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传记 >

创业非常道

2010-04-13 
基本信息·出版社:经济日报出版社 ·页码:261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801809610/9787801809612 ·条形码:9787801809612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创业非常道 去商家看看
创业非常道 去商家看看

 创业非常道


基本信息·出版社:经济日报出版社
·页码:261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801809610/9787801809612
·条形码:978780180961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有人把做企业比喻成你死我活的战场,充满着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血腥,零和游戏的教条俘虏了一大批企业家;有人把做企业比喻成无中生有的艺术,到处是化腐朽为神奇的神来之笔,道可道非常道;有人把做企业比喻成赋予生命意义的生活,一点一滴细节中的创造,使一切拥有了经久的价值。而在我看来,做企业就是讲故事。做企业要给属下讲故事,要给董事会讲故事,要给团队讲故事,要给相关利益者讲故事,要给世界讲故事。
作者简介 余胜海,资深财经记者、作家。先后担任《财富》、《经理日报》、《中国民营经济周刊》首席记者、副主编、总编辑。长期从事经济新闻报道和企业研究。曾荣获“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和谐中国·2007最具影响力新闻文化工作者”称号,是中国企业发展史的忠实记录者和研究者,通过研究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代表企业和企业家,探询、梳理中国商业思想家的成长历程,彰显中国商界领袖的智慧、气质和人格魅力。已出版著作《无雪冬季》、《光荣与梦想》、《光辉岁月:中国商界精英写真》、《商道》。
媒体推荐 在30年改革开放大潮中诞生了数量很少很少,而其经验十分宝贵的领航企业及其CEO。在本书中,作者以他那柔婉的笔触,全方位、大视野、大纵深地开掘了他们打造成功商业模式的奥秘,我推荐此书。
——著名战略管理学家、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会长 管益忻
余胜海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不是居高临下地俯瞰企业家,也不是挺着脖子仰视企业家,而是沏一壶茶,与企业家坐下来拉家常。
——著名管理专家、清华大学中国企业家思想研究中心主任 王育琨
在创业的时候,要记得佛教中有一句话叫急事慢做,就是越着急的事情,越快的事情,慢点来做,有的时候想不清楚的事情,稍微等一等,可能会比你匆忙去做要更有效一点。
——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局主席 俞敏洪
在路上,企业家秉承这种思维便有了宽广的边界。胜海的思维已触及比这更远,我相信有了“在路上”的坚持,中国企业家们会走得更远。创业无止境,我们都在路上,这是《创业非常道》的智慧所在。
——品牌营销整合专家、资深财经评论员 于清教
编辑推荐 中国20位商界领袖的真经
任正非、马云、刘永好、李书福、张近东、严介和、张跃、施正荣、许荣茂、张茵、俞敏洪、鲁冠球、郭广昌、江南春、史玉柱、祝义才、李金元、王玉锁、李宁、杨卓舒
资深商界观察者与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成功创业者品茶论道分享他们追逐财富梦想过程中的命运转折及心路历程帮你实现创业梦想
目录
序言
触动心灵的财智故事王育琨
创业“赢”在心态俞敏洪

任正非:专注成就“狼性”华为
从军营走出的CEO
创造“狼性华为”
用毛泽东兵法治商
打造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企业
在整合中跨越
任正非经典语录

马云:互联网上笑傲江湖
教师出身
投身互联网
惊人发展
把红旗插遍全世界
演绎网络传奇
马云说:开创“阿里巴巴模式”
坚持最初梦想担当复苏使命
启示与展望
马云经典语录

刘永好:亿万财富源于梦想
1000元起家
生产饲料发家
组建民生银行
光彩事业的先行者
走出国门
打造世界级农牧企业
生命价值在于过程
财富只是一种符号
刘永好经典语录

张近东:做中国的“沃尔玛”
下海一年净赚千万
宁亏4000万的转折
苦练内功,夯实基础
渠道为王,服务致胜
义利并举的财富观
张近东经典语录

李书福:做汽车的“疯子”
从照相馆起家
开民企造车之先河
突出重围
从模仿到自主研发
三链协同,流程再造
从“价格取胜”转向“技术领先”
责任与使命
为未来发展积蓄力量
李书福经典语录

严介和:苦难铸造的英雄
被逼无奈地“跳海
从教师到杰出商人
“BT”魔方
在质疑中前行
“布道”中国
从蛹到蝶的蜕变
严介和经典语录

张跃:在否定中超越
追求艺术人生
专注创造奇迹
第一个玩飞机的人
用服务代替销售
在否定中超越
塑造自己的“雕像
张跃经典语录

俞敏洪:从草根跃向贵族
从绝望中寻找希望
开弓没有回头箭
“游击战”中诞生“正规军
打造民办教育第一品牌
大步迈向国际化
上市后的“苦衷”
俞敏洪经典语录

施正荣:从科学家到企业家的华丽转身
走出大山
巧遇“太阳能之父”
从科学家到企业家
“以退为进”赴海外上市
拥硅者为王
痛斥“害群之马”
突破产业链“瓶颈”
从100亿向1000亿迈进
环保是最大的“慈善”
成就感比财富感更好
施正荣经典语录

鲁冠球: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表情
“打铁匠”叩开通用之门
“蚕食式”海外收购
锻造完整的产业链
向世界级企业迈进
创造资本神话
鲁冠球经典语录

