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页码:211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5月 ·ISBN:7801954483 ·条形码:978780195448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健康是吃出来的 |
 |
|
 |
健康是吃出来的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页码:211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5月
·ISBN:7801954483
·条形码:978780195448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图书品牌:北京时代联信
内容简介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
——《黄帝内经》 春季养肝,宜省酸增甘;夏季养心,宜省苦增辛;秋季养肺,宜少辛增酸;冬季养肾,宜少咸多苦。
——《千金要方》 养生家建议我们:食补应顺四时而适寒暑。所以,我们要按季节变化调整自己的食补计划,让季节来引导食欲。
日常生活中的许多食物,本身就是中药材。药物可以治病,食物选择得当同样也可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药补不如食补,做自己的营养师,让我们日常的饮食发挥补品的作用。
编辑推荐 一本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指导思想的健康著作,一本以健康膳食为基本内容的实用操作手册!《健康是吃出来的》根据二十四节气的变化,精选数百种健康膳食,从饮食观念、营养知识、膳食结构、饮食搭配等方面入手,使读者不仅能够获得健康膳食的文化理念,更可以按照书中所提供的粥谱、菜谱、汤谱自己烹饪出一道道美味佳肴,吃出一生好健康。
中国的传统医学认为,人体与其周围的环境是统一的。时序的变化,影响着人体生物钟的运转。食补也应该顺四时而适寒暑,利用自然的有利因素,按一年四季气候阴阳变化的规律和特点合理按排饮食,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目录 第一章 春季食补
春季对人体的影响及食补特点/2
一、春季食补推荐/4
(一)谷豆类食物/4
(二)肉鱼蛋类食物/6
(三)瓜果类食物/8
(四)蔬菜类食物/10
(五)食谱例举/16
二、春季防病治病食补方/22
(一)呼吸系统疾病/22
(二)皮肤疾病/25
(三)血液及心血管疾病/27
(四)消化系统疾病/30
(五)其他疾病/33
三、春季食补套餐谱/36
(一)凉拌清蒸套餐/36
(二)凉拌炒煨套餐/38
(三)凉拌炒煮套餐/39
(四)油炸水煮套餐/40
(五)焯煮煸炒套餐/42
(六)腌煮烤炒套餐/44
(七)炸炒蒸煮套餐/45
(八)清炒熏煮套餐/47
(九)爆炒腌煮套餐/49
(十)酱焖炒煮套餐/50
第二章 夏季食补
夏季对人体的影响及食补特点/54
一、夏季食补推荐/56
(一)谷豆类食物/56
(二)肉鱼蛋类食物/57
(三)瓜果类食物/59
(四)蔬菜类食物/61
(五)食谱例举/64
二、夏季防病治病食补方/72
(一)呼吸系统疾病/72
(二)皮肤疾病/75
(三)消化系统疾病/77
(四)血液及心血管系统疾病/80
(五)其他疾病/83
三、夏季食补套餐谱/87
(一)炝炒炸煮套餐/87
(二)红烧酥炸套餐/89
(三)凉拌熘炒套餐/90
(四)酒醉嵌蒸套餐/92
(五)软熘酱炖套餐/94
(六)腌煎焖炒套餐/95
(七)凉拌煎煮套餐/97
(八)酱炒焖煮套餐/99
(九)炸炒煨烩套餐/100
(十)酿蒸炒煮套餐/102
第三章 秋季食补
秋季对人体的影响及食补特点/106
一、秋季食补推荐/108
(一)谷豆坚果类食物/108
(二)肉类食物/109
(三)瓜果类食物/112
(四)蔬菜类食物/114
(五)食谱例举/117
二、秋季防病治病食补方/125
(一)呼吸系统疾病/125
(二)血液及心血管疾病/126
(三)消化系统疾病/129
(四)内分泌系统及营养代谢疾病/132
(五)骨关节疾病/134
