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25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 ·ISBN:9787303100729 ·条形码:9787303100729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
母亲的智慧:人生奠基18年 |
 |
|
 |
母亲的智慧:人生奠基18年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25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
·ISBN:9787303100729
·条形码:978730310072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母亲的智慧:人生奠基18年》内容简介:当孩子们以自己独立的人格立足于未来社会,作为母亲,我们如果能够给予他们健康的体魄,坚毅的性格,智慧的思维方式,热爱生活的激情和对祖国的责任感,我们就给了孩子们无限发展的空间。
作者简介 曲艳霞,现任北京理工大学附中校长、党总支书记,兼任中国教育学会初中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海淀区人大代表。
长期从事中学教育,喜欢孩子,热爱教育,致力于对教育的研究。1998年作为教育嘉宾参加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家教咨询节目,主讲“建设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家长如何与中学孩子沟通”等专题;1999年合著出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简释》。2006年参加海淀电视台家教讲座,主讲“如何引导青春期阶段的孩子”。发表论文《有效开展学校网络德育的实践与思考》《引领学生发现未来的自己》。
坚持遵循规律育人,以培养学生“有理想,懂道理,会学习,强体魄”为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以“追求卓越,让优秀成为习惯”为校园精神,创造条件,为学生搭建广阔的舞台,引领孩子的健康成长与和谐发展。
编辑推荐 《母亲的智慧:人生奠基18年》:7年前,丁丁被保送清华大学建筑系。6年以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哈佛大学学习。丁丁以扎实的步伐走出人生奠基的每一步。
他的成功离不开母亲的培养。母亲的伟大与责任就在于用爱与智慧让每一个普通的孩子都可以很优秀。
目录 第一章 0岁到3岁——一起步
一个馒头也要蒸熟了吃/4
感受婴幼儿丰富的“智力”活动/5
玩耍中蕴含着“教育”/10
在鼓励与期待中发展语言/12
不能容忍的缺点——任性/15
求治瘸腿的经历与感想/17
母亲的体会/24
第二章 4岁到6岁——启迪
在讲故事中学习/27
玩儿中启蒙/29
发现“天赋”/30
幼儿艺术班衔接小学/33
“三座大山?狮山、虎山、花果山”/38
品德教育启蒙:尊重,礼貌/38
母亲的体会/44
第三章 小学阶段——养成
一、培养广泛的兴趣/47
适应学校生活/47
兴趣促进全面发展/51
因为喜欢老师而喜欢数学/54
激发读书的积极性/57
比培养特长更重要的收获/61
赖宁的影响:一根油条俩鸡蛋/64
屡战屡败,屡败屡战/65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66
对学习品质的理解/66
学玩不误,专时专用/68
学会“挖地雷”/71
以鼓励拒绝依赖/74
“摘抄”与“联想”/77
左撇子的启发/79
有效指导学习方法/81
珍贵的体育奖励/83
三、需要认真对待的品德主题/85
撒谎是孩子的另一种聪明/85
第一次给儿子零花钱/90
善良,真诚,感恩与责任/94
四、长大中的波折/97
帮助孩子解决问题/97
淘气的孩子/101
小男子汉/104
蹲下来和孩子讲话/109
五、伙伴与集体/111
被女生关注/111
经历委屈/113
成长体会/115
母亲的体会/119
第四章 初中阶段——引导
“读了一本不好的书”/123
做图书管理员/125
数学竞赛终于获奖/126
“英语老师进步了!”/128
感受综合活动课/129
“我为什么要入团”131
没有“逆反”的机会/134
一口气拔了8个“引体向上”/137
考四中的理想破灭了/139
“狗不理队”过把瘾/145
成长体会/147
母亲的体会/152
第五章 高中阶段——放飞
人贵有志,学贵有恒/155
学习上走向成熟/160
走出家门看世界/164
感受来自澳大利亚的亲情/167
参评“十佳”——经历比结果更重要/174
申请入党/178
承受挫折,学会坚强/180
大学保送一波几折/185
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190
给自己创造机会/194
成长体会/200
母亲的体会/208
第六章 在教育孩子中感悟
十年“底色”教育/211
家庭教育从“播种”行为开始/212
感悟家庭与母亲的责任/214
父母的人格魅力/217
