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散文 >

洛杉矶已久

2010-04-14 
市场价:¥22.00卓越价:¥15.40为您节省:6.60元 (70折) VIP 价:¥14.94 SVIP价:¥14.63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洛杉矶已久 去商家看看
洛杉矶已久 去商家看看

 洛杉矶已久

  • 市场价:¥22.00
  • 卓越价:¥15.40为您节省:6.60元 (70折)
  • VIP 价:¥14.94 SVIP价:¥14.63
  • 全场购物免配送费!
  • 现在有货,登录后根据您所在地址,商品的发货时间会有所不同。 (暂无用户评分、评论 | 写评论)
    最佳组合 购买本商品和 水流云在:英若诚自传
    共计价钱:¥54.00
    同时购买共计:¥34.40元
    为该商品打分以改善“为我推荐”      登录为该商品打分
          已经有了
    基本信息·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页码:345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1月
    ·ISBN:7506332930
    ·条形码:978750633293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内容简介   本集是著名旅美作家陈燕妮又一部精彩焕然的文艺随笔。作者再一次将诗意的追求与现实的叙写交融在一起,旨在逼近内心的隐秘与波澜。文风承袭陈燕妮贯的犀利、酣畅、老到、俏皮、自有一派独特的芬香、醇和与女性的敏锐。她旅居海外多年,所述思所感,浑然不觉之间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东西方情感的不同表达方式给予全新的阐释。
    作者简介 陈燕妮生于杭州、长于北京,毕业于上海铁道学院机械铁道车辆专业,一九八八年赴美,先后任《美东时报》记者、美国中文电视记者,现为《美国文汇周刊》总裁。曾出版《告诉你一个真美国》《纽约意识》《遭遇美国》《再回纽约》《美国之后》等著作。
    媒体推荐 书评
    作者现任《美洲文汇周刊》总裁,多年侨居海外,系著名作家。她的叙述写人,所思所感,多有出人意料处,其笔下的美国生活经历,确令人广视野,长见识,更多的了解西方现代生活的风格和人文观念,更多地了解她所经历的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该书文笔流畅,功力老到,读后必会多有感悟。

    编辑推荐 作者现任《美洲文汇周刊》总裁,多年侨居海外,系著名作家。她的叙述写人,所思所感,多有出人意料处,其笔下的美国生活经历,确令人广视野,长见识,更多的了解西方现代生活的风格和人文观念,更多地了解她所经历的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该书文笔流畅,功力老到,读后必会多有感悟。
    本书为作者陈燕妮以一九九五年迄今的旅美生活为主题的杂文结集,内容涵盖海外政治、生活、艺术、生存现状等各方面内容。书中包括《讨厌欧洲》、《我与美国之音》、《美国海关》、《三回纽约》等文。
    目录
    (一)才刚感慨
    讨厌欧洲(十则)
    遥想欧洲(之一)
    我的行程(之二)
    德国金属(之三)
    意大利罗马古建筑(之四)
    ……
    文摘 书摘
    在美国生活了将近十五年,无论在东岸还是在西岸举凡撞
    见一幅尤其是都市美景,我都不下一百次地听到身旁有人做如
    此说:真像欧洲。
    后来我暗自归结下来,觉得这一些被归类为“真像欧洲”
    的都市美景多半情调清丽、细砖铺路、绿阴点点,景色两侧百
    分之八十会有适于悠闲低语的咖啡小店品质上乘的祥和环境。
    平心而论,这种景色在美国多采行大手笔市政规划的风格中的
    确谈不上多得此起彼伏,凡有,又必被纳入“真像欧洲”云
    云,“欧洲”两字一来二去就把我所能得见的典雅不动声色地
    截获了。这里面渐渐出现的质变当然会是这样的:如此“欧
    洲”撞见多了,让我对“欧洲”动用了未知所以的向往情怀。
    其实从小对欧洲我就好感多多,这和很多中国人天然地对
    白人有一种特殊的爱戴情愫异曲同工,很多人都一直觉得欧洲
    那里断定是美人遍地、财物丰硕的场所。在我小时候的认知
    里,中国连绵白糖都可以用来供做零食,我想欧洲一定不如此
    低级,欧洲断然不会如我小时候那般看待绵白糖,而非洲又似
    乎穷得没有绵白糖,那么,当然对完全不用绵白糖做零食的欧
    洲我必须立正景仰。
    欧洲白人毫无疑问也是我喜欢的重点,我已经说过,中国
    人中和我想法同一的也大有人在,因为无数眼见到的白人们看
    上去修养加身、身材高挑兼轮廓清楚,人人一副热衷清洁的样
    子。
    基于如此等等对欧洲的崇拜,生命历程中的谈话里对“欧
    洲”二字我一向用词小心,总觉得如果脱口而出“洪都拉斯”
    这样的蛮夷之地或许允许口气粗鲁而慌忙,而对欧洲,则大不
    然。
    有些戏剧的是我此生的首次欧洲之行拖延得相当晚。说是
    “拖延”实在并不为过,在我因为居美生存忙碌缘故错过了好
    几次免费前往的机会之后,我把这事彻底放下了,直到二○○
    二年三月中旬。
    说实话,挑选这样的日子完成我的欧洲行,原因还不在于
    我内心深处对“拖延”二字有了警醒,最为真实的原因是这时
    候我需要为我已经开始营建的洛杉矶新居寻找久仰了的纯粹欧
    洲家具。当然这一目的最后在欧洲也终于未竟,但重大的副产
    品是在终于前往欧洲之后,我对欧洲的失望难于言表。
    这种情结直到时过境迁以后的今天一直缠绕在我内心深
    处,觉得似乎在这世界上我忽然失去了一个可供景仰的高素质
    坚固。人有时候是会景仰未知的,当然也可能
    ……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