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经济管理 > 投资 >

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根源及持久性分析

2010-04-14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页码:27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1月 ·ISBN:9787109135611 ·条形码:978710913561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根源及持久性分析 去商家看看
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根源及持久性分析 去商家看看

 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根源及持久性分析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页码:27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1月
·ISBN:9787109135611
·条形码:978710913561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根源及持久性分析》在研究过程中运用现存研究与创新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人民币升值压力根源及其影响的研究为主线,从当前人民币升值压力来源入手,通过分析借鉴日元和其他国家货币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经历,并结合中国当前国际收支的特殊局面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具体环境,提出了解决人民币问题的一些措施。
作者简介 周克,男,1974年10月出生,经济学博士,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金融理论、宏观经济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曾在《世界经济研究》、《现代财经》、《经济导刊》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出版了《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和《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等著作。
编辑推荐 《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根源及持久性分析》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
目录
前言
PREFACE
1 导论
1.1 本书研究背景
1.1.1 人民币问题的提出
1.1.2 人民币问题产生的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决定
1.2.2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
1.3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1.3.1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2 结构安排和主要内容
1.3.3 创新及不足

2 近期人民币升值压力分析
2.1 中美贸易摩擦导致的人民币升值压力
2.1.1 中美贸易发展的历程和现状
2.1.2 中美贸易摩擦及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2.2 人民币汇率低估带来的升值压力
2.2.1 宏观经济平衡法
2.2.2 扩展的购买力平价方法
2.3 投机性资本流动带来的升值压力
2.3.1 中国流入资本的规模及模式
2.3.2 国际储备构成分析

3 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根源及持久性分析
3.1 人民币被严重低估了吗
3.1.1 人民币低估计算方法的问题
3.1.2 中国国际收支的跨国比较
3.2 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根源
3.2.1 节俭困境
3.2.2 对节俭困境的修正
3.3 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持久性分析
3.3.1 汇率变动对贸易影响的理论分析
3.3.2 汇率变动对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4 全球经失衡:一种跷跷板游戏
4.1 全球失衡的现状
4.1.1 美国及其他工业国的外部失衡
4.1.2 中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外部失衡
4.2 全球失衡的原因
4.2.1 现存的解释及不足
4.2.2 全球失衡的原因
4.3 全球失衡给人民币造成的升值压力
4.3.1 全球失衡是可持续的吗
4.3.2 全球失衡给人民币造成的升值压力

5 日元汇率变动的原因及对人民币的启示
5.1 日元汇率的变动及影响
5.1.1 日元及主要工业国货币汇率的变动历史
5.1.2 日元升值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5.2 传统汇率理论对日元汇率变动的解释
5.2.1 汇率决定的传统理论
5.2.2 实证分析
5.3 日元汇率变动的原因
5.3.1 1971—1995年日元持续升值的原因
5.3.2 1995—2008年日元汇率变动的原因
5.3.3 1971—2008年日元汇率变动原因综述
5.3.4 日元升值对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启示

6 人民币升值压力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6.1 升值压力、负风险溢价与流动性陷阱
6.1.1 日本利率的负风险溢价和流动性陷阱
6.1.2 升值压力对人民币利率的影响
6.2 资本不完全流动条件下的固定汇率模型
6.2.1 模型的结构
6.2.2 静态预期时系统的动态稳定性
6.3 升值压力对人民币利率和实际汇率的影响
6.3.1 人民币升值压力对利率和实际汇率的影响
6.3.2 资本项目开放对利率和实际汇率的影响

7 求解人民币问题
7.1 人民币升值能使中国经济恢复均衡吗
7.1.1 现存解决方案及不足
7.1.2 升值是否能够恢复中国的内外部均衡
7.2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
7.2.1 人民币应该浮动吗
7.2.2 人民币何时浮动
7.3 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对策
7.3.1 建立合理的国际收支结构
7.3.2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8 结论
8.1 主要结论
8.2 后续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后记
……
序言 按照古典学派的观点,名义汇率的变动是不会影响实体经济运行的。因为价格可以迅速变化,消除各种冲击,使市场恢复均衡。如果这种观点正确,对汇率的研究便失去了意义。然而,在现实经济中,价格并不具有完全弹性。尽管目前尚缺乏价格粘性的确凿证据,但是绝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价格至少在短期是粘性的。在这种假设下,名义汇率的变动就会对两国商品的相对价格产生影响,从而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正如日元自1971年8月开始的持续升值,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日本经济陷入长期停滞和通货紧缩。
进入21世纪,人民币汇率问题成为世界经济的一大热点。关于人民币汇率错估的争论在随后的时间里也越演越烈。作为回应,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2.1%,并同时宣布: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文摘 插图:


第一,中国的双顺差。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的经常项目时正时负,资本项目在绝大多数时期为正。从1990年至今,除了1992年、1993年和1998年,中国一直存在双顺差。直到21世纪初,中国经常项目的顺差规模都较小。但在随后的时间里经常项目迅速增加,2005年经常项目顺差达1 608亿美元,资本项目顺差达到629亿美元。2006年,经常项目顺差增加到2 498亿美元,到达GDP的9.5%。①资本项目顺差则下降到100亿美元左右。双顺差导致中国的国际储备迅速增加,也直接导致了人民币低估论的产生,从而给人民币汇率造成了理论上的升值压力。
第二,中美贸易关系。1993年,中国对美贸易出现顺差,并在随后的时间里迅速增加,年均增长率达到了约30%。中国自2000年以后超过日本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赤字国,美中贸易赤字在2005年达到2 016.7亿美元,远远超过美国与其他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赤字,占到美国贸易赤字的25.77%。②随着中美贸易顺差的急剧扩大,中美贸易摩擦难以避免。自2003年以来,美国国内的贸易保护主义者开始指责中美之间巨大的贸易顺差,中美贸易摩擦也逐渐升级。人民币问题也由此产生。人民币目前面临的问题与日元在20世纪70年代面临的问题非常类似。
后记 本书是在我的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完成的,并得到了西南民族大学青年重点项目基金的支持。
我的导师李天德教授,为人宽厚,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对鲁钝的我关爱有加。从师以来,获益良多。至于博士论文,从选题到定稿,更是浸染了先生大量心血。感谢可亲可敬的老师!
还有为我提供了极大帮助的西南民族大学,学校的领导和学院的同仁,感谢你们!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