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页码:35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 ·ISBN:7802196515/9787802196513 ·条形码:9787802196513 ·版本:第1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风雨张居正 |
 |
|
 |
风雨张居正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页码:35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
·ISBN:7802196515/9787802196513
·条形码:978780219651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风雨张居正》内容简介:张居正(1525-1582),与商鞅、王安石齐名的一代改革家。他主政10余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清查田亩,推行一条鞭法,改革赋税制度,使明朝政府的财政状况大为改善;重用名将戚继光、李成梁等,消除边患,加强北部边防,整饬边镇防务;任用潘季驯主持浚治黄淮水事亦颇有成效。通过一系列改革,使奄奄一息的明王朝重新获得勃勃生机。
《风雨张居正》讲述了这位改革家独特的成长历程和雄才大略,陈表了他在亲情与理想之间痛苦挣扎,在世俗与操守之间艰难取舍,并最终超越世人的毁誉,超越世俗的荣辱,为实现国家振兴全力挣搏的人生气象。
作者简介 郦波,祖籍江苏丹阳,生于1972年。中国古典文学与文化专业博士,国内首位文牍学研究方向博士后,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学与文化学、儒家教育思想与实践、文牍学。
编辑推荐 《风雨张居正》:
著名主讲人郦波
中国古典文学与文化专业博士
国内首位文文牍学
研究方向士后
百家讲坛坛坛都是好酒
学者使电视深刻
电视让学者有为
一代名臣的传奇经历 一段历史的深刻解读
风雨张居正
《风雨张居正》以作者在CCTV-10《百家讲坛》所作同名讲座为基础
整理润色而成
《百家讲坛》栏目一贯坚持“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的栏目宗旨,栏目在专家、学者和百姓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一座让专家通向老百姓的桥梁”,从而达到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百家讲坛》栏目坚持“《百家讲坛》,坛坛都是好酒”的节目制作理念,不断培养专家、学者的公众意识,不断强化媒体为受众着想的服务意识。
目录 序
第一讲 大明王朝1582
最失败的教育/2
最好的老师/2
”四最”组合/4
成绩/9
反思一小下/12
第二讲 天才“落榜”之谜
天才/16
家世与传承/17
梦与天才/20
落榜见天才/23
第三讲 冷眼暗藏杀机
杀机/28
治国之才/32
恩怨/36
第四讲 直面奸相严嵩
入官场/42
怪嘉靖/44
交锋/47
结交/50
第五讲 向左走向右走
变故/54
选择/56
交谈/58
站队的艺术/61
第六讲 决胜三字真经
入局或旁观/66
忍/67
藏/71
智/72
第七讲 交朋友居正道
朋友/78
秋游/82
裂缝/86
第八讲 妙计初安天下
窝里斗/90
契机/94
谈判/98
第九讲 宰相打架事件
斗殴/104
打架的信息/109
第十讲 可疑的“勾结”说
矛盾/114
勾结/118
第十一讲 荒谬的阴谋论
败因/126
逆转/129
真相/132
第十二讲 精神之恋之谜
贵妃/138
沟通/140
情人/145
第十三讲 铁三角的一角
太监/152
设局/153
救急/155
苦心/160
铁三角/162
第十四讲 治国用人之道
新人与旧人/166
干事与说话/172
稳重与极端/175
第十五讲 神奇的“考成法
难题/185
考成/189
成效/192
第十六讲 背后来的冷箭
杀气/200
犯忌/202
学生告老师/207
证据/211
处理/214
第十七讲 施行一条鞭法
一个案子/218
考量/225
推行/228
经济学意义/230
第十八讲 大明万里长城
长城/234
左继光/238
右成梁/243
第十九讲 父与子的麻烦
得意/248
一麻烦/251
父亲/253
反应/256
第二十讲 夺情伦理成暴
攻击/264
解救/269
梃杖与理想/274
第二十一讲 国家利益至上
决绝/278
排场/281
操切/285
第二十二讲 成长中的烦恼
亲情/292
教育/297
逆反/301
第二十三讲 误判去留问
政治智慧/308
操切风格/311
坚决求退/317
误判去留/320
第二十四讲 人亡政息之叹
病逝/326
抄家/331
政息/337
第二十五讲 寻找张聪正
两个疑问/340
身后名/342
精诚/346
民族的期望/350
后记
……
序言 2008年12月10日,对我来说,那是一个永生难忘的目子。
前一天,我正在《百家讲坛》录制《风雨张居正》系列的最好几集,那几讲是讲述张居正作力一个改革家所独具的孤独的心路历程。其中,讲到他在父亲去世之后,在亲愤与理想之间痛苦挣扎,在世俗与操守之间艰难取舍。
文摘 我们知道,历史跟人生一样,总是充满了遗憾。
就大明王朝的历史而言,我觉得最大的遗憾既不是明成祖朱棣一怒之下杀了执拗的儒生方孝孺,也不是亡国的崇祯皇帝自毁长城杀了边关大将袁崇焕,而是明代嘉靖到万历年间的一段失败教育。
你绝对想不到!
