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经济管理 > 投资 >

保险营销学

2010-04-13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页码:291 页 ·出版日期:2001年10月 ·ISBN:730104271X ·条形码:9787301042717 ·版本:第2版 ·装帧:精装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保险营销学 去商家看看
保险营销学 去商家看看

 保险营销学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页码:291 页
·出版日期:2001年10月
·ISBN:730104271X
·条形码:9787301042717
·版本:第2版
·装帧:精装
·开本:32/99开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北京大学保险学丛书

内容简介 本书是北京大学保险系保险营销学课程的教材。全书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保险商品营销的基本知识;第二部分介绍了保险商品营销的基本分析方法,包括环境分析、投保人行为分析、竞争力分析与竞争策略、保险商品的目标市场决策;第三部分介绍了保险商品营销策略,详细分析了保险商品的设计与开发、保险费率的制定、保险中介的选择与管理、保险商品的促销策略、服务策略、整合营销沟通策略、数据库管理与网络营销等内容。
媒体推荐 书评
中国的保险业自1980年恢复以来,短短18年的时间,保险公司从1家增加到22家;保险费收入从年均4亿多元增长到1080亿元,年均增长36.4%;承保金额从1408亿元增长到24万亿元左右,年均增长33%,充分显示出一个发展中大国保险业的强劲发展势头。
1993年,在中国的保险业进入对外开放的第二年,北京大学保险学专业设立。这是一个在历经百年沧桑的古老的学府中,应市场经济之运而诞生的新专业。从它设立之日起,我们就在思考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问题了。它包括三个方面:教学系列丛书的编写、国外优秀教科书系列的翻译以及学术科研工作。而教学丛书的编写首先被摆到了头等重要的地位。原因很简单,没有好的教科书,教师就没法有效地进行“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学生也没法有效地接受知识的传导。
该丛书的第一本《保险学》(由我自己撰写)已于1996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该套丛书的其他教材。这套教材主要是根据我系保险专业的主干课程编写的,它们包括《保险学》、《寿险精算学》、《人寿保险》、《财产与责任保险》、《保险法》、《风险管理》、《保险营销学》等。这套丛书侧重于理论体系的建立、综合知识的介绍、学生理论素养的培养等方面。我们不指望学生通过上述课程的学习就能成为保险专家,但这至少能为学生们进入保险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修行靠个人",但“师傅领进门”很重要。
参与这套丛书写作的作者全部是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保险学系和有关系、所的教师。他们年轻,充满活力;他们知识结构较为合理,思维非常活跃;他们全部在北大完成其不同阶段的学业,并且都在国外接受过不同期限的保险学和相关学科的训练,现都正在从事保险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该丛书的出版只是我们从事保险教育的开始——一个富有挑战性的开始。今后我们的任务还很艰巨。中国的保险业要想有一个大的、健康的发展,没有人才是不可能的。而大学是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基地。我们希望这套保险学丛书的出版能够为中国保险业人才的培养起到应起的作用,北京大学保险学的教学与科研也能为推动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尽到一份力量。
编辑推荐 本书不仅融入了作者多年来在营销学教学中对营销学理论的理解与感悟,也是作者用营销学的观点审视保险经营的理论与实践的新尝试。本书从营销学、传播学、消费者行为学、广告管理等基本理论出发,并融合了各种理论之精华,对保险商品营销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察。
目录
前言
第一篇 保险商品营销基础
第一章保险商品及保险市场
第一节保险商品的含义及特征
一、什么是保险商品
二、保险商品的特征
第二节保险商品的分类
一、财产险与人身险
二、个人保险与团体保险
三、强制保险与自愿保险
四、保障型保险、储蓄型保险和投资型保险
五、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
六、原保险与再保险
第三节保险市场的功能
一、保险市场的概念
二、保险市场的特点
三、保险市场的功能
第四节保险市场的需求与供给
一、保险市场的需求
二、保险市场的供给
第二章保险营销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保险营销的内涵
一、保险营销的概念
二、保险营销的特点
三、保险营销思想
第二节保险商品营销战略
一、保险商品营销战略的核心内容。
二、保险商品营销战略的制定
三、营销计划的种类与内容
第三节保险营销的主要方法
一、保险市场营销调研的主要内容
二、保险市场营销调研的主要方法
三、保险市场营销调研的主要步骤
四、保险市场需求预测的主要方法
……
文摘 书摘
第四节 保险市场的需求与供给
一、保险市场的需求
随着保险公司的展业推广以及各种有关保险的宣传,我国广大居民保险意识正在逐步提高,商业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险险种也逐步多样化,从而使保险与人民生活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紧密。从我国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来看,国人的保险意识在逐步增强,对保险商品的需求也在逐步提高,保险市场正在逐渐稳步地发展。1998年,我国保险密度(人均交纳保费数额)和保险深度(保险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分别是12.6美元和1.57%,而1996年的相应数字是8美
元和1.22%。
保险市场的需求是指一定时间内一定区域和一定的营销环境与营销费用水平下,保险消费者可能购买的某一险种的保障总量或支付的保费总量。以下从四方面来看我国居民保险需求的状况。
首先,从保险业务总量上看:保险业务总量稳步增长,经济补偿职能得以充分体现.据统计,1998年我国保费总收入为人民币1251.16亿元人民币(不包括外资保险公司),与1997年的1080亿元相比,增幅为16%。其中,寿险保费收入总量自1997年始再次超过产险保费收入总量。中国再保险公司的分保费收入为118.02亿元,比1997年增长12。62亿元,同比增长11.97%,1998年,全行业国家上缴营业税金48.2亿元,共支付各类灾害事故赔款555.9亿元,其中,产险和短期人身险共支付赔款318.2亿元,人寿险给付237.7亿元,保险的经济补偿职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
其次,从中资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上看,其保险收入均衡增长。1998年,中保人寿保险公司、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分别达到了529.56亿元,399.18亿元、169.72亿元和124.65亿元人民币(见表1.1)。与1997年相比,增幅比较大的,如中保人寿保险公司达34.3%,新疆兵团保险公司达46.6%,华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达53.3%。
第三,保险的救灾功能得到了更加充分的体现。1998年,全国共有8个省市遭受了建国以来最为严重的洪水灾害。面对空前的灾难,各保险公司充分发挥了保险救灾的职能,各保险公司的水灾赔款共达数十亿元。其中,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承担了灾区最大的保险责任,公司积极落实灾害预警,防洪预警等措施,在灾中协助保险抢救,转移了76亿元的保险财产,及时向灾区保户支付保险赔款25亿元。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共组织了1600多个救灾现赔小组,出动万余名职工查
……
热点排行