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宗教 >

佛教物质文化寺院财富与世俗供养

2010-04-14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 ·页码:512 页 ·出版日期:2003年12月 ·ISBN:7806727434 ·条形码:978780672743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佛教物质文化寺院财富与世俗供养 去商家看看
佛教物质文化寺院财富与世俗供养 去商家看看

 佛教物质文化寺院财富与世俗供养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
·页码:512 页
·出版日期:2003年12月
·ISBN:7806727434
·条形码:978780672743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Pages Per Sheet
·丛书名: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有关佛教思想、寺院法器、佛寺文物、僧尼生活、佛教艺术等国际研讨会的几十篇论文。
  此书为寺院财富与世俗供养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媒体推荐
                    宿 白
                  北京大學考古系
  2001年6月,由美國西北大學美術史系與中國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聯合舉辦的“唐宋的佛教與社會寺院財富與世俗供養”學術研討會,在風景如畫的北京大學隆重召開。這次國際性的學術交流,以其醒目的主題、深入的研討和出色的組織工作,在國内外學界引起不小的反響。現在蒼萃這次會議精要的論文彙編,即將由上海書畫出版社(朵雲軒)付梓面世,謹為祝忱!
  這次研討會之所以成功,首先是選題中鵠,貼近熱點。眾所周知,唐代是中國佛教發展的鼎盛時期,宋代是佛教中國化或中國化佛教的形成時期.剖析西元7世紀至lO世紀時中國的社會經濟因素與佛教之間的關係,對佛教以及中國歷史等研究領域具有重大意義。唐宋時期的中國佛教,曾以何等光輝的面貌,傲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成為中國佛教史上的華彩樂章。唐代佛教創宗立說,遠播海外;宋代的融會貫通,刊印大藏,自不待言,唐宋佛教對中國政治、文化、宗教、意識形態等一切領域的深遠影響,更是不遑多論。
  在唐宋佛教與社會這一廣泛的背景下,會議切入寺院財富與世俗供養這一中心展開論證,深得個中三昧。因為,寺院經濟是佛教生存、發展的基石,而世俗供養與功德則是佛教昌盛的源泉。世俗對佛教的支援成為傳播佛教思想和形式的主要因素。學者們把西元7至10世紀看作中華文明受到印度佛教影響而產生了彪炳千秋的一種文化模式的時期,蓋因於此。
  佛教是具有廣泛認知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探討唐宋佛教與社會這一主題,也需要國際性的交流與合作。我們欣喜地看到,參與研討的各國學者,在其不同的歷史和文化的框架下,在很大程度上對這一課題達成了共識。文化無國界,人類文明由共同居住在地球上的人們共同締造,此次研討會和這本論文集是一個很好的證明。
  中國正在大跨步地走向世界,多元化的世界更加需要中國。此次研討會的成功舉辦和論文集的成功出版,是多學科綜合交叉研究的結果。從物質文明到精神世界,從經典理論到具體實踐,從考古研究到文獻考據,多層面,多學科、多方位地顯示了綜合研究的必要和必需,儘管還衹是走出了頭幾步。
  紙短話長,拉雜寫了這些,是為序。
编辑推荐   本书收录了有关佛教思想、寺院法器、佛寺文物、僧尼生活、佛教艺术等国际研讨会的几十篇论文。
  此书为寺院财富与世俗供养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目录
序  宿 白
致謝 胡素馨
1.導言 胡素馨
Ⅰ.樸素,豐富與形象的消失
 2.”少欲知足”、“一切皆空”及“莊嚴具足”:
  中國佛教的物質觀 柯嘉豪
……
文摘 书摘
  日本东大寺和中国法门寺最引人注意。隋唐时期日本派遣的大量政府使节、留学生、僧人来中国,获得了许多物品,带回日本後许多归皇室收藏。8世纪中叶日本圣武天皇死,天平胜宝八年(756)後陆续归属东大寺。几万件物品中有袈裟、书籍、乐器、武器、镜、屏风、花毡、药物和各类器具等,许多是来自隋唐的物品。法门寺是唐代重要的佛寺,皇帝常常亲自迎送供奉佛骨,每次活动皇室,寅族和信徒们都施舍大量财物,最後珍藏在寺院之中。塔基地宫保存器物几万件,包括金银、玻璃、织物,宝石、钱币、铜铁,漆木、石器、书籍等。
  东大寺正仓院藏品人藏时有《天平胜宝8岁(756)六月二十一日献物账》等,法门寺也出土咸通十五年(874)镌刻的《监送真身使随真身供养道具及恩赐金银衣物账》碑,原始记录表明两寺拥有的文物分别代表唐代前期和後期,物品种类十分丰富,展示出了唐代手工业发展的轨迹,由於物品多来自皇室和贵族馈赠,属於当时生产制作的最高水平。更为重要的是《献物账净。《衣物账》详载了物品的奉献理由,物品的来源,物品的名称、数量、尺寸、质地、形状和特徵等。其中所记的工艺技术名称、装饰方法,由於有寅物直接对照,可以搞清许多手工业产品特徵。
  《献物账》记载东大寺正仓院各类器物六百多件,提到了如“银平脱合子,各纳棋子”、“银平文琴”、“金铜铀装唐大刀”、“银装铀作大刀,银镂龙星形,银作山形葛形兽形平文”、“金铜装唐大刀,金作山形葛形裁文,但鞘尾及约以金柒”、“铜金柒作大刀,银目但以金涂扼”、“金柒银铜作大刀,金镂作日月星云形符。等,这些诲涩难懂的工艺技术名词,参照实物可一目了然。
  “平脱”和“平文。是镶嵌工艺的一种,与漆结合,可出现在木、铜,瓷等各种材质的器物上。凡称“平脱”和“平文”者,一般不离开金或银,是将金银捶打成很薄的金银箔片,修剪成各种需要的花纹图形,用漆粘合在器物上,打磨光滑,露出金银箔的图案,有时再錾刻纹样。《安禄山事迹》载玄宗赐禄山的器物中的大量平脱物品广由於有东大寺正仓院的实物存在便可以理解其样式了。金银平脱需要的金银很少,成品又与金银器相似,艺术效果更为豪华,是当时极为珍贵的工艺品。
  “金铜”为铜鎏金,“金柒”与鎏金工艺相同,施用的范围更广。鎏金在战国西汉时期已经十分成熟,大量运用在铜器上,汉代称为涂金、黄涂。汉代以後“涂金”继续流行,而且不光是指金属器物,建筑上用金粉涂抹装饰也包括其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