(六)其他疾病/137
三、秋季食补套餐谱/140
(一)冷冻煸炒套餐/14O
(二)凉拌烹炒套餐/141
(三)凉拌熘烩套餐/143
(四)拌烧蒸煮套餐/144
(五)冷冻炸煮套餐/146
(六)卤炒煨蒸套餐/148
(七)凉拌熘煮套餐/149
(八)酒醉炸煮套餐/15l
(九)腌炒炸煮套餐/152
(十)卤炒蒸煮套餐/154
(十一)焯蒸炸炖套餐/155
第四章 冬季食补
冬季对人体的影响及食补特点/160
一、冬季食补推荐/162
(一)谷豆坚果类食物/162
(二)肉类食物/163
(三)瓜果类食物/165
(四)蔬菜类食物/166
(五)食谱例举/169
二、冬季防病治病食补方/178
(一)呼吸系统疾炳/178
(二)皮肤疾病/18O
(三)血液及心血管疾病/182
(四)泌尿系统疾病/183
(五)骨关节疾病/186
(六)其他疾病/187
三、冬季食补套餐谱/193
(一)酒醉熘炒套餐/193
(二)爆炒焖煮套餐/195
(三)葱烤稣炸套餐/196
(四)清蒸干烧套餐/198
(五)酱卤炒煮套餐/200
(六)盐卤糖醋套餐/2O1
(七)椒香焖炖套餐/2O3
(八)拌煲炒炖会餐/205
(九)爆炒煸煮套餐/2O7
(十)红煨熘炸套餐/208
(十一)糖醋水煮套餐/210
……
序言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人体与其周围的环境是统一的。人类生活于自然界之中,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并时刻影响着人体。随着自然界的运动变化,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津液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并且这种变化有着严格的季节性。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气之常也,人亦应之。”时序的变化,影响着人体生物钟的运转。所以,食补也应该顺四时而适寒暑,以利用自然的有利因素,抵抗自然变化的不利因素,保证人体健康。四季食补,顾名思义就是按一年四季气候阴阳变化的规律和特点,合理安排饮食,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我国古代有四季五补的理论。中医讲究“阴阳”、“五行”,十分重视气候变化对人体的影响。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但由于夏季较长,故古人在夏秋之间,划出了长夏这一时节,从而就有了四季五补之说。
具体地说,木、火、土、金、水就是春、夏、长夏、秋、冬的季节,这样形成了四季五补与五行和肝、心、脾、肺、肾五脏的关系。古人把这—理论作为人们膳食的指导原则。我国元代养生家忽思慧撰写的《饮膳正要》一书中说:“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不可一于温也,禁温饮食及热衣服。夏气热,宜食菽(绿豆)以寒之,不可一于热也,禁温饮食,饱食,湿地濡衣服。
秋气燥,宜食麻(芝麻)以润其燥,禁寒饮食,寒衣服。冬气寒,宜食黍以热 I生治其寒,禁热饮食,温炙衣服。”忽思慧对于春、夏、秋、冬四季所宜食用的食物讲得十分清楚,为四季食补理论奠定了基础。
春季温和,五脏属肝,肝火旺盛,适宜升补,饮食不可偏废一日,且应补以甘平凉润之品,如猪肝、牛肉等,以护肝提神;夏日炎热,五脏属心脾,人体喜凉,应清补、淡补,宜食绿豆粥、银花露等解暑益气之品;秋天气候凉爽,应五脏之肺,养生家提倡平补,宜食用兔肉、豆腐、虾、参等;冬天,气候寒冷,阳气深藏,五脏属肾,寒邪易伤肾阳,此时中老年人最宜滋补,宜食用羊肉、狗肉、鸭鹅肉等。此外,一年四季都应常食粥,粥品糯润滋养,可使人气血畅通,充满活力。
我国食补食疗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并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黄帝内经》中说:“人以水谷为本”,这里的“水谷”就是饮食的总称。家常菜作为我们的日常膳食,对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使人们在日常的饮食中得到补养,是人民大众共同关心的话题。