教师的深刻影响/222
尊重、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225
玩是人的需要/236
教育孩子的几条基本原则/243
母亲的体会/253
后记
致谢
……
序言 在我多年从事家庭教育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一个基本的规律,即孩子生下来都是天使,但渐渐地就变得千差万别,如《三字经》开篇所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孩子的发展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顺顺当当,越来越好;一类是问题不断,越来越差;夹在中间的一类是忽上忽下,难以预料。奥妙何在?一句话:孩子的差别几乎就是家庭教育的差别。
丁丁就是一个顺顺当当越来越好的孩子。他于2002年高中毕业。因为高三数学竞赛获全国中学生联赛一等奖和被评为北京市优秀学生、获得北京市中学生银帆奖,而被清华大学保送建筑学系学习。保送的同时参加高考,连同加分取得了656分的成绩,当年清华大学录取分数线为621分。如今丁丁已经在清华大学完成了本硕连读,以优异的学业水平被美国哈佛大学录取,继续攻读建筑设计学硕士学位。
丁丁并非超常儿童,而是一个极普通的孩子,上初中时身高才1米42,智商测试仅为良好,这个结果表明他并不属于那种智力上出类拔萃的孩子,比起那些中学毕业就考上国外名牌大学的孩子他很逊色;也没有什么特殊情况、特殊经历,就在平平常常的生活中用普通人的方式经历着普通人成长的过程,扎扎实实地走出人生奠基的每一步。
如果说丁丁有什么优势,或许可以说,他生活在一个家风淳朴而又有现代追求的教师家庭。本书的作者就是丁丁的母亲曲艳霞,她说:“我出生在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我的母亲做过幼儿园的保育教师,父亲开始是工人后来是经济师。他们养育了我们兄弟姊妹四人,以自己的善良、淳朴和智慧,教育和熏陶着我们,对我们的成长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70年代中期,我成为一名中学教师,后来担任副校长、校长。
文摘 插图:

丁丁说话很晚,直到一岁八个月,都还只是会叫“爸爸、妈妈”,为此我非常着急。邻居家的孩子说话比他早多了,许多孩子是在一岁左右的时候就开口说话的。朋友告诉我,不要放弃训练,训练的办法就是天天都和孩子说话,给他念儿歌,给他讲故事,要不厌其烦,我就坚持这样做。一岁八个月以后,丁丁开始往外蹦话,很多很难听懂,但我和先生仍然非常高兴。两岁生日刚过,丁丁突然什么话都能说了,而且学会了第一首儿歌:“大马木(路),宽应(又)宽,警察夫夫(叔叔)站中间,红灯停,绿(nd)灯行,过马木(路)要看酿(两)边。”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那天早上,他一边穿衣服,一边背诵这首儿歌,得意极了!好像一夜之间这个孩子就长大了!我兴奋地叫老爸老妈都过来听,全家人都为此高兴,给他鼓掌。丁丁更是一脸的兴奋,晃着小脑袋,一遍又一遍地背着。
孩子的点滴进步都是他成长中跨出的一大步,大人对孩子耐心的期待给了孩子成长的空间。
后记 儿子上大学以后,我有了这种写作的冲动,因为回想孩子成长中的一个个故事,反思我对教育孩子的理解和感悟,思考孩子成长中的一些规律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对于我现行的教育工作也都有着很好的帮助。但当我粗略地记述这些经历与感想后,却因为调入一所新的学校,开始一个新的局面而无暇再拿起笔,这一搁居然6年过去了。
如今儿子已经25岁了,他已经在美国哈佛大学的课堂里读书一年了。
想想,儿子真是幸运和幸福的。这个幸运来自于孩子生活的这个时代,来自于学校、教师、社会给予他的培养和关爱,来自于孩子自己的努力,也来自于家庭为他打下的基础。
在对孩子的教育引导中,作为母亲我确实还有很多很多的遗憾。比如,丁丁对整理自己的物品不上心,很少动手自己洗衣服,不是不会而是不屑于做。东西用完不能及时放回原位,他的房间多数情况下需要大人帮忙收拾,提醒多次总是嬉皮笑脸改进甚微。是孩子不爱劳动吗?是孩子不懂得整洁吗?都不是,还是我对孩子这方面的好习惯养成不到位。平时生活中我更多的精力用在学校的事情上,对家里的许多事都不往心里放,比如房间的整洁,物品的有序,洗衣买菜做饭等,都不上心不在意,简单随便,动手做家务的时间非常有限,常常是东西堆积多了再突击收拾,也更没有时间关注孩子的东西是否整齐,简单讲还是做大人的以身作则不够。当孩子走上工作岗位,独立的工作环境和生活需要会督促他发生变化,那个时候,我再借机推他一把帮他改正吧。现在,据他自己讲在美国做饭的能力已经得到明显增强。
家庭教育是个过程,随着孩子的长大不断进行,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效果总是在实际的过程中不断生成的。教育虽有共性,但家庭教育也是极富创造性的个性化教育。虽然别人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成功却不能复制,更多的还需要每一个家庭每一位母亲父亲自己去创造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