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经济管理 > 管理学 >

考试统计学

2010-04-14 
基本信息·出版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487 页 ·出版日期:2002年05月 ·ISBN:7562225516 ·条形码:978756222551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考试统计学 去商家看看
考试统计学 去商家看看

 考试统计学


基本信息·出版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487 页
·出版日期:2002年05月
·ISBN:7562225516
·条形码:978756222551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新世纪考试科学丛书

内容简介 《考试统计学》编著的特点是:在力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和知识内容的科学性的基础上,始终坚持理论密切联系实际,注重突出该学科的实用性。对于应用中涉及到的高深的数理统计原理和冗繁的计
算公式,一般不作严格意义上的数学证明,而是尽可能地借助教育、劳动、人事等考试管理或考试科研的实际范例,深入浅出地阐明其基本思想、适用范围或应用条件,使广大考试管理工作者
和数理基础较差的考试研究人员,通过自学或一般培训即可入门,并能做到学以致用。此外,鉴于考试统计学与考试评价学二者间具有密切的内在逻辑联系,书中提出的某些典型性范例。除
了作出统计性的事实判断外,往往也尝试给予评价性的价值判断,这也是《考试统计学》与其他各类统计学相区别的又一个特点。
值得提出的是,在《考试统计学》定稿过程中,曾经得到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刘华山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数学系彭守权教授和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张红梅女士的悉心指导,在此谨致谢意。
另外,在编著《考试统计学》过程中曾参阅了不少统计文献,并引用了其中的一些资料,但未在正文中一一标注,谨在书后参考文献中列出,一并表示感谢。
目录
总 序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统计的涵义和统计学内容
一、统计的涵义
二、统计学内容
第二节 考试统计学的对象和特点
一、考试统计学的研究对象
二、考试统计学的研究特点
第三节 考试统计学的研究方法
一、大量观察法
二、统计分组法
三、综合指标法
第四节 学习考试统计学的意义和注意要点
一、学习考试统计学的意义
二、考试统计应用注意要点

第二章 考试统计资料
第一节 统计资料分类
一、资料的表现特征
二、资料的测量水平
第二节 统计工作步骤
一、统计资料的收集
二、统计资料的整理
三、统计资料的分析

第三章 常用统计量
第一节 集中量数
一、平均数
二、中位数
三、百分位数
四、几何平均数
第二节 差异量数
一、两极差
二、标准差
三、变异系数
第三节 相对量数
一、强度相对数--率
二、结构相对数--构成比
三、比较相对数--相对比
四、动态相对数--发展率
第四节 相关系数
一、相关关系概述
二、相关系数种类
三、应用注意事项

第四章 统计图表
第一节 统计表
一、统计表的结构
二、统计表的种类
三、统计表的设计
第二节 统计图
一、统计图的结构
二、常用统计图形
三、统计图的绘制

第五章 概率与分布
第一节 概率基础
一、事件
二、概率
三、随机变量
第二节 正态分布
一、正态分布的概念与特征
二、正态曲线下的概率分布
三、标准正态概率分布表
四、正态分布的实际应用

第六章 参数估计
第一节 抽样误差的描述
一、抽样误差的概念
二、标准误
第二节 参数估计的原理
一、区间估计的基本思想
二、常用统计术语的含义
第三节 可信区间的估计
一、总体均数的区间估计
二、总体率的区间估计
三、总体方差的区间估计
四、总体相关系数的区间估计

第七章 假设检验
第一节 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
一、统计假设
二、统计检验
第二节 常用假设检验统计量
一、建立检验量的条件
二、检验量的抽样分布
三、检验统计量的择用
第三节 假设检验的一般程序
第四节 均数差异的假设检验
一、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的比较
二、样本均数与样本均数的比较
第五节 方差差异的假设检验
一、样本方差与总体方差的比较
二、样本方差与样本方差的比较
第六节 比率差异的假设检验
一、样本率与总体率的比较
二、两个样本率的比较
三、多个率或多个比的比较
第七节 相关系数差异的假设检验
一、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
二、两个样本相关系数的比较
三、多个样本相关系数的比较

第八章 方差分析
第一节 方差分析的概述

第九章 非参数检验
第十章 线性加归分析
第十一章 考试统计设计
第十二章 考试质量的统计分析
参考文献
统计用表

……
序言 考试,特别是高考,起码在教育领域内,是评价极为矛盾的典型。早在20世纪60年代,毛主席重提阶级斗争,考试就沦为“培养精神贵族”、“复辟资本主义”的“万恶之源”。1966年,废除高考成了教育领域中开展“文化大革命”的突破口①。1973年把张铁生当成“石头”抛出来“反回潮”,1975年拿周荣鑫开刀“反击右倾翻案风”,高考都是“突破口”。1977年,邓小平再次重新工作,恢复高考,又成了推翻“两个凡是”②、打破“两个估计”③的“突破口”,成了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思想解放的先声。有趣的是,恢复高考20年后,1997年,一方面,原国家教委及各级考试机构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开展纪念征文,《人民日报》用《伟大的转折》为题综述了征文活动。
文摘 插图: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