现代营养学指出,人体为了维持生命和生长发育,需要摄入40多种营养素,这些营养素可分为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水、核酸等七大类。人们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量是不等的,应按一定的数量和比例摄取。除母乳外,没有一种天然食物,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所以人们必须平衡膳食,广泛摄取营养物质。
人们日常所吃的食物大致可分为四大类:谷类、肉类、瓜果类、蔬菜类。《素问·脏气法时论》中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明确地提出了一个相当科学的配膳原则,即各类食物只有调配得当,相互取长补短,才能发挥对身体有益的作用。
“五谷为养”。古代的五谷指麦、黍、稷、谷、豆,而事实上,五谷可以泛指一切谷豆类食物。
“五畜为益”。《黄帝内经》中指出,五畜指鸡、羊、牛、犬、猪。而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提及的肉类食物就多达299种以上。当然,现在人们能够食用的畜类食物就更多了。
“五果为助”。狭义地说,五果是指桃、李、枣、杏、栗。而广义上,它还应该包括西瓜、甜瓜等瓜类。果又有水果和坚果之分。坚果是指外壳坚硬的果实,如莲子、栗子、核桃等。
“五菜为充”。古人把五菜具体到葵、藿、薤、葱、韭。其实,凡草木中可供食用者都属蔬菜的范畴。蔬菜的品种繁多,一年四季中人们经常食用的就有数十甚至百余种之多。
人们日常膳食中的谷、肉、果、蔬,犹如一个木桶的板块,每一种食物,就好比木桶的一块木板,这些木块的长度必须相等,木桶的盛水量才是最理想的,若其中有一块木板很短,那么其他木板再长也难以增加整个木桶的盛水量,而盛水量就是我们的目的——健康长寿。所以食补不能厚此薄彼,只有各种饮食相互配合,才能发挥组合的最大效应。
另外,日常生活中的许多食物,本身就是中药材。药物可以治病,食物选择得当同样也可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我们只有遵照四季食补的理论,合理安排日常饮食,才能达到保健强身、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目的。
《健康是吃出来的》根据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对人体的影响,以及人体的生理病理特点,特别向读者朋友们推荐了一些时令食谱,并收集了一些防病治病的食疗方法。希望朋友们能从中受益,这也正是我们编写此书的初衷。
祝愿亲爱的读者朋友们每年四季健康!
文摘 黄豆芽250克,鲜蘑菇50克,精盐、味精各适量。先将黄豆芽去根洗净,加水适量,煮20分钟,之后下洗净的鲜蘑菇片,加少许味精和精盐,再煮3分钟,出锅即成。每日1剂,饮汤吃豆芽和蘑菇。有清热利湿、消肿除胀、消积热的作用。适用于妊娠高血压等症。
3.病毒性心肌炎
(1)桂圆酒
桂圆肉200克,白酒500毫升。将桂圆肉置人白酒中,加盖密封浸泡15天即成。每次10—15毫升,每日两次。有养心血、益心脾、安神定志的功效。适用于心脾两虚型心肌炎,症见气短乏力、纳呆、心悸、失眠。
(2)龙眼肉粥
龙眼肉15克,红枣3—5枚,粳米100克。三味同煮成粥,食时稍加白糖。主治心悸、心慌、失眠、自汗、盗汗等症。适于由心肌炎引起的心慌气短、乏力失眠之症。本方中龙眼肉及大枣用量不宜过大。
(3)薤自粥
薤白1 O克,粳米50克。将薤白浓煎后去渣取汁,入粳米同煮粥。薤白具有通阳散结,行气止痛的功效,对胸中阳气不通引起的胸闷症特别有效。心肌炎伴有胸闷、恶心、头晕者,常服可缓解病情。
(4)龙骨粥
煅龙骨30克,捣碎,人锅内加水200毫升,煎1小时,澄清去渣沥汁,加入糯米100克,再加水600毫升,红糖适量煮成稀粥。早晚空腹温热服之。此粥人心经.有镇惊潜阳之功,专冶心肌炎后遗症。
(5)柏子仁炖猪心
柏子仁15克,猪心1只。将柏子仁放入猪心内,隔水炖熟服用,3天1次。本品人心经,有养心安神之功,专治心悸、怔忡、失眠等心肌炎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