一个最好的老师,加上一个最好的学生,一个最好的家长,再加上一个最好的陪读,四个一加在一起的结果并不等于四,它甚至不等于三,也不等于二,也不等于一,它实际的结果竟然是等于零!等于一场几乎是有史以来最失败的教育!
这场最失败的教育在大明王朝1582年的夏天爆发出惊人的毁灭力,
直接为明王朝的终结拉开了大幕。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这样的教育事件是不是特别值得我们来研究、分析一下呢?
我们先来看看这位最好的老师。
说起这位明代最优秀的老师,他第一个突出的特点倒还不在他的教学上,而在于他的长相。《明史》这样记载他的长相,说他“为人颀面秀眉目,须长至腹。勇敢任事,豪杰自许”。(《明史·卷二一三·张居正传》,后同。)
这19个字里提供了两点信息。一个纯粹是外形上的。“颀面”就是指英俊的面孔,这种面形较修长,不是国字脸,有点类似于梁朝伟在《赤壁》里扮演周瑜的那种儒雅风流的长相。在这张英俊的面庞上长着一双细眉毛、长眼睛,这细眉毛、长眼睛用专业术语来说,那就叫卧蚕眉、丹凤眼。这还不算,颌下还有一缕长髯。说这个胡子长得太漂亮了,“须长至腹”——美髯一直垂过胸前,那就是一个标准的美髯公啊!这要是右手提把青龙偃月刀,左手再一捋长髯,大家说这是谁啊?
对啊,活脱脱就是一个关羽关云长在世。
关公若是蚕眉一竖、凤眼一睁,那绝对是要威震华夏的。之所以关公最后在民间文化里被请到庙里给供了起来,就是因为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男子汉气质的象征。
这也正是明代这位最优秀,也是最帅的老师的第二个特点:“勇敢任事,豪杰自许。”就是说他不仅长得漂亮,而且还特别有气质。什么气质呢?和关公一样,男子汉豪放、勇敢与沉稳的气质。
搁到现在,这长相,这气质,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酷!
有人会说,这么帅的一位大帅哥怎么去当老师了呢?
这话说得,好像古代当老师的都只能是私塾里那种干瘪的小老头、就不能有英俊潇洒的帅哥一样。这位明代的大帅哥还就义无反顾地走上了教育岗位,用毕生心血担负起了一项特殊的教育工作。
这项教育工作比较特殊,是因为他这辈子只教过两个学生,而且是两
……
后记 我的伯乐,名叫马琳。她是《百家讲坛》的编导,也是南京人,所以算是回到了故乡,找到了我。
我喜欢上课,有点宿命论地认为自己就是一个“教书匠”的命。课堂上的那种氛围,以及那种氛围里的愉悦,都让我深深为之着迷。马琳也对我说,《百家讲坛》其实就只是一个课堂!
于是,暮春的一个早上,我坐火车来到了北京,来到了《百家讲坛》。因为有“教书匠”的宿命,也因为《百家讲坛》对我来说只是一个课堂,所以我讲得还算放松,还算顺利,得到了栏目组的认可。接下来,我的编导们就和我一同策划了这个“大明名臣”的系列选题。
之所以会在“大明名臣”的系列里选择先讲张居正,是因为我个人非常喜欢这个人物命运里那种奋进而又孤独的悲剧力量。诚如我在最后一讲里谈及朱东润先生创写《张居正大传》时的心情:每一个民族都自有其值得缅怀、不容忘却而又在时光长河里逐渐被淡漠了的英雄!我以为,张居正正是这样一个人。
让我非常欣慰的是,不论是《百家讲坛》的领导们,还是编导们,都非常理解我,也非常支持我,并打破常规,让我这个彻头彻尾的“新人”把这个并不算热门的选题,一讲就讲了二十五讲。
如今回头思量,我常会想起那句话——“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大概,这也正是“百家-的气魄与胸怀所决定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