许荣茂:大智者与大冒险家
香港做股票掘得第一桶金
转战房地产
“借壳”上市
独到的眼光与魄力
保持一颗平常心
许荣茂经典语录

张茵:从收废纸起家的女富豪
收废纸起家

郭广昌:创造“复兴”神话
江南春:做有创意的生意
祝义才:演绎“雨润”传奇
李金元:与天狮共舞
王玉锁:从小商贩到“燃气大王
杨卓舒:一个人与一座城的传奇
李宁:从“体操王子”到财富新锐
史玉柱:重新站起的巨人
后记
……
序言 有人把做企业比喻成你死我活的战场,充满着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血腥,零和游戏的教条俘虏了一大批企业家;有人把做企业比喻成无中生有的艺术,到处是化腐朽为神奇的神来之笔,道可道非常道;有人把做企业比喻成赋予生命意义的生活,一点一滴细节中的创造,使一切拥有了经久的价值。而在我看来,做企业就是讲故事。做企业要给属下讲故事,要给董事会讲故事,要给团队讲故事,要给相关利益者讲故事,要给世界讲故事。
故事讲好了,所有利益相关者听了故事都兴奋,这个企业家就是成功的企业家,他的企业就是成功的企业,他的企业品牌就声名远扬。俞敏洪、张近东、任正非、马云、史玉柱、严介和等等,都是成功者,也都是讲故事的高手。那些成功的讲故事高手,都不脱离企业本来的真实,或称本真。脱离真实就成了忽悠,没有人当回事。讲企业故事的本真有4个基础:技术、产品、产品功能的实现以及意义。把这4个基础性的东西讲新讲透,就是做好企业的全部秘密。
文摘 回顾张近东15年创富经历,“快速”一直伴随其左右。尤其是下海第一年就速成千万富翁,似乎为其日后成功打下伏笔。
1984年,张近东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进入南京鼓楼区一家区属企业。凭借敏锐的眼光,张近东在工作之余承揽了一些空调安装工程,获得了10万元创业资本。1990年,张近东在众人惊诧的目光中辞职下海,成立了一家专营空调批发的小公司——苏宁家电。
1990年,27岁的张近东和10多位热血青年,靠10万元的创业本钱,选择一条独特的创业之路——开设空调专营店。这一决定充满了无数的风险,因为当时空调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奢侈品”,空调能否走进千家万户,还是一大悬念。而刚刚热起来的家电市场,彩电、冰箱、洗衣机等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热销状态。张近东舍热求冷,可谓大胆。
在随后一年,张近东首创经销商在淡季向生产商打款这一“逆向运作方式”,与当时两大空调供应商建立新的厂商购销模式,确保旺季获得稳定货源和优惠价格。苏宁以其“专业服务、厂商合作、规模经营”茁壮成长,短短3年,苏宁成为南京空调界的一匹黑马。1993年,实现销售3亿元,比上年增长182%,摘取了全国最大空调经销商的桂冠。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家电市场供大于求,家电流通中的“批发模式”受到了冲击,站在市场的十字路口,张近东冷静把握市场,自建市场终端,勇敢地开拓苏宁的“零售之路”。1996年,苏宁进入扬州市场,揭开了苏宁异地连锁的序幕。从此一大批曾经辉煌的批发大户偃旗息鼓,而苏宁却实现了28亿元的销售业绩。
2000年,张近东敏锐地感受到消费者多元化需求的走旺,超前的3C意识让他果断地做出决策,停止开设单一空调专卖店,全面转型大型综合电器卖场,并喊出“3年要在全国开设1500家店”的连锁进军口号。这一年对于苏宁电器是个转折年,当年投入使用的苏宁南京新街口店,成为苏宁转型的标志。随后拼杀华南、挺时中原、摆阵东北……苏宁进入了核裂变式的全国连锁、全面扩张阶段。
后记 这是一个创造奇迹的时代;
这是一个激情创业的时代;
这是一个财智为王的时代!
带着敬佩和感动,我终于编写了读者期待己久的新书《创业非常道》,当我从电脑里调出这部20余万字的书稿交给出版社时,释然的心情并不轻松。2008年,无论是对于中国,对于世界,还是对于我们自己,都难以忘怀。
到2008年,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年的光辉历程,30年来最大的变化是出现了企业家这个人群。他们是改革的参与者,也是推动者。
中国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使创业者如鱼得水,一批又一批优秀民营企业家、亿万富豪应运而生,而他们以其奋力开拓和敢为人先的拼搏精神,不断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商业奇迹和神话,赋予整个时代的辉煌和光彩,融汇成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史上令人难忘的光辉诗篇。
在这个数字经济时代,充满梦想年代,一切皆有可能!
26年前,刘永好辞掉教师工作,同兄弟四人变卖家产凑足了1000元钱,到四川新津县农村创业。他们从养小鸡、养鹌鹑起步,历经磨难,坚持不懈,经过6年艰苦奋斗,积累了1000万元财富,有原始积累后刘永好又转向饲料生产、乳业、房地产、金融等领域,创造了200多亿元的财富神话。
现年40岁的郭广昌,1992年辞职下海和4个同学用借来的3.8万元开始创业,成立广信科技公司,15年后他成为拥有300亿元资产的大富豪。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