发现他对她并没有爱情且具有同性恋倾向。返回法国后,米歇尔遇见超乎道德的梅纳尔克,后者劝他忘掉过去,尽情享受肉欲。不久玛丝琳娜染病而亡,完全自由的米歇尔决定放纵自己的欲望。宣扬了纪德所主张的一种背德主义,以对真理的大无畏的热爱和敏锐的心理洞察力表现了人类的问题和处境。
目录 梵蒂冈的地窖
第一卷 昂蒂姆阿尔芒一杜布瓦
第二卷 朱里斯德巴拉利乌
第三卷 阿梅代弗勒里苏瓦
第四卷 蜈蚣
第五卷 拉夫卡迪奥
……
文摘 书摘
一八九○年,在教皇莱昂十三世的治下,各类风湿症专家x……医生名
声鹊起,吸引了共济会会员昂蒂姆·阿尔芒-杜布瓦到罗马来求治。
他的连襟朱里斯·德·巴拉利乌惊叫道:“怎么?您到罗马去医治您的
身体!但愿您到了那边,能够认识到您的灵魂患病更深!”
阿尔芒一杜布瓦用可怜巴巴的声调回答:
“可怜的朋友,请瞧瞧我的肩头。”
宽厚的巴拉利乌不由自主地抬起眼睛去瞧襟兄的肩头;那肩头一耸一耸
不停地动着,仿佛抑制不住、正在哈哈大笑一样;眼看着这个半瘫痪的庞大
身躯把剩下能活动的肌肉去做这样的滑稽动作,也真够可怜的。算了吧!他
们已经作出了决定,巴拉利乌即使嘴巴再厉害,也无法加以改变。也许时间
能够使他改变?也许圣地的秘密忠告能够……朱里斯十分失望,只能说:
“昂蒂姆,您真叫我难过(肩头马上停止跳动,因为昂蒂姆很爱他的襟
弟)。我希望再过三年,到了大赦年,我来找您的时候,您能够变好了!”
昂蒂姆的妻子韦罗妮卡陪同丈夫前往罗马。她的心情跟丈夫的完全不一
样:她跟妹妹玛格丽特同妹夫朱里斯都是虔诚的教徒,这次到罗马做长期的
居留正符合她最宝贵的愿望。她的生活十分单调而且没有什么希望,她就用
日常祷告、跪拜等琐碎的敬神仪式来充实自己的生活;她不能生育子女,她
就把原来要用在子女身上的全副心思都用在自己的理想上。最可惜的是她对
促使昂蒂姆回到天主身边这件事没有很大的希望。很久以前她就知道了,丈
夫宽大的前额上铭刻着否认天主的横纹,什么固执的事情都干得出来。弗隆
神甫已经警告过她了。他说:
“夫人,最不可动摇的决定就是最坏的决定。现在您只有把希望寄托在
奇迹上了。”
现在,她甚至不再伤心了。他们在罗马住下的头几天,夫妻两人就各自
安排好各人的私生活:韦罗妮卡管家务和敬神,昂蒂姆搞他的科学研究。因
此他们两人虽然住在一起却又截然相反,虽然互相容忍却又互相排斥。就因
为这样他们两人间才能融洽一致,他们才能每人享受一半的幸福。他们各自
从对方的容忍中看出对方在秘密地运用自己的美德。
P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